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係:高原澎湃新動能
青海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
高原澎湃新動能(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機聲隆隆,工人忙碌。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nei) 的瑪爾擋水電站施工現場,大壩填築作業(ye) 正在加快進行。
“截至目前,瑪爾擋水電站大壩累計填築量超817萬(wan) 立方米,完成填築總量的88%,預計今年10月底可下閘蓄水。”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瑪爾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包想軍(jun) 介紹。
瑪爾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32萬(wan) 千瓦,是“西電東(dong) 送”和“青電入豫”的骨幹電源點。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均發電量將達73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節約標煤25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wan) 噸。
這是青海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的又一重大項目。
3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結合青海優(you) 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建設體(ti) 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
青海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將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生態文明高地,聚焦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推動青海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綠色——
為(wei)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築牢根基
走進位於(yu) 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鄉(xiang) 的青海省犛牛繁育推廣服務中心,此起彼伏的聲聲哞叫喚醒了春日的早晨。
不到7點,青海省犛牛繁育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清文就和同事在標準化牛舍內(nei) 忙碌起來。“眼下正是一歲犛牛補飼和防病的關(guan) 鍵時期,一點不能馬虎。”陳清文一邊說著,一邊扒開大小均勻、精心搭配的飼草。
陳清文介紹,近年來,服務中心先後育成“大通犛牛”和“阿什旦犛牛”兩(liang) 個(ge) 國家級犛牛優(you) 良品種,有效克服了犛牛養(yang) 殖產(chan) 肉量低、產(chan) 奶量低、繁殖率低、生長速度慢等難題,“已累計向全省39個(ge) 縣推廣良種犛牛種公牛近3萬(wan) 頭,並輻射新疆、西藏、內(nei) 蒙古、四川、甘肅等犛牛產(chan) 區。”
依托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農(nong) 牧業(ye) 資源優(you) 勢,青海省以創新撬動傳(chuan) 統畜牧業(ye) 綠色轉型發展,持續推動良種繁育體(ti) 係、標準化規模養(yang) 殖場、人工飼草示範基地、草原生態牧場等建設,發展“生態畜牧業(ye) +規模養(yang) 殖”“天然放牧+舍飼半舍飼養(yang) 殖”模式,不斷做大做強綠色有機特色產(chan) 業(ye) 。
煮開羊肉,撇去浮沫,加上鹽、薑、花椒等調料,濃鬱的香味隨即飄散開來,前來品嚐的人群圍滿展台……前不久,青海省供銷合作社攜上百種青海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亮相四川省成都市,一場“現烹現嚐”的羊肉銷售格外火爆。
“良種、良料、良法綜合配套,一斤優(you) 質羊肉能賣到70多元。”青海烏(wu) 蘭(lan) 金泰哇玉農(nong) 業(ye) 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文傑說。
綠色有機,讓顧客嚐到美味,讓牧民嚐到甜頭,更讓好生態的底色越擦越亮。2022年,青海省天然草場平均植被覆蓋度從(cong) 2011年的54%增至57.9%,鮮草平均產(chan) 量從(cong) 2011年的142.6千克/畝(mu) 增至156.8千克/畝(mu) ,有機草原認證麵積突破1億(yi) 畝(mu) ,600餘(yu) 萬(wan) 頭(隻)犛牛、藏羊實現原產(chan) 地可追溯……
“自2021年9月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建設啟動以來,青海綠色有機產(chan) 品輸出80萬(wan) 噸、價(jia) 值130多億(yi) 元,出口交易額超億(yi) 元。”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海英介紹,“今年,我們(men) 將緊緊圍繞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加快轉變農(nong) 牧業(ye) 發展方式,不斷提升‘青字號’農(nong) 畜產(chan) 品的含金量和綠色程度。”
打好綠色牌,不僅(jin) 讓傳(chuan) 統牧業(ye) 轉型發展,也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浩浩瀾滄江穿穀而過,衝(chong) 刷出昂賽大峽穀的氣象萬(wan) 千。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年都村,村民雲(yun) 塔打開手機,開始跟著短視頻平台學做紅燒牛肉。“幾年前,一個(ge) 環境友好型的生態體(ti) 驗項目落戶村裏,我們(men) 家成為(wei) 首批‘生態體(ti) 驗接待家庭’之一,接待一組遊客就能賺好幾千元。”曾經緊握牧鞭的手,如今端起了生態旅遊的金飯碗,雲(yun) 塔感觸頗深,“好日子和好生態,就像酥油和糌粑,密不可分!”
