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對台鐵礦石直航貨運突破千萬噸
【港澳台專(zhuan) 線】福建莆田東(dong) 吳港區羅嶼作業(ye) 區對台鐵礦石直航貨運突破千萬(wan) 噸
中新社莆田4月13日電 (吳誌)13日中午,靠泊在福建省莆田市東(dong) 吳港區羅嶼作業(ye) 區10號泊位的“金海強”輪,裝載7.2萬(wan) 噸鐵礦石前往台灣高雄港。
莆田海事局數據顯示,羅嶼作業(ye) 區啟動對台鐵礦石中轉業(ye) 務以來,已有456艘次兩(liang) 岸直航船舶安全進出港區,對台鐵礦石吞吐量累計1164.2萬(wan) 噸。
2019年7月,羅嶼作業(ye) 區與(yu) 台灣高雄實現鐵礦石中轉業(ye) 務首航,至此,莆田港口岸成為(wei) 大陸東(dong) 南沿海首個(ge) 對台開展鐵礦石海上直航和大陸首個(ge) 對台鋼企開展鐵礦石保稅業(ye) 務的口岸。
目前,羅嶼作業(ye) 區已開通直航台灣台中港、台灣高雄港2條貨運航線,單向航程約10至12小時,可實現“朝發夕至”。
據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負責人姚瑤介紹,被譽為(wei) 中國“最美鐵路”的向莆鐵路已直接連接東(dong) 吳港區。如今,東(dong) 吳港區羅嶼作業(ye) 區成為(wei) 福建首個(ge) 、中國第六個(ge) 滿足世界最大40萬(wan) 噸礦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形成集鐵路、公路、水水中轉於(yu) 一體(ti) 的綜合集疏運體(ti) 係,通過“海鐵聯運”可輻射至向莆鐵路沿線的江西、湖南等地,“水水中轉”可覆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羅嶼作業(ye) 區是東(dong) 南沿海最大礦石碼頭,擁有福建省麵積最大的露天保稅堆場,當下正打造成東(dong) 南地區礦石保稅混配中心,服務台灣市場以及沿海、沿江市場,降低東(dong) 南地區外貿鐵礦石運輸費用。
近年來,羅嶼作業(ye) 區與(yu) 台灣鋼鐵企業(ye) 的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業(ye) 務內(nei) 容逐步覆蓋至鋼鐵企業(ye) 自購鐵礦石、淡水河穀鐵礦石混配礦產(chan) 品等。
“對台鐵礦石中轉,一般每周開通兩(liang) 到三個(ge) 航次。”福建省羅嶼港口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冬坤表示,羅嶼作業(ye) 區對台鐵礦石吞吐量連續3年蟬聯大陸第一,已成為(wei) 台灣鋼鐵行業(ye) 在大陸的鐵礦石最佳中轉港口和儲(chu) 運基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