亂市方顯“黃金本色”
在國際金融風險蔓延的擔憂之下,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國際金價(jia) 持續飆升,再度逼近曆史最高點。自3月9日起,國際金價(jia) 便一路震蕩上行,期間還曾一度重回2000美元關(guan) 口,向曆史最高點逼近。3月21日,紐約黃金、倫(lun) 敦現貨黃金雙雙上漲,價(jia) 格一度突破1985美元/盎司,隨後回落至1960美元/盎司附近。金價(jia) 一路“狂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卻不減,買(mai) 漲不買(mai) 跌令黃金市場銷售火爆,甚至各國央行也加入了黃金“搶購”大軍(jun) ,持續增加黃金儲(chu) 備量。
國際金價(jia) 持續飆升
國際金價(jia) 近期持續飆升,再次逼近曆史最高點。3月21日,紐約黃金、倫(lun) 敦現貨黃金雙雙上漲,漲幅超0.3%,價(jia) 格一度衝(chong) 高至1988.7美元/盎司和1985美元/盎司,隨後略有回落,截至發稿之時,金價(jia) 分別收窄至1968.67美元/盎司、1964.95美元/盎司。
在國際金融風險蔓延的擔憂之下,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自3月9日起,國際金價(jia) 便一路震蕩上行,3月20日,紐約黃金、倫(lun) 敦現貨黃金盤中均一度升破2000美元/盎司,為(wei) 2022年3月以來首次,逼近2020年8月2089.2美元/盎司和2074.71美元/盎司的最高點。
對於(yu) 此輪金價(jia) 上漲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wei) ,一方麵是由於(yu) 矽穀銀行、簽名銀行以及瑞士信貸銀行麵臨(lin) 的銀行業(ye) 危機仍然在持續發酵,市場避險情緒推動資金流入黃金資產(chan) 。另一方麵,歐美銀行業(ye) 危機衝(chong) 擊全球經濟前景,市場預期美聯儲(chu) 會(hui) 調整加息節奏,年內(nei) 降息預期再起,加之避險需求,美債(zhai) 利率大跌、實際利率下滑,提升了短期黃金持有的吸引力。此外,近期部分央行增加黃金購買(mai) 也一定程度提振了黃金投資的熱情。
美國時間3月10日,因流動性不足且資不抵債(zhai) ,矽穀銀行宣布關(guan) 閉。此後由矽穀銀行破產(chan) 引發的溢出效應持續擴散,不久後簽名銀行也因流動性風險步其後塵。而在大西洋對岸歐洲的瑞士信貸銀行也因自身既存風險及宏觀市場環境波動最終難逃被收購的結局。在歐美多家銀行遭遇流動性危機的背景下,市場避險情緒不斷升溫,黃金因保值而再度受重視,金價(jia) 持續升高。
多國央行領銜搶購熱潮
金價(jia) 一路“狂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卻不減。在買(mai) 漲不買(mai) 跌心態的影響下,據媒體(ti) 報道,廣東(dong) 一對夫婦一次性購入超過70萬(wan) 元黃金,包括各類金條以及金鐲子。
自今年以來,各國央行也加入了黃金“搶購”大軍(jun) ,持續增加黃金儲(chu) 備量。世界黃金協會(hui) 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國央行買(mai) 入黃金的數量進一步增加,1月全球央行淨買(mai) 入黃金的數據從(cong) 此前的31噸上調至77噸,較去年12月環比大漲192%。其中,新加坡央行宣布1月購入45噸黃金,數量為(wei) 最多。2022年最大的黃金買(mai) 家土耳其也在1月再次購入23噸黃金。歐洲央行、哈薩克斯坦央行黃金持有量也有所上升。
對於(yu) 近期黃金掀起搶購熱潮的原因,周茂華表示,各國央行增加購買(mai) 黃金主要目的是優(you) 化官方儲(chu) 備資產(chan) 結構,促進官方儲(chu) 備資產(chan) 多元化,增強官方儲(chu) 備資產(chan) 抵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能力和資產(chan) 穩定性。而消費者大量購入黃金主要是避險情緒及黃金價(jia) 格持續創出新高,吸引其增加黃金購買(mai) 。
防範市場波動風險
目前來看,國際金價(jia) 漲勢已出現小幅回落,對於(yu) 後續黃金的價(jia) 格走勢,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認為(wei) ,目前黃金價(jia) 格變動的因素,主要取決(jue) 於(yu) 美聯儲(chu) 治理當前金融市場風險的能力。美聯儲(chu) 承諾保證不發生係統性的風險,而且協調各國央行進行技術性的應對處理,因此短期內(nei) 市場呈現較為(wei) 穩定的特點,這也是黃金短期出現價(jia) 格回調的原因。
