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內地女演員馬蘇的首趟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旅

發布時間:2023-04-20 16: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4月20日電 題:內(nei) 地女演員馬蘇的首趟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旅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舉(ju) 辦前夕,內(nei) 地女演員馬蘇向劇組請了兩(liang) 天假,風塵仆仆地飛抵香港。一落地,她又鑽進車裏馬不停蹄駛往旺角,轉了一圈,吃了茶餐廳,“還是20年前那個(ge) 味道,就是漲了點價(jia) ,”馬蘇笑著說。

  馬蘇笑起來特別有感染力,她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談起20多歲時的“威水史”(粵語,不平凡的經曆),當年就是這塊地方讓她能樂(le) 此不疲地逛一整天,斬獲一堆“戰利品”背回去,被同行朋友封了個(ge) “馬鐵蹄”的威名。

  際遇說來也奇妙,3年前馬蘇參加了內(nei) 地一檔演技類節目《演員請就位》,而香港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hui) 主席爾冬升正是導師之一。那時馬蘇處於(yu) 事業(ye) 低穀,戲約不多,選擇受限,她像走在一片漫無邊際的森林裏,樹幹和藤蔓遮天蔽日,她在陣陣寒風裏奔突,努力站穩,但更多時候力所不逮,身不由己。向她拋來橄欖枝,引領她尋回方向的人,正是爾冬升。

  馬蘇在節目裏對角色入木三分的演繹,深得爾冬升賞識,“我以後會(hui) 找你拍戲”。馬蘇以為(wei) 這隻是客套話,沒想到不多久就收到邀約,在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裏飾演一位蒙古族母親(qin) 薩仁娜。

  《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20世紀60年代內(nei) 地“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古”真實曆史事件改編,講述國家在“三年困難時期”將3000名孤兒(er) 分配到草原上給牧民撫養(yang) 的故事。

  為(wei) 了飾演好薩仁娜這個(ge) 角色,馬蘇提前幾個(ge) 月進組體(ti) 驗生活,跟當地牧民同吃同住,與(yu) 牛羊作伴,跟牧民學煮奶茶、撿牛糞、炸粿條??“草原是特別有力量的地方,寧靜、遼闊,待在那裏,心境會(hui) 變得平和、安靜。在草原學習(xi) 的日子,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獲。”馬蘇細致地觀察,從(cong) 生活方式、動作、眼神拿捏當地女性的狀態,試著放入自己的表演裏。

  胸有成竹之時,距離開機僅(jin) 剩半個(ge) 月,爾冬升提出新要求:你可不可以全片講蒙語?“我除了聽過歌曲《吉祥三寶》,對蒙語的認知是零,我當時不想讓他失望,我說可以。”馬蘇跟著蒙語老師惡補,將全片100多句台詞標記讀音,逐句背誦,走到哪裏背到哪裏,浴室門後、鏡子上,甚至坐廁前的牆壁,都被她貼滿台詞。

  當初這番努力,馬蘇想的隻是竭力抓緊眼前機會(hui) ,別的沒想太多,殊不知,老生常談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確有一番道理。正是這部電影改變了她的人生路向,將她首度帶來香港電影金像獎,更送上領獎台,一掃陰霾。

  4月16日,維港海濱的黃昏時分,馬蘇一身複古名伶造型,踏上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紅毯。“簡直是太美妙了,好像夢一場,見到很多兒(er) 時偶像,尤其是在會(hui) 場裏,古天樂(le) 和劉德華兩(liang) 大男神坐在我前麵,我看著他們(men) 後腦勺都覺得很幸福。”馬蘇的爽朗笑聲複刻了那個(ge) 熠熠生輝的夜晚。

  那個(ge) 夜晚,也有一些共鳴時刻猝不及防地撞入她內(nei) 心深處,譬如七度提名終於(yu) 獲得最佳女主角的鄭秀文,首度拿起獎杯、流著淚喊出那句“我等得花兒(er) 都謝了”。馬蘇說她理解那個(ge) 狀態,電影造夢,演員就是追夢人,“隻要你往前奔跑,隻要你是樂(le) 觀的、善良的、勇敢的,永遠會(hui) 有人扶持你,給你機會(hui) 。”至於(yu) 那些灰暗的、苦澀的、掙紮的,則成為(wei) 人生的不同片段,豐(feng) 盈了她,最終呈現到作品裏,滋養(yang) 著一個(ge) 又一個(ge) 角色。(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