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過度包裝是本末倒置
外賣過度包裝是本末倒置
田 楊
“一份13元的奶茶,打包費要4元,而送來的包裝就隻有一個(ge) 塑料袋”“一份價(jia) 格不到18元的麻辣燙,包裝費就要6元”……近一段時間,外賣包裝“刺客”引起網友熱議。
目前,各個(ge) 平台對於(yu) 外賣包裝如何收費沒有統一標準。雖然有些平台設置了包裝費的上限,但具體(ti) 收費標準還未明晰。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下單時,一般會(hui) 選購多件商品,不會(hui) 過多關(guan) 注單個(ge) 商品的打包費金額。根據國家有關(guan) 政策要求,商家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目的是減少汙染。這就給有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想方設法在包裝上做文章,對每種食物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單獨包裝。這不僅(jin) 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金額,也產(chan) 生了大量包裝垃圾,與(yu) 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相去甚遠。
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外賣行業(ye) 的監管,指導第三方平台盡快製定規範,明確有關(guan) 收費標準。對受到消費者反複投訴的商家或平台要予以處罰,明確第三方平台和商家的主體(ti) 責任,建立消費者反饋機製,形成各盡其責、齊抓共管、合力共治的監管格局。
外賣平台及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要加快製定相應標準,做好配套服務。外賣平台對於(yu) “重複加購、重複加價(jia) ”的上架食品要嚴(yan) 格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不予上架。同時,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規格、不同類型細化打包收費標準,對違反標準的商家要及時予以警告,對不聽從(cong) 警告的商家應暫停與(yu) 其的合作關(guan) 係。要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加強與(yu) 消費者溝通,出現問題主動與(yu) 相關(guan) 商家對接,切實履行平台責任。
商家需加強自律。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下單為(wei) 的是享受美食,商家要想獲取更多收益,應多在提升食物品質、改善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在包裝上動心思實屬本末倒置。同時,商家還要充分尊重消費者,把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未經同意不得強製消費者消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