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地多部門開展治理行動,防控外來物種入侵

發布時間:2023-04-17 15:15:00來源: 人民日報

  多地多部門開展治理行動,防控外來物種入侵

  築牢生物安全屏障

  核心閱讀

  4月15日是第八個(ge)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嚴(yan) 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wei) ,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

  近年來,多地多部門開展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全鏈條完善對異類寵物等的監管,嚴(yan) 格防控外來物種入侵。

  前不久,南京海關(guan) 所屬金陵海關(guan) 駐郵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對一批進境的國際郵件進行X光機檢查時,發現其中一個(ge) 包裹的成像存在明顯異常。

  “可以看到包裹中有一個(ge) 小型的管狀容器,開箱查驗發現,裏麵竟然是378隻活動的螞蟻。”金陵海關(guan) 駐郵局辦事處三級主辦王少博介紹,經過鑒定,這批螞蟻屬於(yu)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chan) 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中規定的禁止進境物。它們(men) 主要生長在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如果環境適宜,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旦逸散到野外,將會(hui) 給生態環境、農(nong) 林生產(chan) 造成影響。

  非法引入外來物種,會(hui) 對生態環境造成風險

  這並非偶然。蘇州海關(guan) 駐郵局辦事處關(guan) 員曾在對進境郵件監管時,發現一票申報名為(wei) “食品盒”的郵件CT過機圖像很可疑。經開拆查驗,郵件內(nei) 有8個(ge) 塑料容器,分別裝著一隻活體(ti) 昆蟲。經鑒定,這些昆蟲是長戟大兜蟲,分布於(yu) 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這些活體(ti) 成蟲若被用於(yu) 人工飼養(yang) 、繁殖,一旦逸散定殖,將對我國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據海關(guan) 部門介紹,這些郵件的收件人,均是異類寵物愛好者。近年來,一些人出於(yu) 獵奇、跟風飼養(yang) 異類寵物,相關(guan) 交易也悄然出現。

  記者了解到,異類寵物屬於(yu) 外來入侵物種中的一部分,大多由境外流入,一般在源頭就會(hui) 由海關(guan) 等部門及時阻止入境。廈門海關(guan) 方麵介紹,隨著近年來跨境電商興(xing) 起,部分人會(hui) 購入異類寵物,且寄遞渠道具有較強隱蔽性。這些異類寵物非法入境,會(hui) 對生態環境造成風險。

  廈門海關(guan) 方麵認為(wei) ,異類寵物可能帶來的風險包括:一方麵,從(cong) 境外非法攜帶、寄遞的異類寵物,特別是野生物種,普遍具有繁殖力強、適應性強等特征,一旦被遺棄、逃逸或錯誤放生,極有可能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對我國生態係統帶來威脅,破壞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麵,由於(yu) 大部分異類寵物來源不明且未經過輸出國家或地區的相關(guan) 部門檢疫,極有可能攜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危害生態安全和公眾(zhong) 健康。

  開展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加大打擊和震懾力度

  目前,福建、江蘇等地針對異類寵物監管,均采取了多種措施。

  在源頭入境管控上,福州海關(guan) 和廈門海關(guan) 均對跨境電商寄遞異類寵物開展了專(zhuan) 項治理行動,並有針對性地加強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警示教育和科普教育。如福州海關(guan) 通過郵政企業(ye) 加強對境外合作方的宣傳(chuan) ,做好收寄驗視,從(cong) 源頭切斷異類寵物進境鏈條。廈門海關(guan) 打造全方位監管模式,強化異類寵物等動植物及其產(chan) 品“風險分析—查緝攔截—懲治宣教”全鏈條監管,通過CT機智能審圖等手段持續提高查驗效能,提高了外來入侵物種的查驗能力。

  海關(guan) 總署高度重視異類寵物防控工作,於(yu) 2022年10月全麵啟動針對跨境電商寄遞異類寵物的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強化對郵遞、快件、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等渠道的異類寵物等外來入侵物種的監管,斬斷購、運、銷走私鏈條。

  南京海關(guan) 圍繞強化跨境電商平台及寄遞運營企業(ye) 的主體(ti) 責任、加強風險監測、加強風險分析和處置、加強查驗監管、加強非法行為(wei) 打擊力度、強化潛在危害宣傳(chuan) 教育六項重點任務履行口岸防控職責,切實維護國門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南京海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異類寵物被偽(wei) 裝打包後通過跨境電商、郵件、快件等渠道寄遞或走私入境,它們(men) 往往被打上塑料玩具、化妝品、食品、樣品等標簽,迷惑性強、隱匿性強,查發難度較大,必須加大打擊和震懾力度。

  多部門合力加強監管,全鏈條強化治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於(yu) 不同種類異類寵物的生存環境不同,管理涉及部門眾(zhong) 多。目前,源頭防控由海關(guan) 負責,入境後則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林業(ye) 、海洋漁業(ye) 等部門分工負責。

  “破解當前異類寵物治理上存在的難點,既是職能部門的職責任務,也應成為(wei) 全民共識和共同行動。”南京海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說,異類寵物是防控外來物種入侵的專(zhuan) 項整治對象,防控工作需要多部門合力、社會(hui) 共同發力才能取得成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對異類寵物入境的正麵監管,主要在於(yu) 海關(guan) 的“第一道關(guan) 口”,而在銷售、運輸、購買(mai) 等交易環節,特別是針對網上交易環節的相關(guan) 監管,也是極其重要並需要加強監管的環節。南京海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建議,必須嚴(yan) 格執法,進一步完善細化非法買(mai) 賣、攜帶、寄遞異類寵物入境行政處罰及刑事處罰措施。

  “對政府職能部門而言,不僅(jin) 要加強源頭管理,強化入境貨物、運輸工具、寄遞物、旅客行李、跨境電商等外來物種入侵渠道的口岸檢疫監管、執法力度,還要從(cong) 銷售、運輸等後續交易環節入手,形成倒逼、追溯機製,建立健全對入侵物種的多部門聯動、全方位防禦體(ti) 係;對寵物飼養(yang) 者來說,切不可盲目跟風、隨意購買(mai) ,應選擇合法合規的購買(mai) 渠道。”上述負責人說。

  如何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舉(ju) 措,相關(guan) 人士建議,應盡快出台相關(guan) 標準和名錄。同時,由於(yu) 異類寵物入境後難以排查,通常隻有在對環境或農(nong) 作物造成破壞後才會(hui) 引起廣泛重視,海關(guan) 等部門應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信息通報,更大程度減輕可能造成的潛在風險。此外,還應加強全民科普教育,築牢生物安全的社會(hui) 屏障。

  本報記者 姚雪青 王崟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