但是從(cong) 中長期來看,王紅英表示,歐美經濟或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未來加息的動作預計會(hui) 減少,甚至不排除年底降息,以維持美國整個(ge) 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預計通脹水平會(hui) 進一步提升。而出於(yu) 避險需要,投資者會(hui) 選擇購買(mai) 黃金保值,黃金價(jia) 格突破2000美元/盎司應該是一個(ge) 大概率事件。
金價(jia) 近期漲勢淩厲也引發了交易市場的關(guan) 注。3月2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市場風險控製工作的通知》表示,近期影響市場運行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市場風險明顯加劇,價(jia) 格波動顯著增大。請各會(hui) 員單位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做細做好風險應急預案,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合理控製倉(cang) 位,理性投資。
對於(yu) 投資者配置黃金的建議,周茂華表示,近期黃金主要受避險情緒推動,後續走勢需要看歐美銀行業(ye) 危機是否進一步惡化。
周茂華認為(wei) ,歐美主要經濟體(ti) 的通脹仍然維持高位,並且具有黏性,通脹失控成本更高;近期歐央行超預期加息50個(ge) 基點,反映出歐美央行政策的主線仍然是避免通脹失控。就目前形勢看,在歐美銀行業(ye) 危機沒有進一步大幅惡化情況下,投資者仍要防範追高風險和市場波動風險。
“美聯儲(chu) 對現有金融市場風險處理的政策和決(jue) 心能否使得金融市場穩定性得到較好的保障是投資者較為(wei) 關(guan) 注的,目前歐美麵臨(lin) 滯脹風險相對較大,逢低吸納黃金可能是短期比較安全的交易策略。”王紅英認為(wei) ,在黃金配置方麵,實物金或者黃金ETF是穩定性比較好的產(chan) 品,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的黃金類股票,投資者也可以考慮,但歐美市場黃金類股票建議投資者盡量遠離。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黃金主題基金水漲船高
金價(jia) 攀升的同時,相關(guan) 主題基金淨值抬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3月20日,數據可取得的33隻黃金主題基金已實現3.48%的平均淨值增長率。其中,國泰黃金ETF以3.88%的收益率位居榜首,除國泰黃金ETF外,工銀瑞信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博時黃金ETF等7隻基金收益率均漲超3.8%。同期,包含上述基金在內(nei) ,共有29隻黃金主題基金收益率超3%,在全部33隻基金中占比超八成。
若從(cong) 近一周來看,截至3月20日,黃金主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更衝(chong) 上6.94%,24隻產(chan) 品收益率超過7%。對比之下,此前兩(liang) 周黃金主題基金的周平均收益率則分別為(wei) 1.44%、1.56%。
全聯並購公會(hui) 信用管理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安光勇提示稱,黃金作為(wei) 避險資產(chan) ,在市場避險情緒抬升的背景下,金價(jia) 上漲的趨勢可能會(hui) 延續一段時間。但是,金價(jia) 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市場經濟數據、全球政治形勢、美元走勢等,因此,未來趨勢難以確定。投資者應當謹慎看待黃金主題基金淨值水漲船高的情況。
瑞融資產(chan) 首席研究員梁曉曼也直言,投資主題基金考驗投資者的擇時能力,黃金主題基金短期內(nei) 是否出現回調很難判斷,建議持有的可以觀望,但對於(yu) 準備入場的投資人則需要謹慎。
