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目錄上“新”強保障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破解群眾(zhong) 用藥難、用藥貴的問題是醫保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國家醫保目錄年年上“新”,不少曾經的天價(jia) 藥變成了親(qin) 民價(jia) ,罕見病等群體(ti) 的用藥短板也正在逐步補齊。越來越多罕見病人用得上藥、看得起病;眾(zhong) 多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也大幅度減輕。今天我們(men) 來看幾個(ge) 故事。
2月21日,對於(yu) 5歲的小石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天。這一天,他第一次站立超過了40秒。
小石頭的爸爸馬恒祥:“6個(ge) 月之前發育都很正常,像抬頭、翻身、坐都沒有問題,但是在8個(ge) 月左右的時候,發現他的腿在躺著的時候不會(hui) 動了,坐也坐不住了。”
著急的父母,四處求醫。2018年11月,10個(ge) 月的小石頭被確診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脊髓性肌萎縮症在新生兒(er) 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wei) 萬(wan) 分之一,是一種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的罕見病。
幸運的是,相比於(yu) 很多的罕見病無藥可治,小石頭的病有針對性靶向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2019年,諾西那生鈉在中國上市了,每針的價(jia) 格高達近70萬(wan) 元,年治療費用在百萬(wan) 以上,並且需要終身用藥,絕大多數家庭都無力承擔。
用不起藥,爸爸就每天給小石頭做康複訓練。2021年初,諾西那生鈉價(jia) 格調整,通過慈善贈藥等方式,年治療費用降到了55萬(wan) 元。在拿出所有的積蓄後,石頭爸爸交上了第一年的錢。
馬恒祥:“交上錢之後的那一刻,我蹲在醫院的收費大廳門口,我不知道明年的55萬(wan) 在哪裏,後年的55萬(wan) 在哪裏,如果我明年交不上錢的話,我的兒(er) 子怎麽(me) 辦?”
未來怎麽(me) 辦?怎麽(me) 用上原本用不起的救命新藥?不僅(jin) 是小石頭,也是很多患者的困擾。這樣的狀況,從(cong) 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後有了明顯變化。從(cong) 這一年開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以醫保報銷作為(wei) 資格條件,通過談判,促使藥品,特別是藥價(jia) 高、療效好的新藥,降價(jia) 進入醫保。
2021年,經過八輪醫保談判,諾西那生鈉最終以每針3.3萬(wan) 元的價(jia) 格進入醫保,報銷後,患者的年治療費用不超過10萬(wan) 元。
正常用藥後,小石頭的狀況越來越好,爸爸欣喜地記錄下了一個(ge) 個(ge) 變化。一年來,像小石頭一樣,全國已經有2812名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在治療上得到了極大改善。2023年1月,另一種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全球新藥——利司撲蘭(lan) ,也通過談判大幅降價(jia)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脊髓性肌萎縮症病患者從(cong) “有藥可用”變成“有藥可選”。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副司長黃心宇:“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建立全民醫保製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ti) 人民疾病治療的後顧之憂。原來缺一些腫瘤的靶向藥、一些罕見病的用藥、一些慢性病的用藥,醫保目錄內(nei) 的短板逐漸都補齊了,整體(ti) 全類別各種病人,他們(men) 的用藥選擇都得到了豐(feng) 富。”
讓我們(men) 通過數據,來看一下這五年(2018年—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內(nei) 藥品的主要變化:一方麵,藥品從(cong) 無到有,數據顯示,618個(ge) 藥品新增進入目錄,填補空白,涵蓋腫瘤、罕見病、慢性病等目錄內(nei) 全部31個(ge) 藥品類別;另一方麵,價(jia) 格從(cong) 高到低,其中,341個(ge) 藥品通過談判,從(cong) “天價(jia) 藥”走到“親(qin) 民價(jia) ”,價(jia) 格平均降幅超50%,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jia) 。
醫保目錄不斷上“新”,在“新”藥和藥價(jia) 上發力;同時,很多臨(lin) 床用量大、花費金額高、群眾(zhong) 負擔重的常用“老”藥,也在大幅降價(jia) 。
2月21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來自河南周口西華縣的杜珊珊,正在做定期複查。杜姍姍說,8年白血病,她還能正常生活的關(guan) 鍵在於(yu) 用藥有保障。2015年,27歲的她是一名舞蹈老師,確診白血病的那一刻,她一度陷入絕望。
很快,醫生告訴杜姍姍,她患上的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而慢粒早已經不是無藥可用,相應靶向藥物伊馬替尼,已經讓這個(ge) 病成為(wei) 慢性病。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張龑莉:“伊馬替尼,使這個(ge) 病變成了可治可控,但是需要長期服用。最初伊馬替尼原研藥“格列衛”,患者一個(ge) 月2盒需要24000元。”
