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安徽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麵臨搬遷;一位八旬老人和他年邁的動物園

發布時間:2023-04-10 11:11:00來源: 新京報

  一位八旬老人和他年邁的動物園

  安徽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麵臨(lin) 搬遷;當地住建局和林業(ye) 部門正協調尋找搬遷場所

  人民公園就要拆遷了。很多安徽六安的市民已經忘記,在這個(ge) 近乎廢棄的公園裏,還有一家動物園仍在堅持運轉。

  現在,這個(ge) 承載著許多六安市民共同記憶的動物園也麵臨(lin) 關(guan) 閉——在近日網上流傳(chuan) 的一封落款為(wei) “動物園園長羅爺爺”的信裏,園長提到動物園的艱難處境。信是動物園的義(yi) 工小田起草的,她說他們(men) 接到了上級通知,要求其在一個(ge) 月內(nei) 搬離。動物園已經從(cong) 1992年經營至今,園長羅樹棠最初是受六安市邀請來此經營動物園,如今已經是八十六歲的老人了。

  園裏有熊、狐狸、老虎、狼、鹿、黃麂、天鵝、孔雀等一百多隻動物,卻隻有三個(ge) 人,羅樹棠近些年已漸感力不從(cong) 心。動物們(men) 也陪著羅樹棠一起老去,在這個(ge) 到處都透出“舊”的地方,老人和年邁的動物們(men) 不知該何去何從(cong) 。

  好消息是,羅樹棠的信很快得到了回應。4月4日,六安市金安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men) 已經通知動物園方,準備用一個(ge) 月時間進行動物登記和資產(chan) 登記,在找到合適場所後才會(hui) 搬遷,具體(ti) 搬遷時間未定。目前正在和林業(ye) 主管部門對接,在全區範圍內(nei) 尋找搬遷場所。

  地處市中心卻很荒涼的動物園

  六安市人民公園地處六安市市中心。這裏帶有濃濃的懷舊氣息,現在則更像是一個(ge) 記憶的容器,很多地方雜草叢(cong) 生,從(cong) 廢棄的露天遊泳場、蒙塵的遊樂(le) 設施上還能窺見上世紀90年代生人的童年場景。

  二三十年前,一到周末,公園裏就滿是歡聲笑語,許多家庭都會(hui) 帶著孩子來遊玩,在這裏可以吹泡泡、放風箏、滑旱冰,花幾塊錢,還能玩旋轉木馬等遊樂(le) 設施,或者去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裏看看動物,那裏是許多孩子認識自然界的起點。

  動物園園長羅樹棠對那段輝煌時光印象深刻。1992年,他接到六安市的邀請,請他到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擔任園長。那時候他在蚌埠生活工作,已臨(lin) 近退休,出於(yu) 對動物的喜愛,接受了這份邀請。他坐火車從(cong) 蚌埠趕往六安,還帶來了不少蚌埠動物園贈予的動物。“最開始的時候,我們(men) 這裏有老虎、熊、孔雀等30多種動物。”羅樹棠回憶。

  羅樹棠是一名資深動物飼養(yang) 員,一輩子都在跟動物打交道,他總是念叨,“要當好飼養(yang) 員,你得對小動物們(men) 有感情啊。”他本是浙江餘(yu) 姚人,13歲時就跟著叔父學習(xi) 動物飼養(yang) 知識,後來到上海動物園做了飼養(yang) 員,1958年又受邀前往安徽蚌埠動物園工作。回憶起蚌埠動物園,羅樹棠很驕傲,“蚌埠動物園就是我們(men) 那一代人手把手建起來的。”

  那時候羅樹棠還年輕,經常會(hui) 到大城市的動物園交流和學習(xi) ,“北京、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的動物園,我都去過。”

  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是一座麵積不大的“園中園”,占地約2000平方米,差不多半個(ge) 小時就能參觀一圈。當時動物園算是稀罕地兒(er) ,開園後,好奇的市民帶著孩子簇擁而來。羅樹棠回憶,那時候周末每天大概能有幾百名遊客,動物園加上他有五名員工,很繁忙。

