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成中國企業遭遇境外執法高風險行業
《中國年度企業(ye) 合規藍皮書(shu) (2022-2023)》發布
TMT成中國企業(ye) 遭遇境外執法高風險行業(ye)
□ 本報記者 文麗(li) 娟 呂斌
中國企業(ye) 近兩(liang) 年在遭遇的境外執法中,行政調查占比最多。調查顯示,被行政調查過的企業(ye) 較上一年度大幅上升了30.5%。TMT(科技、媒體(ti) 和通信)行業(ye) 為(wei) 近兩(liang) 年遭遇境外執法的高風險行業(ye) 。
這是法製日報社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和方達律師事務所在近日舉(ju) 行的第十一屆公司法務年會(hui) (北京)暨首屆企業(ye) 法治建設創新典型案例發布活動上,聯合發布的《中國年度企業(ye) 合規藍皮書(shu) (2022-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shu) )顯示的內(nei) 容。
藍皮書(shu) 主筆、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康英傑表示,藍皮書(shu) 對近兩(liang) 年中國及域外重大合規事件進行了全景式分析,除反壟斷、反腐敗、數據保護、出口管製與(yu) 製裁、行政執法及刑事司法等傳(chuan) 統合規領域外,今年還新增了多邊銀行合規、ESG、海關(guan) 等當前熱點合規領域,對焦點問題進行了專(zhuan) 題分析和操作指引。
這是法製日報社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與(yu) 方達律師事務所第七次聯合發布企業(ye) 合規藍皮書(shu) 。
多因長臂管轄遭遇境外執法
藍皮書(shu) 顯示,近兩(liang) 年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境外執法的壓力持續增加。問卷調研中有7.83%的中國企業(ye) (包括國企、內(nei) 資民企、中外合資企業(ye) 以及外商獨資企業(ye) )曾遭受境外執法。
其中,美國仍是對中國企業(ye) 實施境外執法最主要的國家。在具體(ti) 類型中,經濟製裁或出口管製的占調研企業(ye) 的一半,成為(wei) 美國對中國企業(ye) 執法最主要的原因,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別是反腐敗和知識產(chan) 權(包括商業(ye) 秘密)。而在上一年度,美國對中國企業(ye) 執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反腐敗。
調研發現,在遭遇境外執法的企業(ye) 中,近六成是因為(wei) 境外長臂管轄的規定而被執法。其中,被執法的業(ye) 務行為(wei) 一部分發生在中國,更多的業(ye) 務行為(wei) 發生在其他國家或地區。
在企業(ye) 受境外經濟製裁或出口管製執法中,與(yu) 受製裁國家、地區或其主體(ti) 進行交易,以及未經許可出口技術或受管製的物項為(wei) 企業(ye) 受製裁的主要原因;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chan) 控製辦公室和商務部工業(ye) 安全局為(wei) 進行經濟製裁、出口管製執法的主要執法部門。
在參加調研的企業(ye) 遭受境內(nei) 執法上,廣告違法仍為(wei) 主要原因,在遭受境內(nei) 執法的企業(ye) 中,有27%曾因廣告違法而遭受執法,因廣告遭受執法的高風險行業(ye) 有醫療與(yu) 健康和TMT行業(ye) 。企業(ye) 遭受境內(nei) 執法的第二因素是環境違法,緊隨其後的是網絡安全、數據/個(ge) 人信息保護和反商業(ye) 賄賂執法。
內(nei) 資民企合規工作重視度低
從(cong) 企業(ye) 對合規工作重視程度的調研結果看,內(nei) 資民企對合規工作重視程度相較國企、外企低,醫療與(yu) 健康、金融與(yu) 投資企業(ye) 領導層對合規工作最為(wei) 重視,能源與(yu) 環保行業(ye) 企業(ye) 對合規工作重視程度較低。調研結果顯示,公司領導層對於(yu) 合規工作的重視程度與(yu) 受政府執法的比例直接關(guan) 聯,重視程度越高,企業(ye) 越會(hui) 投入更多資源開展合規工作,自身被執法的風險也越低。
從(cong) 企業(ye) 類型角度來看,國企合規最高負責人的獨立性更為(wei) 明顯,72%參加調研的國企合規最高負責人為(wei) 企業(ye) 最高管理層或可直接向董事會(hui) 匯報,比例明顯高於(yu) 其他類型企業(ye) 。內(nei) 資民企合規負責人的獨立性相對不足,近四成內(nei) 資民企目前尚未設置合規最高負責人或合規最高負責人既不是企業(ye) 最高管理層也不直接向董事會(hui) 匯報。
在不同的行業(ye) 中,金融與(yu) 投資行業(ye) 的企業(ye) 合規最高負責人獨立性最強,約87%的金融與(yu) 投資行業(ye) 企業(ye) 合規最高負責人為(wei) 企業(ye) 最高管理層或直接向董事會(hui) 匯報;智能製造企業(ye) 的合規負責人獨立性在行業(ye) 內(nei) 相對較差,約43%的企業(ye) 無合規最高負責人或合規最高負責人不是企業(ye) 最高管理層也不直接向董事會(hui) 匯報。
在合規政策上,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金融與(yu) 投資企業(ye) 合規政策建設較為(wei) 完備;能源與(yu) 環保企業(ye) 專(zhuan) 項合規政策建設薄弱。從(cong) 合規部門的職能看,反腐敗反舞弊專(zhuan) 項管控和內(nei) 部調查在合規部門職能範圍中最為(wei) 常見。
熱點變化執法數量有升有降
