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

發布時間:2023-03-24 15:11:00來源: 解放軍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強化精準思維,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致精當,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紮實、做到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思想政治工作是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you) 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運用精準思維,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著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是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nei) 容。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基礎在於(yu) 掌握實情、聚焦聚力。要掌握實情,做到心中有數。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利於(yu) 快速準確摸清數據、掌握情況、把握規律,從(cong) 而為(wei)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提供堅實技術保障。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吃透上級精神,結合工作現實條件,全麵深入調查研究,搞清楚前後邏輯、弄明白前因後果,準確把握具體(ti) 性因素和隱匿性特征,明晰群體(ti) 普遍性和個(ge) 體(ti) 特殊性,精準掌握工作對象的思想困惑和精神訴求,努力成為(wei) 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裏手。要抓住重點,做到聚焦聚力。要緊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找準工作的堵點、卡點、薄弱點以及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切中問題的要害和關(guan) 鍵環節,不能四麵出擊、平均用力;要摒棄“大而化之”“差不多”的思想認識,防止“一刀切”“一鍋煮”的錯誤做法。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觀察分析問題時有的放矢、一針見血,去偽(wei) 存真、去粗取精,於(yu) 紛繁複雜中直奔主題,於(yu) 千頭萬(wan) 緒中切中要害,找準問題矛盾的關(guan) 鍵點,牽住“牛鼻子”,這樣才能綱舉(ju) 目張、見微知著,更好地“集中優(you) 勢兵力打殲滅戰”。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關(guan) 鍵在於(yu) 用心用情、工作有方。要耐心教育引導。思想政治工作從(cong) 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耐心必不可少。麵對工作對象的“千人千麵”,要設身處地、推心置腹地與(yu) 他們(men) 談心交心,用真心引導對方,用真情溫暖對方,用真理啟發對方,同時也要找準穴位、對症下藥,真正解答思想疑慮、解開思想疙瘩、解除思想包袱。要細心管理服務。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精細活,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把每個(ge) 細小的工作落到實處。麵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千絲(si) 萬(wan) 縷”,要從(cong) 細節處著手,從(cong) 人們(men) 關(guan) 心的小事做起,通過抓微、抓小、抓細找準切入點、突破口,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現實針對性。要巧心精準發力。麵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千頭萬(wan) 緒”,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主次、不加區別,而是要做到具體(ti) 情況具體(ti) 分析,力求精細、力戒“粗線條”,精準對焦、靶向發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點上、做到根上”,以“巧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效。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水平,重點在於(yu) 把握好時度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工作策略,不能不分時機、不重分寸、不求實效。把握好“時”。“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觀察時勢、把握時機,工作重心、工作內(nei) 容、工作方法等都要因時應勢而變,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精準性和時代感;同時要做到主動籌劃、動態管理、前置處理、即時解決(jue)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這樣才能在時勢變動中不亂(luan) 陣腳、措置裕如,做到“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把握好“度”。“心中有尺,行事有度。”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火候”、注意分寸,既不能操之過急、用力過猛、草木皆兵,也不能懶散拖延、敷衍了事、淺嚐輒止。隻有以恰到好處的“火候”處理好工作中的嚴(yan) 與(yu) 寬、緩與(yu) 急、深與(yu) 淺,才能使工作更有精度、辦事更有準度,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把握好“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求真務實、一絲(si) 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持續深耕,往實裏做、做出實效;緊貼現實需求、緊盯瓶頸問題,不做表麵文章、不耍花拳繡腿,堅持以精細求實效、以精準求長效,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含金量”。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周 遠 代成軍(jun)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