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勞動教育如何在家庭中“落地生根”?

發布時間:2023-03-29 15:33:00來源: 工人日報

  勞動對於(yu) 學生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是實現人的健全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勞動教育升級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勞動教育開展在校園裏“落地生根”。然而,勞動教育在家庭中依然缺失嚴(yan) 重。家庭教育該如何讓孩子發現勞動之美,體(ti) 驗勞動樂(le) 趣,是一個(ge) 待解難題。

  “孩子能順利升上目標校是我們(men) 家的頭等大事,他的每一個(ge) 小時時間都很寶貴,除了學習(xi) 還需要高質量的放鬆休息,做家長的怎麽(me) 舍得孩子為(wei) 雜事分心?”

  在北京家長王莉看來,勞動是所謂的“雜事”。王莉的兒(er) 子明年麵臨(lin) 小升初,為(wei) 此,她給孩子攢了奧數班、英語班,希望這一年加把勁,得幾個(ge) 有含金量的獎項,讓簡曆變得“漂亮一點”。她給記者看孩子的時間表,除了課外補習(xi) 班以及作業(ye) 時間,還要上遊泳、大提琴等興(xing) 趣班。“早晨讓孩子多睡會(hui) ,我起來給他做頓營養(yang) 豐(feng) 富的早餐;孩子衣服髒了放洗衣籃,我來洗。孩子課業(ye) 太緊張了,當家長的再怎麽(me) 心疼都不過分。至於(yu) 家務活,不是該他操心的,長大了需要做時自然就會(hui) 了。”

  在記者采訪中,王莉的觀點得到不少家長的認同。他們(men) 認為(wei) ,孩子小小年紀就背負著過重的課業(ye) 負擔、升學壓力,沒時間在家裏勞動,家長也不舍得再讓孩子辛苦。

  家長鄧先生也曾抱著和王莉類似的看法。然而,女兒(er) 上大學以後,每次回家都帶著大包不曾洗過的外衣以及內(nei) 衣褲讓母親(qin) 來洗,在家裏無視父母忙碌的身影,從(cong) 來不會(hui) 主動搭把手,讓鄧先生為(wei) 之前的勞動教育缺失感到深深的懊悔。“孩子成年了,自理能力幾乎為(wei) 零,特別嬌氣,有事就想著找父母幫忙,就怕以後會(hui) 摔跟頭。”

  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發《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cong) 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勞動教育獨立成課,升級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在一些家長和學生眼裏,勞動依然無足輕重。

  孩子勞動能力難以提升,主要的障礙是過重的學業(ye) 負擔以及家長過度包辦替代。小學生上學書(shu) 包長輩來背、不會(hui) 自己疊被鋪床,中學生不會(hui) 自己洗衣物、飯後不收拾碗筷,大學生宿舍髒亂(luan) 讓人不忍直視……家長大包大攬,目的是讓孩子多點時間讀書(shu) 學習(xi) 。然而,這卻在無意中剝奪了孩子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學習(xi) 途徑,影響了孩子的勞動技能和素養(yang) 的提升。

  從(cong) 疊被子、打掃衛生到洗衣做飯,這些看似瑣碎、不起眼的生活技能,卻是孩子們(men) 鍛煉自我、體(ti) 驗勞動樂(le) 趣的第一課。專(zhuan) 家指出,勞動觀念偏差、勞動技能低下對青少年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缺少勞動教育,並不能讓他們(men) 在學業(ye) 上有更多的提升,反而會(hui) 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現不足,難以形成良好的意誌品質和責任意識。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或其他勞動,其本意是愛孩子,但卻在無意中害了孩子,讓孩子失去全麵“學以成人”的機會(hui) ,反而可能成為(wei) 片麵的、不太完整的人。

  開展勞動教育尤其需要家校社的協同,學校如何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對此,重慶謝家灣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總校長劉希婭認為(wei) ,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勞動教育價(jia) 值和意義(yi) 的宣傳(chuan) ,讓全社會(hui) 包括家長形成共識。而這一點目前做得還不夠,家長更多還是受到升學、學科成績的影響。其次,學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密切協作,在日常的家校協同和聯動中幫助家長認識勞動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並給予家長在家庭和社區開展勞動教育的方法指導。

  (工人日報 於(yu) 忠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