事實上,在上一交易日大漲後,黃金價(jia) 格也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最新數據顯示,3月21日收盤,AU9999報收441.36元/克,單日下跌1.75%。
值得注意的是,在黃金主題基金熱度攀升受市場關(guan) 注的同時,也有部分產(chan) 品因為(wei) 規模不足亮起清盤紅燈。例如,平安基金在3月21日發布公告表示,平安上海金ETF已連續48個(ge) 工作日基金資產(chan) 淨值低於(yu) 5000萬(wan) 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特請投資者注意相關(guan) 風險。而這也是該產(chan) 品自2月24日起第六次發布基金資產(chan) 淨值連續低於(yu) 5000萬(wan) 元或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相關(guan) 公告。就產(chan) 品規模較小的原因以及可能產(chan) 生哪些影響,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平安基金,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平安上海金ETF並非個(ge) 例。整體(ti) 來看,黃金主題基金規模差異明顯,有基金規模已近百億(yi) ,也有產(chan) 品規模在5000萬(wan) 元附近徘徊,屢屢發布清盤提示,其中尤以黃金ETF較為(wei) 明顯。截至2022年末,華安易富黃金ETF以97.24億(yi) 元的規模成為(wei) 黃金主題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產(chan) 品,博時黃金ETF、博時黃金ETF聯接基金2隻基金(份額合並計算)規模也超過50億(yi) 元。
不過,同期也有中銀上海金ETF聯接基金、廣發上海金ETF聯接基金、南方上海金ETF等4隻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wan) 元。包括上述基金在內(nei) ,共10隻基金規模不足1億(yi) 元,且均為(wei) 黃金ETF及其聯接基金。
安光勇指出,黃金ETF規模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麵的,包括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投資策略的差異、市場競爭(zheng) 等因素。為(wei) 規避清盤風險,投資者應當關(guan) 注基金的運營質量、管理團隊的經驗和能力、基金規模和流動性等方麵,選擇優(you) 質基金進行投資。同時,投資者也可以分散投資,降低單一基金風險,避免過度集中風險。
在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nei) 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看來,從(cong) 2023年的整體(ti) 情況看,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呈現發散狀態,美聯儲(chu) 加息政策將出現重要的轉折點,因為(wei) 黃金資產(chan) 獨特的風險收益特征,黃金主題基金應作為(wei) 全年重點投資標的予以跟蹤關(guan) 注。但就目前這個(ge) 時點而言,鑒於(yu) 被避險情緒推高的黃金價(jia) 格已接近曆史高點區域,黃金主題基金淨值也被推高,建議等待價(jia) 格回調後的機會(hui) 。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
加密貨幣擺脫熊市
除了黃金,加密貨幣成為(wei) 投資者規避風險的選擇之一。比特幣價(jia) 格於(yu) 3月20日突破2.8萬(wan) 美元,24小時漲幅5%,7日內(nei) 漲幅達30%。至3月21日,比特幣報價(jia) 仍在2.8萬(wan) 美元上下波動,截至當日9時45分,最新報價(jia) 2.79萬(wan) 美元,24小時漲幅0.24%,7日內(nei) 漲幅達7.27%,近1個(ge) 月漲幅15.28%,近3個(ge) 月漲幅達66.81%。
上漲行情下,同為(wei) 幣圈主流幣的以太坊價(jia) 格也迎來上揚,截至3月21日,以太坊最新價(jia) 格報1754.75美元,日內(nei) 跌幅1.19%,不過近1個(ge) 月漲幅4.85%,近3個(ge) 月漲幅48.67%。此外還有平台幣BNB,最新報價(jia) 330.68美元,近7日漲幅4.74%,近30日漲幅6.66%,近3個(ge) 月漲幅33.88%。