自發布以來,藍皮書(shu) 每年的合規熱點領域會(hui) 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並進行分析。本年度在反壟斷、反腐敗、數據保護、出口管製與(yu) 製裁、行政執法及刑事司法等傳(chuan) 統分析領域上,合規熱點也在發生變化,執法數量有升有降。
在反腐敗領域,2022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SEC)和美國司法部(DOJ)共計進行了25次FCPA執法行動。其中,SEC進行了7次執法行動,涉及7個(ge) 公司主體(ti) ,未涉及對個(ge) 人進行執法;DOJ進行了18次執法行動,涉及7個(ge) 公司主體(ti) 和13名個(ge) 人。總體(ti) 上看,2022年SEC與(yu) DOJ的執法數量低於(yu) 近十年的平均水平。而就國內(nei) 而言,2022年反商業(ye) 賄賂執法較上年有所上升,並顯著高於(yu) 2019年和2020年,表明執法活動趨於(yu) 活躍。另外,隨著2021年五部門《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的實施,“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形勢下,可以預見企業(ye) 涉賄賂刑事法律風險將大幅提高。
在反壟斷領域,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進行了自2008年頒布以來的首次大修,新法帶來的變化包括違法責任大幅增加,橫向壟斷協議增加協議組織者、幫助者的法律責任;縱向壟斷協議明確分析路徑、引入安全港製度;反壟斷相關(guan) 製度在平台經濟領域的具體(ti) 適用規則得以明確;經營者集中分級分類審查製度進一步健全等,藍皮書(shu) 認為(wei) ,新法將大幅度提高反壟斷違法行為(wei) 的罰款金額和力度,企業(ye) 需要高度重視。
在數據保護領域,自最高人民檢察院將網絡侵害(個(ge) 人信息保護)列為(wei) 檢察公益訴訟的新領域重點以來,各級檢察機關(guan) 已在多領域多行業(ye) 提起有關(guan) 網絡侵害(個(ge) 人信息保護)的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或支持消費者協會(hui) 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生效後,企業(ye) 尤其是互聯網頭部企業(ye) 麵臨(lin) 更多的合規及訴訟挑戰。
在出口管製與(yu) 製裁領域,企業(ye) 需要高度關(guan) 注美國於(yu) 2022年10月7日頒布的半導體(ti) 出口管製新規帶來的挑戰。
提供具體(ti) 合規建議應對製裁
在多邊銀行合規領域,藍皮書(shu) 提到,以世行為(wei) 代表的多邊銀行在中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助項目持續為(wei) 中國企業(ye) 帶來業(ye) 務機會(hui) ,但與(yu) 此同時,許多中國企業(ye) 對多邊銀行的製裁體(ti) 係缺乏係統了解和應對經驗,容易引發被製裁風險。藍皮書(shu) 從(cong) 事前預防、調查應對、製裁解禁三個(ge) 維度,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提供應對多邊銀行製裁的具體(ti) 合規建議。
在海關(guan) 執法領域,近年來,海關(guan) 總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一係列措施,推動我國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監管理念的轉變助力通關(guan) 提速,高質量的監管執法也隨之活躍。藍皮書(shu) 建議,跨境貿易企業(ye) 盡快理解監管理念轉變的底層邏輯,把握最新監管及執法趨勢,盡早籌劃、積極應對,以盡可能降低貿易合規的風險,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有效實現合規運營。
在E(環境)S(社會(hui) )G(治理)領域,將“ESG”理念納入投資決(jue) 策或企業(ye) 運營管理,已成為(wei) 全球性熱潮。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企業(ye) 在ESG方麵的績效也可能會(hui) 影響財務績效,開始踐行ESG投資理念,以避免投資風險及識別ESG機遇。藍皮書(shu) 認為(wei) ,企業(ye) 在已有合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開展ESG實踐可能需要企業(ye) 就特定的議題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建議企業(ye) 定期對ESG工作進行評估,確保ESG實踐有效開展並積累ESG信息披露素材。
在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領域,2022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式宣布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試點在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全麵推開,最高檢強調,原則上有條件的縣級檢察院也應嚐試辦理企業(ye) 合規改革案件。藍皮書(shu) 認為(wei) ,在國家大力強調“保市場主體(ti) ”、推進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預見會(hui) 有更多數量、更多類型的企業(ye) 適用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企業(ye) 可以抓住時機。(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