“近年來,隨著西北遊的持續火爆,青海成為(wei) 越來越多遊客心中的‘詩與(yu) 遠方’。這也讓我們(men) 認識到,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有好生態才有底氣。”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2023年春節假期,全省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3.6%、25.1%。
低碳——
構建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步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一眼望不到邊的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伏發電板不僅(jin) 實現了借光聚能,而且在它的“庇護”下,風沙變小、地表蒸發量減少,昔日戈壁荒灘如今變身青草牧場。
這裏是海南州建設的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製造、電力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於(yu) 一體(ti) 。“以這裏為(wei) 起點,專(zhuan) 為(wei) 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穩定運行,累計輸送綠色電能超300億(yi) 千瓦時。”海南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邱元林介紹,截至目前,海南州累計投資1375億(yi) 元,已建成清潔能源裝機容量2094萬(wan) 千瓦,在建和新增核準清潔能源項目2220萬(wan) 千瓦。
依托豐(feng) 富的水、光、風、熱能資源稟賦,青海目前已建成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截至2022年底,全省電力裝機4468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90%以上,全國領先。
這段時間,中複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總是一派繁忙場景,一根根碳纖維正在生產(chan) 線“穿梭”。
“碳纖維是光伏、風電等產(chan) 業(ye) 發展不可替代的關(guan) 鍵材料,我們(men) 用青海的清潔電力生產(chan) 新能源產(chan) 業(ye) 所需的新材料,具有市場優(you) 勢和成本優(you) 勢。”中複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總經理席玉鬆介紹,公司目前已建成萬(wan) 噸級碳纖維生產(chan) 基地,二期1.4萬(wan) 噸碳纖維項目建設正緊鑼密鼓推進。
近年來,圍繞“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這一目標,青海堅持創新驅動,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相互促進,不斷延伸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鏈條,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循環——
資源綜合利用和產(chan) 出效率明顯提高
在地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察爾汗鹽湖,一滴滴鹵水經過濃縮、提純、烘幹等步驟,變成一粒粒雪白的鉀肥,被送往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多年來,捧著“聚寶盆”,青海吃著“資源飯”。進入新發展階段,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青海鹽湖工業(ye) 以創新驅動發展,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不斷推動鹽湖資源利用邁上新台階。
眼下,走進鉀肥生產(chan) 車間,機器轟鳴間,操作員緊盯設備屏幕,監測運行狀態,生產(chan) 線開足馬力,爭(zheng) 分奪秒趕生產(chan) 。“目前,鉀肥日產(chan) 量穩定在1萬(wan) 噸左右,這得益於(yu) 我們(men) 開發形成的完備、先進的生產(chan) 工藝集成體(ti) 係,鉀資源綜合回收率從(cong) 2000年的不到30%提升到現在的75%。”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貟紅衛說。
提取完鉀元素,剩餘(yu) 被稱為(wei) “老鹵”的鹵水,順著管道,被送到一旁的青海鹽湖藍科鋰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在這裏,280座吸附塔日夜運轉,正提取鋰這一製備新能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每立方米老鹵中,鋰含量不到100克,提取難度大。”公司總經理張成勝介紹,藍科鋰業(ye) 如今年產(chan) 碳酸鋰3萬(wan) 噸,關(guan) 鍵在於(yu) 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吸附劑,精準鎖定鋰元素,破解了“鹵中提鋰”難題。
在察爾汗工業(ye) 園北區,工人們(men) 正忙著打樁、鋪設管線。“這是我們(men) 新近啟動的4萬(wan) 噸基礎鋰鹽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產(chan) 品將從(cong) 單一的碳酸鋰向氫氧化鋰、氯化鋰等多種產(chan) 品延伸。”項目負責人柴君平說。
提取了鋰的老鹵,又從(cong) 藍科鋰業(ye) 緩緩流回察爾汗采區,溶解固體(ti) 鹽礦,生成新的鹵水。“固液轉化間,實現循環利用,有利於(yu) 實現鹽湖資源的保護性開發。”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技術部部長包慶山說。
一滴鹵水,延展出一張產(chan) 業(ye) 網。目前,鹽湖已建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chan) 業(ye) 群,形成氯化鉀、碳酸鋰、硝酸鉀等18條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美妝、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板塊發展得如火如荼,全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明顯提升。“下一步,我們(men) 將做大做強做優(you) 鹽湖產(chan) 業(ye) ,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貟紅衛說。(人民日報 記者 何勇 王梅 賈豐(feng) 豐(feng) 劉雨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