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下調印度經濟增長預期
近年來,印度國內(nei) 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不僅(jin) 給印度帶來了較為(wei) 穩定的國內(n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環境,更為(wei) 印度政府推行經濟改革爭(zheng) 取到了時間與(yu) 空間。然而,高通脹、製造業(ye) 發展遲緩等問題仍嚴(yan) 重影響其經濟發展。正處於(yu) 經濟複蘇和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關(guan) 鍵時期的印度,需要仔細思考未來的經濟改革方向,並自上而下協調各方來推動相關(guan) 政策落實。
近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印度發展動態》,將印度2023/2024財年(2023年4月份至2024年3月份)的經濟增長預期從(cong) 6.6%下調至6.3%。同時,報告基於(yu)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和印度國內(nei) 發展狀況,指出了印度國內(nei) 經濟加快複蘇的道路上所麵臨(lin) 的種種挑戰。這也是各國經濟觀察家對印度經濟前景預期的縮影——未來,印度經濟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報告指出,盡管全球經濟環境不容樂(le) 觀,但印度仍是世界上高速增長的經濟體(ti) 之一。數據顯示,2022/2023財年第一季度,印度實際GDP同比增長7.7%。2022年,印度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受到了國內(nei) 需求的支撐,這有賴於(yu) 強勁的投資活動和活躍的消費需求,這一點特別體(ti) 現在印度國內(nei) 的高收入人群中。但由於(yu) 貨幣政策緊縮、金融狀況惡化和持續的通脹壓力,全球經濟活動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22/2023財年第三季度,印度實際GDP同比增長4.4%,低於(yu) 第二季度的6.3%。這表明印度經濟在新一財年的發展中仍麵臨(lin) 著許多增長乏力的因素。
報告分析說,美國和歐洲近期的金融行業(ye) 動蕩可能會(hui) 降低人們(men) 對新興(xing) 市場資產(chan) 的興(xing) 趣,引發新一輪資本外逃,並給印度盧比帶來壓力。印度銀行資本充足,緊縮步伐相對溫和,因此,外部壓力對印度的影響在可控範圍內(nei) 。但是,印度國內(nei) 的通貨膨脹仍居高不下,這是值得注意的下行風險。食品和燃料價(jia) 格的不斷上漲將拖累國內(nei) 需求,甚至可能會(hui) 影響印度政府新財年的財政計劃。總體(ti) 來說,印度經濟在全球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展現了積極的複蘇信號,但新財年的經濟增長仍存在阻力。
印度經濟在複蘇同時仍迎來了不少挑戰,除外部環境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yu) 印度仍未通過改革徹底解決(jue) 國內(nei) 經濟的諸多結構性矛盾。
印度擁有較高的增長潛力和大量年輕勞動力,同時具有強大的內(nei) 需市場和吸引外資的潛力。許多經濟學家認為(wei) ,未來幾年,印度能夠繼續保持經濟增長勢頭,尤其在科技和服務業(ye) 方麵能夠有所作為(wei) 。然而,高通脹、製造業(ye) 發展遲緩等諸多問題仍未解決(jue) ,嚴(yan) 重影響印度的經濟發展。盡管印度政府推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希望改變現狀,但印度國內(nei) 經濟社會(hui) 依舊麵臨(lin) 物價(jia) 上漲、金融市場不穩定、製造業(ye) 規模無法滿足國內(nei) 需求等問題。經濟學家阿紹卡·莫迪近日撰文表示,經濟飛速發展的“印度世紀”更像是假象。阿紹卡認為(wei) ,印度從(cong) 全球產(chan) 業(ye) 鏈轉移中獲利前景有限,如今經濟繁榮的表象其實是後疫情時代的必然反彈,是一種“數字遊戲”。值得關(guan) 注的是,阿紹卡特別提到印度國內(nei) 的經濟改革計劃,認為(wei) 政府在挖掘製造業(ye) 潛力上力度不夠,與(yu) 其對全球產(chan) 業(ye) 轉移抱著過高期待,不如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提升婦女勞動地位,從(cong) 解決(jue) 勞工問題著手推動經濟發展。
世界銀行此次下調了印度經濟增長預期,並不意味著印度經濟前景必然黯淡,經濟學家仍需要持續關(guan) 注印度發展的最新情況,做出更準確的動態評估。不過,對於(yu) 世界銀行的報告與(yu) 其他學者所提出的問題,印度政府確實需要加以重視。印度作為(wei) 地區大國,在外交和外貿上都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去抵禦外部風險。近年來,印度國內(nei) 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不僅(jin) 給印度帶來了較為(wei) 穩定的國內(n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環境,更為(wei) 印度政府推行經濟改革爭(zheng) 取到了時間與(yu) 空間。
正處於(yu) 經濟複蘇和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關(guan) 鍵時期的印度,需要仔細思考未來的經濟改革方向,並且自上而下地協調各方來推動相關(guan) 政策落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