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實探中國牙刷之都: “訂單多到忙不過來”

發布時間:2023-03-23 16:36:00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臧曉鬆

  “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產(chan) 的牙刷。”

  在江蘇揚州,隻有3.5萬(wan) 常住人口的杭集鎮,有著“中國牙刷之都”的稱號。這裏擁有4000多家牙刷企業(ye) ,年產(chan) 牙刷75億(yi) 支,產(chan) 量占據國內(nei) 市場的60%、全球市場的40%。全國每5支牙刷,就有3支產(chan) 自杭集;全球每5支牙刷,就有2支產(chan) 自杭集。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在杭集探訪獲悉,越來越多的新勢力正在加速崛起,搶抓疫情後發展的新機遇。江蘇可士多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屠新寧透露,今年以來,公司在手訂單已達2000萬(wan) 元,“已經排到3個(ge) 月後了。”

  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就有杭集牙刷

  中國人使用牙刷的曆史源遠流長。

  1984年,成都出土了迄今為(wei) 止最古老的牙刷,證明我國在唐代就已出現植毛牙刷。宋人吳自牧在所著的《夢粱錄》中,提到臨(lin) 安(杭州)有“淩家刷牙鋪”和“傅官人刷牙鋪”。

  杭集牙刷輝煌的曆史,則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

  1826年,一位叫劉萬(wan) 興(xing) 的杭集農(nong) 民,用牛骨和馬尾毛製成了當地第一把牙刷,並為(wei) 其取名“三星牌”。不過由於(yu) 價(jia) 格昂貴,這種牙刷僅(jin) 在達官貴人圈子內(nei) 流通。直到1837年,劉萬(wan) 興(xing) 改用豬鬃替代馬尾毛,成本降下來了,牙刷也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杭集牙刷在清朝時可是朝廷貢品。”江蘇省牙刷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冷傳(chuan) 春向記者表示,清末民初,劉萬(wan) 興(xing) 的後代和弟子前往上海、蘇州、浙江等地辦廠,杭集牙刷的“星星之火”開始撒向全國。

  在杭集鎮上,屠姓家族算得上牙刷世家。63歲的屠金平向記者表示,屠家做牙刷的曆史有上百年,“我的爺爺最早是去江西贛州做牙刷。”1976年,杭集鎮上首家牙刷廠——曙光牙刷廠成立,屠金平的父親(qin) 成為(wei) 首任廠長,杭集牙刷由此重回公眾(zhong) 視野。

  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杭集牙刷作坊一度接近上萬(wan) 家。經過市場兼並淘汰,到1995年,成規模的牙刷企業(ye) 達到200多家,當地牙刷產(chan) 量占全國的80%左右。2000年,高露潔與(yu) 本地企業(ye) 江蘇三笑合資成立高露潔三笑有限公司;同一年,兩(liang) 麵針的牙刷生產(chan) 線也落戶杭集。

  口腔護理巨頭帶來“鯰魚效應”,杭集牙刷產(chan) 業(ye) 再迎輝煌時刻。2003年,杭集被中國輕工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日雜品工業(ye) 協會(hui) 授予“中國牙刷之都”稱號;2011年,中國牙刷博物館在杭集落成,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牙刷命名的特殊產(chan) 業(ye) 文化博物館。

  冷傳(chuan) 春向記者表示,目前全鎮牙刷企業(ye) 有4000多家,其中成規模的牙刷企業(ye) 82家,年銷售額億(yi) 元以上的有23~25家,更是產(chan) 生了包括上市公司倍加潔在內(nei) 的知名品牌,“杭集鎮年產(chan) 牙刷75億(yi) 支,遠銷全球80個(ge) 國家和地區,年產(chan) 值達130多億(yi) 元,占據國內(nei) 市場60%的份額、國際市場40%的份額”。

  杭集生產(chan) 的牙刷,影響力究竟有多大?中國牙刷博物館牆上的一句話,可以回答這個(ge) 問題:“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產(chan) 的牙刷。”

  訂單多到忙不過來

  參加完上海春季百貨展,江蘇可士多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屠新寧收獲滿滿。今年以來,可士多訂單量激增,在手訂單已達2000萬(wan) 元,“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在海外很受青睞,訂單已經排到3個(ge) 月後了”。就在春節之後,可士多的產(chan) 品陸續發往東(dong) 亞(ya) 、東(dong) 南亞(ya) 、歐美、中東(dong) 等地。

  “經過疫情的考驗,消費者對口腔護理有了新認識,更換牙刷的頻率也增加了。”屠新寧向記者表示,從(cong) 國內(nei) 市場來看,疫情後更多顧客走進實體(ti) 店消費;從(cong) 國外來看,之前因疫情積壓的訂單開始批量交付,加上東(dong) 南亞(ya) 旅遊業(ye) 恢複等多重利好,全球牙刷需求量穩步增長。

  這是屠新寧創業(ye) 的第6年,在此之前,大學畢業(ye) 的他已經有10年牙刷銷售經驗。

  2018年,屠新寧從(cong) 義(yi) 烏(wu) 回鄉(xiang) 辦起牙刷廠,“最初隻有一台機器,一天24小時能生產(chan) 25000隻牙刷。”2019年,江蘇可士多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注冊(ce) 成立,每天產(chan) 量達到10萬(wan) 隻。

  “疫情3年,我們(men) 潛心開發,每年都會(hui) 推出10~20款新產(chan) 品,主攻國內(nei) 各大品牌店和電商平台。”屠新寧向記者表示,公司致力於(yu) 研發快時尚類的牙刷,合作夥(huo) 伴包括柳州兩(liang) 麵針、三福百貨、NOME等知名企業(ye) 。“朋友圈”越來越大,公司在去年引進5條全自動化包裝流水線,每天的牙刷產(chan) 量提升至35萬(wan) -40萬(wan) 隻。

  “我們(men) 力爭(zheng) 今年牙刷產(chan) 量突破1億(yi) 支。”屠新寧向記者透露,去年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40%左右,“今年的目標是增速不低於(yu) 50%。”對於(yu) 這個(ge) 目標的實現,屠新寧信心滿滿,“去年一季度,我們(men) 的單月銷售額在300萬(wan) 元左右,今年以來單月銷售額達到600多萬(wan) 元,已經實現了翻番增長。”

  公司發展勢頭良好,屠新寧並不滿足於(yu) 此,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備戰”4月中旬的香港TCD禮品展,以及接下來在日本、英國舉(ju) 行的展會(hui) ,以進一步拓展全球“朋友圈”。

  “我們(men) 去國外參展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訂單,也希望讓國外看到‘中國製造’質的提升。”屠新寧提及公司的發展願景,“作為(wei) 初創的新勢力,我們(men) 公司希望自己做成牙刷行業(ye) 的‘元氣森林’,走不尋常的路,做出自己的品牌。”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獲悉,目前杭集的頭部企業(ye) 陸續進入年輕人接班期,其中不乏名校畢業(ye) 的高材生。“牙刷好好做是永遠賺錢的,過去都是‘文盲老板’,現在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了。”江蘇省牙刷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冷傳(chuan) 春直言,“年輕人肯學習(xi) ,未來的發展還是要看他們(men)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