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國采今日開標 肝素類藥物首次納入
中新網3月29日電 今日,第八批國采將在海南省陵水縣開標。此次國采共涉及40個(ge) 大品種,肝素類藥物首次被納入。此外,奧司他韋幹混懸劑也位列其中。
第八批國采今日開標 肝素類藥物首次納入
3月初,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了《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的相關(guan) 文件。依照文件,第八批國采將於(yu) 3月29日上午7點30分開始接收申報材料,上午10點公開申報信息,下午2點確認供應地區。
第八批國采品種共涉及40個(ge) 大品種,覆蓋了抗感染、肝素類、抗血栓、高血壓等藥品領域,肝素類產(chan) 品首次被納入國采。
據媒體(ti) 報道,此次集采的品種中,不少都是市場銷量超10億(yi) 元的大品種。值得一提的是,市場規模較大的肝素類產(chan) 品今年首次納入集采,此類藥物作為(wei) 抗凝血、抗血栓的臨(lin) 床用藥,在心肌梗死、心血管手術、血液透析等一係列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
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曾表示,該類藥品雖然首次被納入,但是競爭(zheng) 卻十分激烈。這將有利於(yu) 臨(lin) 床使用肝素的患者降低醫療費用。
另外,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幹混懸劑也位列其中。
不過這不是奧司他韋首次進入集采,在上一批集采中,奧司他韋每片從(cong) 平均4.5元降至1元。而此次納入的幹混懸劑則是近年來市場新推出的劑型。
集采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 中成藥市場也將被攪動
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hui) 議披露,2018年國家醫保局組建以來,持續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jia) 格水分,國家組織集采7批294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3批4類耗材平均降價(jia) 超80%;疊加地方聯盟集采,累計降低藥耗費用超4000億(yi) 元。
第七批藥品集采,平均降價(jia) 達到48%;脊柱類耗材集采產(chan) 品平均降價(jia) 84%;胰島素集采中選結果落地,惠及超1000萬(wan) 患者。
此外,集采品種中使用高質量藥品的患者比例從(cong) 50%提高到90%以上。藥品“帶金銷售”的空間持續被壓縮。
本月初,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通知,部署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jia) 格管理工作。其中明確,到2023年底,每個(ge) 省份的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累計達到450種,其中省級集采藥品應達到130種,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均應有所覆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9月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成立,湖北省醫療保障局承擔聯合采購辦公室日常工作並負責具體(ti) 實施。同時,《全國中成藥聯盟采購公告》對外發布,16個(ge) 類別42個(ge) 中成藥將進入首批中成藥集采。
就在本月23日,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在武漢召開中成藥聯盟采購企業(ye) 溝通會(hui) ,介紹全國中成藥聯盟采購相關(guan) 規則並征求企業(ye) 意見建議。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中成藥全國集采,或將攪動3000億(yi) 元規模的中成藥市場。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昌鬆就曾撰文表示,藥品集中采購製度發展到以“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台操作”為(wei) 總體(ti) 思路和“帶量采購、量價(jia) 掛鉤、招采合一、保證使用、確保質量、保障供應、保障回款”為(wei) 基本原則的帶量采購模式,該模式將在2025年前成為(wei) 我國最主流的藥品采購模式。
顯然,集采政策背景下,藥械降價(jia) 已成為(wei) 大勢所趨,虛高價(jia) 格水分擠出後,患者也將最終受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