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科技“加持”新疆巴州320萬畝棉田有序精量播種

發布時間:2023-04-14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4月13日電 (殷琳 申凱龍 汪誌鵬)4月,正是棉花春播的最佳時期,新疆巴州320萬(wan) 畝(mu) 棉田正在通過機械化和新技術的應用,緊張有序地春耕播種。

  連日來,在新疆巴州尉犁縣巴西買(mai) 裏村的棉花播種現場,村民爾肯·熱衣木正在用自家的無人駕駛北鬥導航播種機,在棉花地裏精量播種,工人緊跟著查看開溝、下種、鋪膜、覆土情況,確保“一播全苗”。2023年和往年不同的是,爾肯·熱衣木430畝(mu) 的棉花地裏首次使用上了新的厚膜播種技術。

  新疆巴州尉犁縣巴西買(mai) 裏村村民爾肯·熱衣木說:“用的是國家標準的厚膜,也有補助,一公斤(補助)三塊多,給我補了1萬(wan) 多塊錢。年底厚膜收回來可以收到85%,它保溫,不出草。”

  在新疆巴州尉犁縣種植的100萬(wan) 畝(mu) 棉花地裏,全部將使用這種新推出的厚膜播種技術。2023年,首次使用0.015毫米的超強加厚複合地膜投入春播,節水又有利於(yu) 限製雜草生長。

  巴州尉犁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畜牧獸(shou) 醫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張曉冬說:“我們(men) 今年整縣推進,全部用的是超強加厚膜。由原來國家定的0.01毫米,再變成0.015毫米,而且耐厚期從(cong) 原來的180天變為(wei) 現在的360天,而且拉力、強力都有所增加。”

  近年來,隨著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提升和各種政策補助,棉花種植的模式也發生了改變,以土地流轉後的合作化、集約化模式,讓棉花種植機械化、智慧化。

  新疆巴州尉犁縣衡山棉花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屈新利負責人說:“目前,我們(men) 從(cong) 統一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然後統一銷,生產(chan) 資料我們(men) 也是統一的。這樣我們(men) 節約成本,機械化作業(ye) ,減少了人工成本。”

  新疆巴州尉犁縣種植的100萬(wan) 畝(mu) 棉花地,通過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已經有42萬(wan) 畝(mu) 達到了高標準農(nong) 田,實現了農(nong) 田的集約化、規模化和機械化,巴州尉犁縣2020年獲得了大眾(zhong) 農(nong) 副產(chan) 品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機械化率達到了98%,促進了棉田的節本增效。(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