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兩起8人遇難!高層遇火情如何逃生
5月8日23時許,山西省呂梁市某小區發生火情,造成人員被困,初步判斷為(wei) 四樓管道井電表箱著火。涉火建築高17層,共有住戶46戶128人。經緊急疏散救援,23名受傷(shang) 人員轉送醫院救治,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其餘(yu) 20人生命體(ti) 征平穩。就在一天前,另一起火災也發生在呂梁,同樣是高樓層小區,一單元電纜井內(nei) 電線著火,造成人員被困。涉火建築高32層,共有住戶104戶279人。經緊急疏散救援,5人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
兩(liang) 天兩(liang) 起8人遇難,觸目驚心。專(zhuan) 家介紹,建築高度大於(yu) 27米的住宅建築和建築高度大於(yu) 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cang) 庫和其他民用建築,都屬於(yu) 高層建築。高層建築往往具有體(ti) 量龐大、功能複雜、人員密集等特點,建築內(nei) 包含較多危險源,一旦發生火災,難以第一時間進行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往往會(hui) 在短時間內(nei) 迅速向上蔓延,這源於(yu) 高層建築形成的“煙囪效應”。所謂“煙囪效應”,是指戶內(nei) 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向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有實驗證明“煙囪效應”的危害性:一座30層、高約100米的建築,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從(cong) 一樓到頂樓隻需30秒!
在高層建築內(nei) ,用電設施設備越多,引發電氣火災的可能性就相應增大。在高層建築內(nei) 設有多種電器設備,如空調、排風機等大功率電器。這些電器設備如果出現問題,或超負荷運轉,或缺乏維護保養(yang) 等,便有可能運行不順、發熱,引發火災事故。住宅內(nei) 的廚房用火、關(guan) 於(yu) 吸煙的種種不安全行為(wei) ,也極易引起火災。另外,高層建築的住戶經常存在裝修、電氣焊等作業(ye) 情況,如果存在違規操作,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所以一定要嚴(yan) 格遵守安全規定施工作業(ye) ,防患於(yu) 未“燃”。
【科普】
高層住宅逃生口訣
疏散樓梯最可靠,沿著牆體(ti) 趕快跑。
隨手關(guan) 閉防火門,阻擋煙火能逃跑。
捂住口鼻開外窗,排走煙氣就不慌。
向下逃生被阻斷,可上樓頂等救援。
借助手電來照明,看清層標增信心。
被困室內(nei) 無退處,堵住門縫潑上水。
·疏散時應走樓梯
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時,不要乘坐普通電梯,應迅速從(cong) 樓梯間沿著牆體(ti) 一側(ce) 成單排縱隊往下走,以防阻擋上來救援的消防隊員。電梯一旦中途出現故障,就會(hui) 被卡住,如果電梯井失火,就會(hui) 形成煙囪效應,十分致命。
·隨手關(guan) 閉防火門
逃生的人員在進入樓梯間之後,一定要記得關(guan) 閉每一層樓的防火門,防止煙氣、火勢進入樓梯間。火災發生時,煙霧彌漫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不關(guan) 閉防火門,基本1分鍾左右就會(hui) 彌漫到4至5樓。
·捂住口鼻開外窗
高層建築疏散樓梯間產(chan) 生濃煙時,應用濕口罩、濕毛巾捂住口鼻,邊向下走邊打開外牆窗戶,既能補充新鮮空氣,又能增強排煙效果。進入安全通道後,要記住蹲下來,因為(wei) 煙霧集中在高處,人站著奔跑很容易被嗆到。
·上樓頂等待救援
如果向下的通道已經被大火封堵無法逃生時,不要驚慌,可選擇樓頂或安全的開拓區域等待消防隊員救援。
·可借用手電照明
夜間或斷電時,應用手電筒照明,持手電者走在最後,光線向下。高層建築逃生時,注意查看轉彎平台處層標,留意該樓層是否有坍塌跡象。
家中常備三件寶,關(guan) 鍵時候少不了:手電筒、口罩(毛巾)、逃生繩(配備手套)。
·堵塞門縫潑上水
隻能待在家中暫時避險時,要做好防止煙霧進入的措施。可用較厚的布條浸濕後塞住門縫,防止煙火滲入,同時向室外發出求救信號,或打電話說明被困位置。切記:這是萬(wan) 不得已的辦法。切記:千萬(wan) 不可盲目跳樓!
防患於(yu) 未“燃”
·裝修材料,安全第一
裝修時切記不可使用易燃、可燃裝修材料。
·故障電器,及時更換
要時常檢查家中的電器和線路,發現線路老化、脫落、破損要及時更換。
·易燃物品,遠離電源
電源插座、開關(guan) 、電暖器、烤火爐旁不要堆放可燃、易燃物品。
·家中無人,關(guan) 閉電氣
外出或晚上睡覺前,應檢查燃氣閥門以及電暖器、烤火爐、微波爐等電器開關(guan) 是否已關(guan) 閉。
·常清油汙,不留隱患
定期清理廚房燃氣灶、抽油煙機管道的油汙,燒水燉湯不離人。
·生命通道,保持暢通
不在室內(nei) 外、陽台和窗台以及安全出口、走廊前室、樓梯間等公共區域堆放可燃雜物;防盜網必須開逃生窗;不堵塞占用消防通道,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消防器材,家中常備
家中常備幹粉滅火器、滅火毯、防煙麵罩、逃生繩、多功能手電筒、消防手套等簡易滅火逃生工具。
·善用設施,自覺維護
樓道內(nei) 消火栓箱內(nei) 不堆放雜物,且接口、水帶、水槍應保持完好有效,確保消防水暢通。
·可燃雨棚,及時拆除
家中切記不可安裝塑料等材質的可燃雨棚,安裝須選用金屬等材質的不燃材料。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黃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