  知名動物科普達人、原動物園動物管理員楊毅說,新中國成立後全國號召城市建設動物園,鼓勵全國人民學習(xi) 自然科學知識,而動物園就是城市居民學習(xi) 自然科學知識的中心之一。雨後春筍一般,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誕生了動物園,大城市的動物園多是事業(ye) 單位,規模大、動物種類多,杭州動物園、成都動物園就是例子。小城市資金、人手相對少,所以動物園則多以市中心私人承包的“園中園”形式出現,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這類動物園麵積不大,但是如果能夠做到小而精,也能給市民提供優(you) 質服務。

  隨著時代發展,企業(ye) 興(xing) 辦的野生動物園開始流行,遊客更傾(qing) 向於(yu) 去大城市參觀規模更大、條件更好、動物更豐(feng) 富的動物園,國內(nei) 許多中小城市的小型動物園遊客流失,開始沒落,甚至消失。

  30年後,人民公園已經拆遷了,房地產(chan) 行業(ye) 飛速發展,六安市中心已經改頭換麵,很多市民甚至不知道動物園還在。如今,羅樹棠的動物園還保持著上世紀90年代的裝修,跟附近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就算你來到原來人民公園這邊,可能也找不到動物園,現在它的位置很隱蔽,你還得七拐八拐才能抵達。”動物園的義(yi) 工小田說。

  義(yi) 工自掏腰包為(wei) 動物園豐(feng) 容

  加上園長羅樹棠,動物園現在隻有三個(ge) 人手,其中一個(ge) 是五十多歲的飼養(yang) 員武女士,還有一個(ge) 是義(yi) 工小田。

  小田已經來動物園義(yi) 務幫忙十多年了,她的到來為(wei) 動物園添加了一股生氣。小田從(cong) 小就喜歡逛動物園,那時候是跟著爸爸來,來多了就跟羅園長熟絡起來,她中學時就開始來動物園義(yi) 務幫忙,現在隻要不忙,下班就會(hui) 去動物園。小田膽大心細,主動跟著羅樹棠學習(xi) 飼養(yang) 動物的知識。

  她告訴新京報記者,老虎“毛毛”性格傲嬌,隻吃飼養(yang) 員拿在手裏的肉,凡是扔到地上的,一律不吃。“我剛來動物園的時候,羅爺爺一直讓我注意安全,別被動物咬了抓了,其實仔細觀察動物,你是可以從(cong) 眼睛裏讀懂它們(men) 情緒的,在它們(men) 焦躁的時候,不要去招惹它們(men) ,它們(men) 也有想撒嬌、放鬆的時刻,這時候我就會(hui) 去陪它們(men) 玩,和它們(men) 互動。”小田說。

  小田小時候就覺得動物園的籠舍太狹窄了,就像是個(ge) 聯排宿舍,“狼啊老虎啊,它們(men) 都沒有空間奔跑,就瑟縮在籠子裏。”國內(nei) 的動物園喜歡在園子裏設計花壇、廣場和亭子等景觀,壓縮了動物使用的麵積,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也不例外。

  十年前,改造動物園的氛圍在國內(nei) 變得非常濃鬱,這些動物界的新知識也影響到了小田。她也想為(wei) 動物園進行豐(feng) 容,所謂豐(feng) 容,就是在圈養(yang) 條件下,豐(feng) 富野生動物生活情趣,滿足動物生理、心理需求,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wei) 而采取的一係列措施。

  於(yu) 是小田自掏腰包,請能製作籠舍的商家,為(wei) 許多動物建造了更寬敞的籠舍。動物們(men) 都沒有可以消遣的玩具,於(yu) 是小田就琢磨著,買(mai) 了狗玩具和貓玩具,“狗玩具可以給犬科動物玩,貓玩具可以給貓科動物玩。”

  這三十年來,羅樹棠一直住在動物園一間狹小的房間裏,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先打掃衛生、查看動物,然後八點鍾打開大門迎客,下午六點關(guan) 門。房間隻有不到十平方米,裏麵有一張窄小的單人床,不比綠皮火車臥鋪寬多少,床旁邊堆滿了各種雜物。“這房間到了雨天還漏雨,根本不適合人住。”小田說。

