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保障種養收益助增收 “保險+期貨”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5-05 11:25:00來源: 經濟日報

  “保險+期貨”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本報記者 祝惠春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nong) 作用,優(you) 化‘保險+期貨’”,這是自2016年以來,“保險+期貨”連續第八年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

  一頭是沾著泥巴站在田間地頭的農(nong) 民,一頭是精密複雜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當兩(liang) 者連接起來,便撬動了金融創新服務“三農(nong) ”,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棋局。日前,記者跟隨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主題教育調研一行來到貴州省安順市,直奔當地養(yang) 殖合作社,調研貴州“保險+期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情況。

  保障種養(yang) 收益助增收

  貴州的山地麵積占93%,在發展特色經濟的道路上獨具優(you) 勢。貴州安順市在推動“保險+期貨”在服務國家“三農(nong) ”戰略,推廣普及衍生品風險管理理念等方麵取得了積極成效,“保險+期貨”成為(wei) 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閃亮的“行業(ye) 名片”。

  車至山下,翠竹成蔭,我們(men) 見到了旺農(nong) 富種植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張峰。張峰的合作社現有3000多頭生豬。2022年通過“保險+期貨”模式獲賠35萬(wan) 元。但是問及“保險+期貨”是個(ge) 什麽(me) 原理,他黝黑的臉上露出表示不甚清楚的憨笑。“農(nong) 戶對期貨不了解,但更容易理解保險,所以我們(men) 基層把‘保險+期貨’簡化稱為(wei) 價(jia) 格險。”中國人保財險安順分公司副總經理唐承洋介紹。

  什麽(me) 是“保險+期貨”?即農(nong) 戶購買(mai) 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保險,一旦遭遇市場價(jia) 格動蕩,觸發價(jia) 格保險賠付條款,將由保險公司賠付虧(kui) 損;保險公司則通過向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mai) 場外期權產(chan) 品轉移賠付風險,通過對生產(chan) 風險的重新分配,為(wei) 生產(chan) 者提供避險工具,實現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的功能和作用。

  生豬養(yang) 殖業(ye) 離不開保險。過去由於(yu) 缺少有效的對衝(chong) 手段,保險公司隻能承擔巨額賠付風險。生豬期貨推出之後,保險公司通過向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mai) 場外期權,轉移價(jia) 格風險,實現了有效的價(jia) 格風險分散與(yu) 對衝(chong) 。

  2022年下半年豬價(jia) 下行,張峰投保的4000頭生豬獲賠比較多。“中小養(yang) 殖戶希望穩定經營,最怕價(jia) 格暴漲暴跌,因為(wei) 一個(ge) 大跌就可能讓我們(men) 再也起不來了。”張峰對於(yu) 這次參保“保險+期貨”的收益感到滿意。

  國元期貨董事長洪明介紹,在安順市,國元保險聯動國元期貨,從(cong) 2021年起連續3年開展生豬“保險+期貨”項目。例如,2022年11月承保鎮寧德康公司的生豬2.4萬(wan) 頭。在2022年12月底,由於(yu) 期貨市場生豬價(jia) 格由入場時19323元/噸下跌到17849.2元/噸,根據合約向該企業(ye) 支付賠款459.83萬(wan) 元,有效幫助了該企業(ye) 應對市場價(jia) 格波動風險,增強了養(yang) 殖信心。

  不僅(jin) 是生豬,據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數據,2022年,我國期貨經營機構通過“保險+期貨”模式為(wei) 天然橡膠、玉米、大豆、雞蛋、蘋果、紅棗、花生、棉花、白糖等15個(ge) 品種提供了價(jia) 格保障,承保貨值約1078.18億(yi) 元。

  在調研中了解到,2021年以來,累計有7家期貨公司在安順市下轄4個(ge) 縣(區)開展“保險+期貨”項目15個(ge) ,保障標的包括生豬、飼料、玉米、雞蛋,保障金額2.77億(yi) 元,項目總保費967.39萬(wan) 元,實現賠付917.68萬(wan) 元。從(cong) 保費構成來看,省財政補貼244.15萬(wan) 元、市縣財政補貼201.81萬(wan) 元,交易所支持244.88萬(wan) 元、期貨公司支持89.28萬(wan) 元,參保主體(ti) 自繳207.28萬(wan) 元。

