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懷之:追慕蘇軾而來 詩詞吟唱聯結兩岸
中新社黃岡(gang) 4月17日電 題:許懷之:追慕蘇軾而來 詩詞吟唱聯結兩(liang) 岸
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近日在湖北黃岡(gang) 師範學院台灣博士之家,伴隨嫋嫋箏音,台灣教師許懷之帶領學生以吟唱方式,排演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詞作。
“吟唱不僅(jin) 能體(ti) 現詩詞韻律之美,還能品味詩人感情和意境。”許懷之受訪時表示,希望透過蘇軾的作品,讓更多人領略詩詞吟唱的魅力。
現年39歲的許懷之來自台北,從(cong) 小就對詩詞吟唱情有獨鍾。參加工作後,他在台灣多所大學兼課,教授古典詩詞鑒賞寫(xie) 作等課程,曾任台灣東(dong) 吳大學雙溪昆曲清唱雅集及停雲(yun) 詩社指導老師。
2019年初,許懷之取得台灣“中央大學”博士學位。當年5月底,麵對黃岡(gang) 師範學院的邀約,他欣然應往。
黃岡(gang) 師範學院所在的黃岡(gang) 市,曆史上是蘇軾謫居之地,“東(dong) 坡”即得名於(yu) 此地,並留下《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膾炙人口的名篇。“蘇軾是很多文人心中的偶像,能夠實地感受文豪氣概,對我來說是一件幸事。”許懷之說。
在黃岡(gang) ,他尋訪“東(dong) 坡印記”。首次到訪東(dong) 坡赤壁,站在紅色山崖上,課本上描繪的詩詞景象近在眼前,許懷之不禁吟唱起來。此後,在尋訪定慧院、安國寺等過程中,他且行且吟,體(ti) 會(hui) 蘇東(dong) 坡寫(xie) 作時的情感與(yu) 心境。
黃岡(gang) 師範學院文學院信仰詩社是該校一個(ge) 詩歌朗誦暨寫(xie) 作交流的社團,原有朗誦組、古詩詞組、現代詩詞組。許懷之入職後,學院支持他成立吟唱組。許懷之決(jue) 定從(cong) 蘇軾詩詞入手,集合兩(liang) 岸師生力量,編排不一樣的吟唱調。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豪放詞代表作之一,過去兩(liang) 岸學者常用《九宮大成譜》吟唱。許懷之在編腔時,選用台灣專(zhuan) 家李勉考訂的宋詞古唱調。2019年10月,該曲目亮相第十三屆“古韻新妍”——兩(liang) 岸青年古典詩詞聯吟大會(hui) ,以獨具特色的唱腔驚豔四座。隨後在步行街等地的展演,亦是好評如潮。
至今,許懷之完成多首蘇軾詩詞的吟唱編排。比如,邀請台灣友人用《魏氏樂(le) 譜》編腔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融入台灣“天籟吟社”吟誦詩調的《紅梅三首》等。他帶著這些作品參加兩(liang) 岸交流展演,把作品發至社交平台,架起兩(liang) 岸詩詞交流的橋梁。
“兩(liang) 岸對詩詞的喜愛是共通的。”許懷之說,他非常樂(le) 意以教育、學術交流的方式,帶動更多人加入詩詞吟唱隊伍。
“許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吟唱詩詞。”許懷之的學生褚雪婷表示,與(yu) 傳(chuan) 統背誦相比,吟唱更具美感、趣味性。另一名學生高為(wei) ,前不久在一場麵試中,以詩詞吟唱脫穎而出,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她表示,將把吟唱方式教授給自己的學生。
在黃岡(gang) 近4年,許懷之從(cong) 不敢吃辣的“台灣郎”變成無辣不歡的“湖北女婿”。他的妻子是湖北仙桃人,兩(liang) 人因古典文學結緣。
“黃岡(gang) 師範學院為(wei) 我實現學術理想提供了平台,這裏的同事很友好,工作很快樂(le) 。”許懷之表示,將繼續專(zhuan) 注於(yu) 社團、教學工作,爭(zheng) 取產(chan) 出更多學術成果,並以詩詞吟唱為(wei) 紐帶,搭建兩(liang) 岸文化交流橋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