  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過年過節,羅樹棠都堅守在他的動物園裏不肯離開,偶爾家人會(hui) 來看望他和動物們(men) ,“動物園就是我的家,除了這裏我哪都不去,我得照看小動物們(men) 。它們(men) 每天的進食、排便情況,都需要人觀察,我一天都不能走。”羅樹棠的老伴原來也跟隨他住在動物園裏,前幾年她患上了老年癡呆症,無奈之下老伴回到了蚌埠家中。現在,飼養(yang) 員武女士除了要照顧動物們(men) ,還要照顧羅樹棠的生活起居。

  動物園一張門票10元,已經十多年沒有漲過價(jia) ,一天也就能收入一二百塊門票錢,這是動物園主要的資金來源。小田苦笑著說:“防止遊客投喂是許多動物園最操心的事。但這對我們(men) 來說不是煩惱,因為(wei) 遊客太少了,沒什麽(me) 管不過來的。”

  而園裏有一百多隻動物,食肉動物需要吃肉,園裏的老虎“毛毛”一天就能吃下二百塊錢飼料,羅樹棠貼補了不少退休金,但還是不夠,很多動物都餓瘦了,到了冬天,園裏的老猴子忍不住饑餓,伸出手向稀稀落落的遊客要吃的。

  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和科學的經驗

  2015年,羅樹棠給六安市金安區政府寫(xie) 了一封求救信,講述了動物園的困境,於(yu) 是政府每年給他們(men) 發放10萬(wan) 元補助。近些年羅樹棠還推行了一些付費投喂動物的項目,並學著大城市動物園的模樣,允許社會(hui) 愛心人士認養(yang) 動物,在籠舍上掛上標注認養(yang) 人姓名的卡片,認養(yang) 者可以免費來動物園參觀,動物園的資金才有了一些改觀。

  但是這不是長久的辦法。小田擔憂動物的身體(ti) 狀況,“羅爺爺已經八十多歲了,他的動物飼養(yang) 知識都是幾十年前學習(xi) 的,動物園沒有專(zhuan) 業(ye) 的獸(shou) 醫,也沒有條件儲(chu) 存獸(shou) 藥,都是靠爺爺以前的經驗和一些土辦法,動物病了常常使用人用藥,很多動物因此病死了。”

  科普作家、《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作者花蝕則表示,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並不是個(ge) 例,目前國內(nei) 中小城市裏有不少類似的動物園,麵臨(lin) 遊客流失、資金缺乏、知識陳舊、人手稀少、動物衰老的困境。像羅樹棠這一代飼養(yang) 員,曾經在上海動物園這樣的大型動物園工作過,或許手藝過關(guan) ,但是如果說想要提高動物福利、進行動物園豐(feng) 容、采取更加科學先進的飼養(yang) 方法,可能就是奢望了。

  互相陪伴的養(yang) 老院和收容站

  六安市金安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六安市人民公園係金安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下屬副科級事業(ye) 單位,因城市建設需要,公園範圍逐步減小,原有設施陳舊,功能不斷萎縮,部分項目已停止運營。根據市統一安排,2023年3月,六安市人民公園地塊內(nei) 涉及的場所項目陸續啟動搬遷,該地塊騰空後,將移交市中醫院。六安市人民公園內(nei) 動物園場地係羅老租賃使用,為(wei) 確保動物園能夠穩妥搬遷,在遷移過程中,金安區林業(ye) 主管部門將給予指導和幫助。

  六安市金安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men) 已經通知動物園方,準備用一個(ge) 月時間進行動物登記和資產(chan) 登記,在找到合適場所後才會(hui) 搬遷,具體(ti) 搬遷時間未定。目前正在和林業(ye) 主管部門對接,在全區範圍內(nei) 尋找搬遷場所。

  這給羅樹棠和小田吃了一顆定心丸,暫時鬆了一口氣。該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men) 已專(zhuan) 門成立一個(ge) 工作小組負責動物園搬遷事宜,一是幫助聯係適宜安置場所;二是在遷移過程中給予技術指導;三是在新建動物園籠舍過程中給予技術指導;四是幫助辦理新場地馴養(yang) 繁殖許可證。

  跟30年前不同,現在的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可能更像是一座人與(yu) 動物互相陪伴的養(yang) 老院和收容站。

  現在園裏的動物普遍都老了,早已不像年輕時那麽(me) 活潑好動。互相陪伴了這麽(me) 多年,羅樹棠對它們(men) 產(chan) 生了家人般的感情。

  有時候羅樹棠也說不清,他和動物,到底是誰在給誰養(yang) 老?