伊馬替尼片原研藥“格列衛”價(jia) 格昂貴,所幸的是,2013年,杜珊珊所在的河南省已經把它納入地方醫保,但經過報銷後,每年個(ge) 人還需要負擔14000元左右,加上平時還要花錢複查,對於(yu) 杜珊珊和眾(zhong) 多慢粒患者家庭來說,藥費成了不小的負擔。
杜姍姍一家的負擔,在2018年底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出台後,迎來了轉機。針對臨(lin) 床用量大、花費金額高、群眾(zhong) 負擔重的常用“老”藥,如果已經有多家企業(ye) 生產(chan) 、形成競爭(zheng) ,國家組織采購聯盟,帶量采購,以量換價(jia) 。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jia) 格和招標采購司副司長王國棟:“我們(men) 把全國公立醫院的采購量匯集起來,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作為(wei) 一個(ge) 標的,由企業(ye) 自願來報價(jia) 、公平競爭(zheng) ,企業(ye) 不需要通過營銷、公關(guan) ,直接帶量進醫院,醫院和企業(ye) 簽訂采購合同,確保中選產(chan) 品的使用。”
2019年,第一次全國範圍的藥品集采中,杜姍姍吃的伊馬替尼就被納入其中。兩(liang) 款國產(chan) 仿製藥中標,每盒價(jia) 格降到了600元左右。經醫保報銷後,個(ge) 人年負擔費用也降到3000元左右。
負擔減輕了不少,用藥有保障,身體(ti) 越來越好,更讓她高興(xing) 的是,2021年底,國家集采到期後,河南、廣東(dong) 等13省聯合開展了接續帶量采購。這次,伊馬替尼有4個(ge) 廠家的藥品入圍,價(jia) 格進一步降低,其中最低的一個(ge) 廠家,每盒降到了288元,疊加報銷,杜姍姍現在每月隻要負擔100多塊錢。
伊馬替尼隻是帶量采購的一種藥品。我們(men) 還是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這五年藥品帶量采購帶來的變化:國家層麵推進7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涉及294種藥品,涵蓋了腫瘤、高血壓、糖尿病、乙肝等70%的常用藥。通過帶量采購,呈現出了一降、一升。一方麵,藥品價(jia) 格降,中選產(chan) 品平均降價(jia) 超50%,累計節約總費用3700億(yi) 元,大幅降低了群眾(zhong) 和醫保基金費用負擔;另一方麵,用藥質量升,集采品種中,使用高質量藥品的患者比例從(cong) 50%提高至90%以上。
老藥更便宜、新藥更多,眾(zhong) 多患者從(cong) 中獲益。五年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上“新”速度,越來越快。數據顯示,從(cong) 2000年我國出台第一版國家醫保目錄到2017年底,共調整了4次。自2018年,變為(wei) 每年一次動態調整。
與(yu) 此同時,新藥從(cong) 獲批上市到獲得醫保報銷的時間,也越來越快。從(cong) 原來的54個(ge) 月左右降低至14個(ge) 月左右。
我們(men) 看到,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上“新”的速度和新藥進醫保的速度,正在同頻聯動。而這樣的同頻聯動,又會(hui) 給藥品的提供方,也就是醫藥企業(ye) 帶來什麽(me) 變化呢?
抗癌新藥PD-1抑製劑信迪利單抗,屬於(yu) 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zhuan) 項支持品種,也是醫保目錄內(nei) 第一個(ge) PD-1抑製劑。2019年3月上市後,當年年底就進入了國家目錄,雖然經過談判降價(jia) 64%,但進醫保後,快速放量,隨後的2020年、2021年銷售額快速增長到了22億(yi) 元和30億(yi) 元以上。市場的快速回報,極大激勵了企業(ye) 對創新研發的投入。
2022年6月,這款抗癌藥物的兩(liang) 個(ge) 新的適應證獲批。半年後,再次進入了新的醫保目錄。一方麵,對新藥,醫保目錄迅速上“新”,創新性成為(wei) 醫保定價(jia) 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另一方麵,對老藥,帶量采購承諾用“量”,藥品“帶金銷售”的空間持續被壓縮,倒逼醫藥企業(ye) 要靠質量換市場。在醫保“指揮棒”下,廣大參保群眾(zhong) 受益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ye) 走上重創新、重質量的新路。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院長、教授常峰:“最近五年,中國的、本土的藥品研發投入的複合增長率是23%,同期全球平均速度是8%,大約是全球增長率的3倍。製藥企業(ye) 也會(hui) 在政策影響下,迎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惠及民生。”
從(cong) 罕見病到常見病,從(cong) 有藥可用到有藥可選,新藥越來越多,老藥不斷降價(jia) ,我們(men) 看到,隨著醫保目錄年年翻“新”,保障幅度越來越大,保障水平越來越高,患者負擔越來越輕。這些變化都讓人欣慰。就在3月1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實施。而我國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工作近日也已經啟動。我們(men) 也期待隨著醫保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用藥貴、用藥難的問題逐步化解,“病有所醫”得到更好的保障。(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