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7人吃自助螃蟹擺滿桌引熱議,自助餐廳如何賺錢的,還是好賽道嗎

發布時間:2023-05-08 14:22:00來源: 新京報

  5月5日,7人吃自助4小時炫300多個(ge) 螃蟹擺滿桌一事引發關(guan) 注:有網友質疑7人和商家一起做廣告炒作。當事人張先生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透露,當時一行7人大概吃了4個(ge) 多小時,一共吃了300多個(ge) 螃蟹、80多碗楊枝甘露、四五十盒榴蓮,此外還有不少甜蝦、生魚片、小龍蝦等其他食物,目前幾人身體(ti) 並無大礙。針對職業(ye) 吃播的質疑,當事人張先生稱,拍下就餐視頻隻是為(wei) 了記錄生活。

  提到吃自助,不少消費者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怎麽(me) 吃才能回本”。在社交媒體(ti) 平台,相關(guan) 的教學貼也數不勝數。2017年,紅極一時的連鎖自助品牌金錢豹倒閉,還曾被網友戲稱“大家吃垮了金錢豹”。

  那麽(me) ,大胃王真能“吃垮”自助餐廳嗎?自助餐廳又有哪些控製成本的方法?對餐飲企業(ye) 來說,自助餐還是一條好賽道嗎?

  當事人稱自己按需取餐,否認為(wei) 職業(ye) 吃播

  五一假期,抱著既能吃到品類豐(feng) 富的食物,又能享受到相對劃算價(jia) 格的想法,張先生與(yu) 朋友們(men) 相約在青島一家連鎖海鮮自助餐廳聚餐。從(cong) 當天下午5點就餐開始,7人一共吃了4個(ge) 多小時,直到晚上9點店鋪打烊才結束。張先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自己和朋友隻是按需取餐,並非專(zhuan) 門挑選螃蟹等單價(jia) 相對較高的餐品食用,除了螃蟹、榴蓮外,幾人還食用了店內(nei) 其他日常食物。

  針對網友質疑其是否為(wei) 職業(ye) 吃播,張先生表示,自己和朋友都有本職工作,拍下就餐視頻隻是為(wei) 了記錄生活;針對網友關(guan) 心的自己和朋友目前身體(ti) 狀況問題,張先生則解釋,自己和朋友並未出現急性腸胃炎等其他不適症狀。

  貝殼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張先生和朋友就餐的海鮮自助餐廳單人團購價(jia) 160.4元,限製用餐時間為(wei) 2個(ge) 小時,那麽(me) 為(wei) 何會(hui) 出現上述吃到店鋪打烊才結束的情況呢?

  貝殼財經記者隨即聯係了張先生就餐餐廳的工作人員谘詢相關(guan) 情況,餐廳服務人員告訴記者,自助餐限時兩(liang) 小時,但一般會(hui) 寬限半小時用餐時間,出現張先生這類情況純粹是因為(wei) 五一期間店鋪生意太好,工作人員疏忽,忘記提醒顧客所致。

  對此,張先生表示,自己和朋友非常感謝商家的寬容,同時也並不主張大家抱著“給商家上一課”的想法去吃自助,更不提倡浪費食物,“我們(men) 並不是一開始就拿了這麽(me) 多,而是吃完再取,拿的都吃完了”。張先生說。

  大胃王能吃垮自助餐廳?業(ye) 內(nei) 人士揭秘自助餐廳如何控製成本

  “就算客人放開吃,自助餐食材成本也很難超過售價(jia) 。”在餐飲行業(ye) 從(cong) 業(ye) 十餘(yu) 年的李先生如此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以自助餐常見的肉類為(wei) 例,凍肉和新鮮肉類進貨價(jia) 差異程度往往超乎消費者想象。李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就自己所知的某些自助大骨頭店來說,冷凍“牛骨/排骨”在某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進貨隻需8塊錢一斤,以一個(ge) 成年人一次性吃三斤來算,共計24元的成本,卻可以標69元/位的價(jia) 格。