就在半年前,虛擬貨幣市場還幾度處於(yu) “跌跌不休”的模式。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比特幣交易價(jia) 格多次下行,一度跌破2萬(wan) 美元關(guan) 口,一路下探至1.6萬(wan) 美元,全年以超過65%的跌幅在全球大類資產(chan) 中排名倒數第一。而進入2023年後,比特幣多次現漲,尤其是近3個(ge) 月漲幅已達66.81%,在全球大類資產(chan) 中排名第一。
就近期價(jia) 格回升原因,北京商報記者對多方人士進行了采訪。業(ye) 內(nei) 大部分認為(wei) 主要是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變化增加了全球風險資產(chan) 的波動性,其次是矽穀銀行事件凸顯了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虛擬資產(chan) 的避險特性,吸引了更多傳(chuan) 統投資者的關(guan) 注。
正如歐科雲(yun) 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蔣照生分析,上周矽穀銀行及其他美國銀行危機讓很多人看到了中心化金融體(ti) 係的脆弱性,部分資金因此被吸引進入加密市場,成為(wei) 加密市場的增量資金;另一方麵,受銀行危機影響,美聯儲(chu) 加息速度放緩,市場預期向好;同時疊加比特幣減半敘事及應用敘事,而此前FTX爆雷和三箭資本破產(chan) 等利空也已逐步被市場消化,以上眾(zhong) 多因素共同促使近期加密市場回暖。
所謂減半,是指將發放給礦工的比特幣獎勵數量減少50%,從(cong) 而將比特幣的通貨膨脹率減半。這個(ge) 過程大約每四年自動發生一次,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就被編寫(xie) 入了係統中。發行量的減少一直是比特幣擁有等同於(yu) 穩健幣吸引力的基礎,也是許多加密市場周期投資論點的一部分。
另外,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說道,“理論上,美元強勢周期下非美貨幣都會(hui) 貶值,當然比特幣不是貨幣,隻是一種被炒高價(jia) 格的資產(chan) ,但其宣揚的依然是世界貨幣的理念,這是之前比特幣下跌的原因。但當前美國矽穀銀行破產(chan) 案之後,很多潛在風險都在冒頭,全球金融領域認為(wei) ,為(wei) 穩定局麵,美聯儲(chu) 很可能為(wei) 經濟發展放棄緊縮,從(cong) 而徹底破壞美元的信譽,此時,美元在國際流通儲(chu) 備領域的功能將部分被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替代”。
盤和林直言,表麵因素是美聯儲(chu) 加息,實質因素是泡沫破裂,比特幣產(chan) 生的核心訴求是作為(wei) 世界貨幣替代美元,但實際上虛擬貨幣中出現了很多爆雷案例,比如FTX交易所,這些案例說明,比特幣作為(wei) 世界貨幣的可能性不高,反而會(hui) 因為(wei) 炒作而成為(wei) 投機者的工具。
展望後續,目前市場仍有爭(zheng) 議。在蔣照生看來,矽穀銀行破產(chan) 讓不少加密社區意識到不能過度依賴銀行等中心化金融機構,而重新關(guan) 注比特幣等加密資產(chan) ,但在全球範圍內(nei) ,加密世界和傳(chuan) 統金融體(ti) 係的融合仍將繼續,因為(wei) 加密市場仍需主流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和應用空間,主流金融市場也需要加密市場的創新與(yu) 活力。他認為(wei) ,未來美聯儲(chu) 的加息操作以及各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措施,都將對加密市場產(chan) 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但加密市場自身的敘事邏輯創新以及業(ye) 務模式創新仍將是後續市場走勢的決(jue) 定性力量。
盤和林則稱,比特幣如果被控盤,那麽(me) 預測未來走勢將毫無意義(yi) ,他認為(wei) ,比特幣最終的結果依然是下跌,本身波動性很大,頂多隻算一種投機品。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