  政府加大支持促完善

  如何規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風險,保護種植者、經營者的利益,是各國政府都關(guan) 注和著力解決(jue) 的問題。如何在符合WTO的規則框架下,使我國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重點轉向不引起貿易扭曲的“綠箱”?“保險+期貨”探索形成了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這不僅(jin) 是農(nong) 民創業(ye) 增收的需要,更是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的需要。

  “保險+期貨”最初是由期貨交易所推動試點並承擔主要保費,隨著從(cong) 試點到大麵積推廣,各級政府的推動作用逐步加強,行業(ye) 機構積極參與(yu) 風險管理,履行社會(hui) 責任,不斷加大保費投入,形成共促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普惠金融新實踐。根據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從(cong) 2016年以來,共計有71家期貨公司累計開展“保險+期貨”項目3838個(ge) ,覆蓋295個(ge) 地級市和1089個(ge) 縣域,惠及農(nong) 戶500多萬(wan) 戶次、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855個(ge) 、家庭農(nong) 場1109個(ge) 和涉農(nong) 企業(ye) 1767家。“保險+期貨”的常態化、機製化正在形成和完善。

  目前,“保險+期貨”中的期貨價(jia) 格得到國家層麵認可。2021年6月,財政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銀保監會(hui) 三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的通知》。據悉,已出台收入保險方案的省份均采用期貨價(jia) 格作為(wei) 保額和核賠的厘定因子。

  以貴州為(wei) 例,從(cong) 2022年“保險+期貨”項目情況來看,與(yu) 2021年相比,交易所補貼占比從(cong) 55.13%下降至14.2I%。安順市政府黨(dang) 組成員、市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古甘霖告訴記者,貴州省政府充分認識到“保險+期貨”、期貨交割庫(場)建設等是服務“三農(nong) ”的重要抓手,出台了覆蓋全省的“保險+期貨”財政支持政策,將“保險+期貨”納入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補貼範圍,由省市縣分別按40%、20%、10%的比例提供保費補貼。

  在甘肅,借財政部開展中央財政對地方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獎補試點的東(dong) 風,甘肅省將蘋果“保險+期貨”試點列入地方優(you) 勢特色農(nong) 業(ye) 保險中央獎補試點項目,保費由中央、省級、市級和縣級財政及農(nong) 戶共同承擔。

  在湖北,2022年湖北省7個(ge) 縣開展棉花“保險+期貨”,保費規模1800餘(yu) 萬(wan) 元,賠付總額1736萬(wan) 元,賠付率近100%,項目保費來源主要是國家對棉農(nong) 的種植補貼,也就是說把國家給棉農(nong) 的種植補貼,轉化為(wei) 這種形式補給農(nong) 戶。政府財政隻需要補貼農(nong) 戶少量的保險費,就可以通過市場化的運作確保農(nong) 戶受益,促進農(nong) 業(ye) 穩定發展。這是以市場價(jia) 格為(wei) 導向探索的新型農(nong) 業(ye) 補貼方式。

  2022年湖北是唯一一個(ge) 棉花種植實際種植麵積恢複正增長的省份,“保險+期貨”發揮了作用。2023年,湖北在探索將收入險擴大到省內(nei) 所有的棉花種植大縣。國家支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的一個(ge) 核心要點就是要提高農(nong) 民收入。收入險,恰恰是在穩定或者保障農(nong) 戶的收益。

  探索從(cong) “能用”到“好用”路徑

  從(cong) “價(jia) 格險”向“收入險”演化,正是當前“保險+期貨”完善的一個(ge) 重點。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護航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更多“保險+期貨”的進化版本正在湧現。

  鄭商所創新基於(yu) “保險+期貨”的蘋果收入保險模式,發展立體(ti) 化農(nong) 業(ye) 風險管理體(ti) 係。2021年,首單蘋果“保險+期貨”收入險落地陝西黃陵縣,以產(chan) 量端和價(jia) 格端的雙重保險,為(wei) 607戶果農(nong) 提供8747元/畝(mu) 的保險金額,對加快農(nong) 業(ye) 保險由“保成本”“保價(jia) 格”向“保收入”轉型具有借鑒意義(yi) 。

