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主塔下橫梁澆築完成
中新網合肥4月22日電(劉鴻鶴 趙懿 完顏亮)近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北主塔下橫梁混凝土澆築完成,為(wei) 下一步上塔柱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如果把大橋的鋼梁比作扁擔,那麽(me) 兩(liang) 座主塔的下橫梁便是抬起扁擔的兩(liang) 個(ge) ‘肩膀’。”中鐵大橋局G3銅陵橋項目部一分部副總工程師鄒端介紹說,“我們(men) 現在的工作就是給大橋建一個(ge) 結實的‘肩膀’,保證它在日後能‘扛得住’橋麵上川流不息的車流。”
這座鋼桁梁斜拉——懸索協作體(ti) 係橋的“肩膀”有多寬厚?鄒端說,大橋的主塔下橫梁采用單箱單室截麵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橫梁長39.5米,寬11.5米,高8米,兩(liang) 側(ce) 腹板厚度1.5米,頂板厚1米,底板厚1.2米,全斷麵共配置86束19-φs15.2毫米預應力束。澆築這樣一個(ge) 巨大的“肩膀”需要2281立方米混凝土,分2層澆築:第一層澆築高度6米,澆築混凝土1573立方米;第二層澆築高度為(wei) 2米,澆築混凝土708立方米。
據介紹,該橋北主塔高224米,其中下塔柱高45.5米、上塔柱高178.5米,豎向共分26節(1×3.0米+1×6.0米+24×9.0米)進行施工。“塔柱施工首創9米節段智能液壓爬模,把大橋主塔柱單次澆築高度從(cong) 傳(chuan) 統的6米一節躍升至9米一節,不僅(jin) 節省了大量的鋼筋接頭,而且在施工時間上較6米節段施工減少了12個(ge) 輪次,提高了施工效率,這是橋梁施工工藝裏程碑式的突破!”中鐵大橋局G3銅陵橋項目部一分部副經理沈堅羽說。
為(wei) 了確保下橫梁順利澆築,項目部組織專(zhuan) 家多次研究,並委托大橋局設計分公司對下橫梁現澆支架進行專(zhuan) 項設計,以確保下橫梁施工狀態下安全可靠。此外,項目部針對下橫梁施工工藝進行了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確保材料保供,嚴(yan) 把各項關(guan) 卡,為(wei) 順利完成下橫梁施工任務提供全麵保障。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由銅陵市綜合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是銅陵立足長江經濟帶,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重要工程。建成後,對於(yu) 打造合銅發展帶,全麵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強長三角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