  中國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也向貝殼財經記者透露,海鮮類產(chan) 品以魷魚為(wei) 例,冷凍魷魚和新鮮魷魚差價(jia) 較大,同時,冷凍魷魚按照價(jia) 格又可以分為(wei) 一級、二級、三級等等。而以螃蟹為(wei) 例,部分自助餐廳提供的螃蟹很有可能是進價(jia) 隻需8塊錢一斤的小螃蟹,並非動輒三四十元一斤的大閘蟹。

  “做自助這一行,食材原料的水很深”,李先生解釋,“如果使用新鮮的肉類,自助店需要每天早上采購、加工食材,再端上桌,原料成本、人力成本都比直接買(mai) 凍肉高得多,不少自助店都會(hui) 用凍肉”。

  在餐品口味上,自助餐廳也有講究。朱丹蓬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大部分自助餐口味會(hui) 偏甜、偏油、偏鹹,從(cong) 而使消費者在短時間內(nei) 產(chan) 生飽腹感,或者誘導消費者多飲用飲品。此外,甜點、壽司、油炸物等高熱量、易飽腹的食品也常被擺在顯眼的位置,這樣不僅(jin) 能起到飽眼福的作用,還能減少消費者對高價(jia) 食物的需求量。

  除食材成本外,自助餐廳在人力成本上的花費相較於(yu) 其他餐廳也更少。李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些低端自助餐大部分餐品都是半成品,加熱即可食用,烹飪技術難度低,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也相對較少。

  朱丹蓬介紹,目前國內(nei) 自助餐廳主要有兩(liang) 種不同模式,一是以兒(er) 童為(wei) 主要消費對象的自助餐,毛利率在40%左右;另一種是以商務人士為(wei) 主的高檔自助餐,毛利率則在80%左右。“在定價(jia) 前,自助餐廳會(hui) 進行相應的估算,再加上人與(yu) 人之間的(食量)差異性,完全不用擔心大胃王吃垮自助餐廳。”朱丹蓬說。

  自助餐廳還是一條好賽道嗎?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後,國內(nei) 自助餐相關(guan) 企業(ye) 增速變緩,近3年相關(guan) 企業(ye) 注冊(ce) 量大幅下降,自助餐企業(ye) 新增注冊(ce) 量從(cong) 2019年頂峰時期的4510家銳降至2022年的1177家,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減少了27.45%、43.03%、36.86%。截至2023年5月5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市現存自助餐相關(guan) 企業(ye) 僅(jin) 6358家。

  那麽(me) ,對創業(ye) 者來說,自助餐廳還是一條好賽道嗎?

  對此,李先生認為(wei) ,與(yu) 餐飲企業(ye) 的傳(chuan) 統商業(ye) 模式不同,自助餐更像是消費者與(yu) 商家的一場博弈。雖然幾十塊錢的平價(jia) 自助餐能讓消費者享受到各種葷菜吃到飽的快感,但很難同時提供優(you) 質的食材和周到的服務。

  “現在的消費趨勢和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人更看重食材的品質、餐廳的特色,當吃飽已經不成問題的時候,吃好就會(hui) 變得更加重要。尤其是當各種自助餐套路、餐飲行業(ye) ‘黑科技’在互聯網上被爆出,商家會(hui) 發現,消費者已經開始不買(mai) 賬了。”李先生說。

  不過,也有部分老牌連鎖自助餐品牌依舊堅挺,例如有著“童年回憶”之稱的披薩自助品牌好倫(lun) 哥、分店遍布全國各地的比格披薩等。朱丹蓬認為(wei) ,業(ye) 內(nei) 優(you) 質的自助餐品牌主要抓住了供應鏈、成本以及客群定位三點,打造了自身的品牌效應。

  朱丹蓬指出,部分自助餐廳倒閉的出現並不意味著自助餐不是一條好賽道了,不過,在國家提倡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個(ge) 人消費趨勢和產(chan) 業(ye) 端都在升級,自助餐靠人頭賺錢的盈利模式正逐漸走向靠品質盈利的模式。

  “自助餐賽道正在洗牌,一些價(jia) 格太低、品質不行的品牌會(hui) 被刷掉,但是一些以品質為(wei) 核心、擁有自己特色的企業(ye) 並不會(hui) 被淘汰”。朱丹蓬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夢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