  上期所創新天然橡膠“保險+期貨”場外期權試點項目。海南橡膠、雲(yun) 膠集團和廣墾橡膠等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將場外期權產(chan) 生的正收益通過“二次結算”的方式補貼給割膠農(nong) 戶,既保障了膠農(nong) 的收益,又保障膠企有穩定的原材料來源,從(cong) 而發揮龍頭企業(ye) 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當地橡膠產(chan) 業(ye) 發展。

  在調研中,“保險+期貨”業(ye) 務參與(yu) 各方共同探討了在實操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及解決(jue) 方案。國元投資管理副總經理孟令琳認為(wei) ,客觀講,當下的普遍模式隻解決(jue) 了價(jia) 格風險,農(nong) 戶的收入問題沒有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問題沒有解決(jue) ,因此,還需要各方優(you) 化項目合約設計,擴大更多期貨市場應用場景,真正做到“有災保災害、無災保收益”。目前,有“保險+期貨+訂單”“保險+期貨+銀行”等延伸模式在積極探索。

  此外,“保險+期貨”存在產(chan) 品種類不足、展業(ye) 機構少、展業(ye) 積極性不高等現象。以安順市為(wei) 例,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有4家保險機構開辦“保險+期貨”業(ye) 務,保費收入共計1795.65萬(wan) 元。這個(ge) 數額占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收入12.46%,占財產(chan) 險保費收入1.23%,占總保費收入0.86%,為(wei) 11.02萬(wan) 畝(mu) 農(nong) 作物及21.24萬(wan) 餘(yu) 頭生豬提供風險保障。

  保險公司有難言之隱。安順銀保監分局的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一是“保險+期貨”的承保利潤過低。保險機構在開展“保險+期貨”業(ye) 務時收取不到10%的手續費,但應收風險高,由於(yu) 機構對相關(guan) 負責人有應收考核,故機構開展相關(guan) 業(ye) 務時有顧慮。國元保險貴州分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章慶紅建議,希望進一步加強“保險+期貨”的頂層設計,保險機構應將“保險+期貨”保費收入列入經營考核指標,對此類業(ye) 務進行專(zhuan) 項考核,以進一步提高分支機構的展業(ye) 積極性。安順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市金融辦主任曹瑋認為(wei) ,“保險+期貨”鏈條各環節有一個(ge) 責權分配問題,需要平衡。

  在交流中,保險機構提出開展“保險+期貨”業(ye) 務時要向期貨公司繳納相應的“權利金”,會(hui) 形成周轉金占用成本。對此,中信期貨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嚴(yan) 金明表示,“在中信期貨,根據保險公司的資信情況,可授予相應的信用額度”。這個(ge) 創新帶來了業(ye) 務的突破。2021—2023年期間,中信期貨在貴州轄區內(nei) 開展“保險+期貨”15個(ge) 項目,共計約8.83億(yi) 元保險規模,在轄區內(nei) 排名第一位。

  對於(yu) 產(chan) 品不足的問題,嚴(yan) 金明認為(wei) ,還需要推動上市更多的期貨+期權工具,有了豐(feng) 富的期貨+期權工具增加產(chan) 品供給,就能將價(jia) 格保險市場拓展到供應鏈兩(liang) 端,以穩定相關(guan)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

  比如在生豬養(yang) 殖方麵,養(yang) 殖戶同時麵臨(lin) 成本端飼料價(jia) 格上漲,以及銷售端生豬價(jia) 格下跌的風險,單一型的風險保障無法滿足其風險管理需求。對此,有關(guan) 方麵將“生豬期貨價(jia) 格指數保險”和“生豬飼料期貨價(jia) 格保險”進行融合,創新了“生豬收益期貨保險”,實現了“市場價(jia) 格+成本投入”雙保障,對穩定生產(chan) 經營起到了較好效果。

  “保險+期貨”如何從(cong) 能用到好用?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長安青鬆表示,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和管理風險是期貨行業(ye) 服務實體(ti) 經濟的重要職責,“保險+期貨”堅持守正創新可以為(wei)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更大作用。隨著“保險+期貨”的推進和農(nong) 業(ye) 風險管理需求的不斷豐(feng) 富,還需要不斷創新更多工具組合,把風險對衝(chong) 麵拉寬、風險管理鏈條拉長,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服務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