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們的家園】四川綿陽:互幫互助互學 民族團結之“花”盛開校園

發布時間:2023-04-03 11: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綿陽4月2日電(記者 劉湃)近日,“我們(men) 的家園”主題活動(四川站)采訪團走進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ye) 中學(以下簡稱“北川七一職中”)和綿陽普明中學,感受各民族學生手足相親(qin) 、共同進步的校園氛圍。

  北川七一職中:同圓技能強國夢

  北川七一職中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由特殊黨(dang) 費援建,山東(dong) 聊城承建。校長付紅梅介紹,隨著學校辦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吸引了很多來自甘孜、阿壩、涼山三州的少數民族同學,現有13個(ge) 少數民族學生共1500餘(yu) 人。

  上午課間時分,各民族學生共同在“中華民族大舞台”跳起《愛我中華》等舞蹈。高二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的藏族學生澤翁降措說,同學們(men) 還經常一起討論課業(ye) 、打籃球,“校園氛圍非常融洽”。

  “學校分期、分年級開設思政課程,教師從(cong) 課程特點出發,把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寓於(yu) 知識和技能的傳(chuan) 授過程中,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實效力。”付紅梅說。

  來到實訓中心,學生們(men) 正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汽車維護保養(yang) 、機械故障診斷等操作。該校實訓處主任方全雙介紹,“我們(men) 的學生大多來自山村,同學們(men) 都很能吃苦,通過努力訓練參加市賽、省賽、國賽,繼續深造學習(xi) 。”機電教學部教師王祿春說,根據最新汽車發展方向,學校還與(yu) 時俱進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維護與(yu) 保養(yang) 課程。

  付紅梅表示,學校堅持“國際視野、民族情懷、大愛教育、多彩未來”的辦學定位,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於(yu) 辦學治校、教育教學實訓的全過程、各方麵,形成了各民族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xi) ”“同講同讀同成長”“同唱同跳同發展”“同訓同練同競技”的良好氛圍。

  綿陽普明中學:學校成為(wei) 學生第二個(ge) 家

  當天下午,記者走進普明中學的校園,高二的彝族學生沈小花和其他幾名同學,正利用課餘(yu) 時間在為(wei) 來訪的客人介紹校園。“通過我們(men) 的感受讓大家了解我們(men) 學校,同時也鍛煉了我們(men) 的表達能力。”沈小花說。

  普明中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曾祥均介紹,學校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文化科學知識和生活行為(wei) 習(xi) 俗這三個(ge) 維度,每個(ge) 維度按照文化修複、文化認同、文化內(nei) 化和文化建構這四層依次推進,建立起教育教學體(ti) 係。

  “在德育方麵,學校開展德育自治,讓學生養(yang) 成良好的習(xi) 慣;在教學方麵,針對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老師們(men) 利用周末時間為(wei) 其補課;生活管理方麵,學校對離家較遠的孩子進行特別的關(guan) 愛,組織過集體(ti) 生日等。”普明中學民族教育處主任趙琰說。

  高二的藏族學生斯郎友珍來自甘孜州,是個(ge) 活潑開朗的姑娘。她說,在學校結識了很多朋友,老師同學也給予很多幫助,想家的時候自己就會(hui) 找老師傾(qing) 訴。同學們(men) 對學校的感情,正如優(you) 秀畢業(ye) 生展板上,2022年畢業(ye) 生楊金金的感言:普中已成為(wei) 甘孜兒(er) 女的第二個(ge) 家。

  據了解,近年來,該校民族教育工作成效顯著,2015年獲綿陽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2020年獲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