  表麵上,是羅樹棠在照顧它們(men) 。羅樹棠已經送走了很多動物,大多數時候,他把它們(men) 埋葬在動物園的一塊菜地裏,讓它們(men) 死後也能在動物園裏找到陪伴,有些大型動物,他把它們(men) 送到動物殯儀(yi) 館裏去火化。

  動物們(men) 在陪伴逐漸老去的羅樹棠。很長一段時間,因為(wei) 支付不起工資,最初的員工們(men) 都已經離開了,隻剩下動物們(men) 和羅樹棠一起生活。時間長了,老虎“毛毛”看到羅樹棠,會(hui) 激動地在籠子兩(liang) 端跑來跑去,園裏唯一一隻狼有時候會(hui) 激動地蹭籠子,羅樹棠覺得那是在對他撒嬌。

  還有不少人會(hui) 把自己家棄養(yang) 的動物丟(diu) 在動物園裏,園裏的兔子、狐狸就是這麽(me) 來的。小田說,園裏的一隻母狐狸是被人從(cong) 小家養(yang) 的,遺棄到園裏後,舊主人從(cong) 來沒有看過它。羅樹棠心疼動物,不知道怎麽(me) 拒絕這些遺棄動物的人。狐狸很親(qin) 人,看到人過來,常常就會(hui) 躺下露出肚皮,希望能和人一起玩。

  林業(ye) 局也經常把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放到這裏養(yang) 傷(shang) 。小田記得,有一次六安市林業(ye) 局帶來了幾隻翅膀折斷的隼,羅樹棠給它們(men) 上藥,在園裏休養(yang) 了一兩(liang) 個(ge) 月,就又變得生龍活虎了,然後林業(ye) 局把它們(men) 接走了。還有南歸途中掉隊的大雁、市區草叢(cong) 裏發現的蛇等等,都曾在園裏安過家,羅樹棠也很喜歡從(cong) 照顧它們(men) 到放歸大自然的過程。

  人流散去後要為(wei) 動物園找一條出路

  羅樹棠雖然不舍得關(guan) 掉動物園,但畢竟年紀大了,早就在思考動物園接下來的出路。一方麵是動物們(men) 已經老邁,找到一個(ge) 能妥善安置動物們(men) 的動物園並不是一件易事。之前羅樹棠聽說六安有企業(ye) 想投資建設一個(ge) 野生動物園,他計劃再過幾年,就把動物園關(guan) 閉,把動物們(men) 都送到野生動物園去,他也就可以回家安享晚年了。但這些年野生動物園項目也沒了消息,他之前的計劃一直沒機會(hui) 實現。

  另一方麵,他總覺得自己對孩子們(men) 是有責任的,“有小朋友跟我說,老爺爺你不要走,假如動物園關(guan) 了,我們(men) 在市裏就再也不能看到動物了,要跑到合肥去才能看到。”隻要還有孩子喜歡動物園,需要動物園,他覺得堅持就有意義(yi) 。

  收到搬遷的通知後,羅樹棠最初是想找個(ge) 場地繼續經營動物園,小田開著車帶他在市裏轉了好幾天,看了五六個(ge) 場地,都沒找到太合適的。小田實在沒辦法,才以羅樹棠的口吻幫忙起草了一篇告示,貼在動物園門口,又幫忙發到網上,沒想到引起了這麽(me) 多關(guan) 注。

  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火了以後,周末一下子來了上千名遊客,還收到了好心人的捐助,羅樹棠一下子有些忙不過來了。他很難掩飾自己的開心,笑得合不攏嘴,甚至動物園裏的動物都活潑了不少,他很激動地說:“林業(ye) 局的領導們(men) 都來開會(hui) 了,商量怎麽(me) 幫我們(men)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小田也說,“很多小動物精神多了,看來它們(men) 喜歡熱鬧,我們(men) 已經冷清太久了。”

  高興(xing) 之餘(yu) ,小田也表示,動物園的人手太少了,維持秩序的能力有限,也怕遊客太多太吵,影響動物們(men) 的生活狀態,而且動物園現在的人流量能維持多久,熱度散去後他們(men) 應該怎麽(me) 辦,這些都是未知數。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