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邁向更高端
◎本報記者 劉園園
在我們(men) 的印象中,紡織業(ye) 是典型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不就是生產(chan) 隨處可見的服裝和紡織品嘛。
然而,日前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舉(ju) 行的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首屆科技大會(hui) 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行業(ye) 專(zhuan) 家、從(cong) 業(ye) 者們(men) 相約於(yu) 此:他們(men) 聊的是高科技,談的是高質量發展,完全顛覆了普通人對紡織行業(ye) 的認知。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涉及新材料技術
顧名思義(yi) ,這次科技大會(hui) 主要聚焦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
去年4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用於(yu) 工業(ye) 、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是新材料產(chan) 業(ye) 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紡織工業(ye) 高端化的重要方向。
此次大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分享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技術,對“紡織工業(ye) 高端化”作出了很好的注解。
“閃蒸法非織造布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病毒防護材料,是埃博拉病毒專(zhuan) 用防護服的指定麵料。”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章生在大會(hui) 上介紹,閃蒸法非織造布在醫用滅菌包裝和高等級個(ge) 人防護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記者從(cong) 大會(hui) 上了解到,閃蒸法非織造布由超細連續纖維組成,集紙張、布料和薄膜的優(you) 點於(yu) 一身,可印刷、防水透氣、阻隔性高,而且特別強韌、撕不爛。2019年以前,我國閃蒸法非織造布基本依賴國外進口。
羅章生談到,2019年國內(nei) 第一條閃蒸法非織造布生產(chan) 線開始商業(ye) 化運作。目前,其公司年產(chan) 3000噸的閃蒸法非織造布生產(chan) 線已順利投產(chan) ,預計2025年產(chan) 能將達到1.2萬(wan) 噸。
“三維立體(ti) 編織可設計、力學性能好,抵抗層間分離能力強,尤其適合各種曲麵體(ti) 、異形結構件立體(ti) 編織,是結構件預成型體(ti) 的最佳成型方案。”東(dong) 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孫以澤在大會(hui) 上分享了一種獨特的紡織技術——三維立體(ti) 編織。
應用三維立體(ti) 編織技術,孫以澤團隊設計製造了多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產(chan) 品——碳纖維編織油田鑽杆、碳纖維編織新能源汽車儲(chu) 氫罐、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坩堝、碳纖維編織大飛機相關(guan) 零部件等。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ye) 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jun) 在大會(hui) 上評價(jia)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應用領域廣泛、科技創新活躍、發展潛力巨大,是紡織行業(ye) 穩增長擴內(nei) 需的重點。她表示,疫情3年,凸顯了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的重要性,企業(ye) 對紡織行業(ye) 也有了新認識。
高端、智能、綠色成主要方向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是發達國家競相發展並力求保持戰略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領域。目前,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門類最為(wei) 齊全、產(chan) 品種類最為(wei) 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鏈最為(wei) 完整的國家。”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李陵申在大會(hui) 上表示。
此次大會(hui) 由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和浙江省紹興(xing) 市柯橋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該協會(hui) 會(hui) 長李桂梅介紹,據初步統計,2022年我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纖維加工總量達到1960萬(wan) 噸,同比增長1.1%。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的主要原材料,我國非織造布的產(chan) 量為(wei) 835萬(wan) 噸,同比增長1.8%。
“‘十三五’以來,我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的纖維加工量呈現出總量大、增速穩的運行特點,年均增長率為(wei) 5.6%。”李桂梅總結。
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相關(guan) 信息,“十三五”期間,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由25.3%提高到33%,航天服、深海繩纜、口罩、防護服等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在國家重點工程、新冠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wei) 行業(ye) 新項目投資的主要方向。”大會(hui) 上發布的《2022年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運行分析》指出,2022年行業(ye) 骨幹企業(ye) 針對高速紡熔複合生產(chan) 線、雙組分紡粘非織造布生產(chan) 線、木漿複合水刺非織造布生產(chan) 線等成套裝備項目的投資保持活躍。此外,高品質個(ge) 人護理產(chan) 品、高端土工合成材料、高性能過濾材料和安全防護產(chan) 業(ye) 鏈也是行業(ye) 投資的重點。
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對近300家樣本企業(ye) 的調研顯示,在2023年有投資意向的樣本企業(ye) 中,對於(yu) 既有設備升級改造,廠房建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方麵的投資意向占比達到66.2%,行業(ye) 企業(ye) 高質量投資力度持續增強。
該協會(hui) 分析,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經曆了高速增長、回落調整、逐步趨穩等階段。進入2023年,行業(ye) 或將迎來新一輪整合期。(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