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辰丨牢記囑托再出發 凝心聚力托天舟
5月10日晚,伴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長征七號火箭宛如一條巨龍,托舉(ju) 著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直衝(chong) 雲(yun) 霄。
天舟天舟、天河行舟,舟行天地、載夢遠航。托舉(ju) “天舟”向“天宮”,這是承載中國夢和航天夢的“夢圓之舟”,是構築載人航天補給線的“生命之舟”,是肩負航天強國重任的“使命之舟”,更是體(ti) 現航天事業(ye) 萬(wan) 人一杆槍的“團結之舟”。任務中,發射場科技人員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繼空間站建造七戰七捷後,再次以萬(wan) 無一失、圓滿成功的優(you) 異戰績展示了中國精度、中國速度、中國高度。
用國家“大使命”托舉(ju) “夢圓之舟”
“讓我們(men) 緊密團結起來,一鼓作氣、一往直前、一拚到底,堅決(jue) 奪取天舟六號任務全麵勝利!”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天舟六號飛行任務決(jue) 戰誓師大會(hui) 上,中心黨(dang) 委向全體(ti) 科技工作者發出出征號令,各係統代表紛紛上台表決(jue) 心,信心百倍、鬥誌昂揚,凝聚起“牢記囑托再接再厲、山海問天更上層樓”的磅礴力量。
在不到兩(liang) 年時間內(nei) ,他們(men) 連續奮戰、承壓奮戰、堅守奮戰,圓滿完成空間站建造“三艙四船”發射任務,讓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遨遊蒼穹,被譽為(wei) 中國空間站建造母港。成功的大門總是向勇於(yu) 攀登者敞開,成功的彼岸隻有不畏風雨者才能到達。近年來,中心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以向總書(shu) 記複命交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勇開“頂風船”、敢啃“硬骨頭”,用一次次火箭壯麗(li) 的騰飛,串聯起空間站建造的昨天、今天、明天。
時針回撥,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號就是從(cong) 這裏起飛,打響了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戰。曆史總是充滿了巧合, 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號仍在此一飛衝(chong) 天,打響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的首戰。
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文昌航天人將此次任務作為(wei)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總書(shu) 記視察重要講話的生動實踐。在總書(shu) 記視察文昌航天發射場一周年這個(ge) 特殊的時間節點,他們(men) 廣泛開展“重看視察視頻、重走視察路線、重憶視察場景、重溫視察講話”等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立起囑托旗、製作夢圓卡、設立暢言榜、編印心聲集……科技人員把“夢圓航天”“最有前景”的囑托力量轉化為(wei) 誓奪天舟六號圓滿成功的激情動力。
用質量“大體(ti) 係”托舉(ju) “生命之舟”
載人航天,人命關(guan) 天。作為(wei) 中國空間站建造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終強化載人意識、載人標準、載人作風,堅持嚴(yan) 慎細實,狠抓質量管控,為(wei) 空間站任務築牢“安全屏障”。
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ye) ,小小按鈕維係民族尊嚴(yan) 。針對此次任務是“升級版”貨運飛船首次出征,船箭產(chan) 品及發射場有多項技術狀態變化的實際,全體(ti) 科技人員持續強化政治質量觀、生命質量觀、人品質量觀和素質質量觀,堅持全程雙想、全員雙想、全域雙想,確保過程結果雙圓滿。
“每次航天發射都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標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表示,質量問題必須站到講政治的高度來看待認識、對待處理。號召全體(ti) 科技人員嚴(yan) 格落實“五按”“五零”“雙想”“雙五條歸零”等製度規定,精準下達每一個(ge) 口令、完成每一個(ge) 動作、把好每一道關(guan) 口。
一個(ge) 個(ge) 時間節點,記錄著該中心在質量建設道路上的鏗鏘步伐:2004年,率先引進ISO9000標準,全麵推行質量管理體(ti) 係認證;2009年,在質量管理體(ti) 係基礎上,構建質量、環境和職業(ye) 健康安全一體(ti) 化管理體(ti) 係;2021年,大力推進新時代裝備質量管理體(ti) 係試點工作……
深化應用“1+M+N”任務謀劃模式,策劃實施技術狀態變化、測試安全分析等5個(ge) 方麵15個(ge) 質量安全專(zhuan) 題,梳理易錯難操作項目96項,製定對策措施211條……一攬子質量管控措施有效提升了發射任務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用係統“大會(hui) 戰”托舉(ju) “使命之舟”
“此次任務天地關(guan) 聯、前後關(guan) 聯,隻能成功、必須成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dang) 委持續強化對航天發射任務的統一領導,把確保天舟六號任務圓滿成功作為(wei) 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科學統籌前方與(yu) 後方、重點與(yu) 一般、常態與(yu) 應急,持續提升組織指揮效能,真正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任務圓滿成功優(you) 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wei) “天舟”發射任務01指揮員,測發大廳內(nei) ,王宇亮正帶領團隊爭(zheng) 分奪秒討論實施方案。曾經,在天舟二號發射任務中,王宇亮首次擔任發射陣地01指揮員就遇上了火箭壓力值參數異常的突發故障,麵對空前壓力,他沉著應對、果斷處置,組織科研人員連續奮戰10天,先後實施推進劑三次加注、兩(liang) 次泄回,最終成功將天舟二號送入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彪炳史冊(ce) 的經典戰例。王宇亮表示:“此次任務意義(yi) 重大、使命光榮,我和同事們(men) 一定周密組織實施,確保圓滿成功,向黨(dang) 和人民交上一份優(you) 秀答卷。”
“每一次任務都不是往次任務的簡單重複”,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長期任務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在每次任務準備階段,該中心都會(hui) 總結以往任務經驗,對任務的新狀態、新特點進行梳理分析,製定一係列針對性、操作性強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做到不放心不放行、不托底不轉進、無把握不點火,為(wei)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鑄牢堅實基礎。
用同心“大協作”托舉(ju) “團結之舟”
“5、4、3、2、1!點火!”5月10日晚,天舟六號一飛衝(chong) 天,龍樓鎮航天小學學生符雯敏在現場,和家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目送天舟飛船奔赴浩瀚太空,她指著塔架方向,自豪地說:“發射場就建在我以前的學校上。”
原來,符雯敏所在的航天小學,前身是地源小學和美南小學。當年,為(wei) 了支援發射場建設,村民們(men) 將學校樓房捐給了發射場建設指揮部。此後,航天人在發射場不遠處建起了航天小學。新建的學校“航天”,傳(chuan) 頌著當地居民的無私奉獻,而留在場區的“地源”“美南”,則激勵著一代代航天人追夢奮鬥創奇跡。
航天事業(ye) 是萬(wan) 人一杆槍的事業(ye) 。航天小學的故事隻是一個(ge) 縮影,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天舟六號任務實施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與(yu) 地方政府、參研參試各方充分發揚“一條船、一顆心、一盤棋、一家人”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風雨同舟中砥礪前行,在同舟共濟中奪取勝利。
據悉,文昌航天發射場點多線長麵廣,海陸相連、椰林茂密,任務協同輻射麵廣、覆蓋範圍大。任務實施過程中,發射場與(yu) 海南省、文昌市兩(liang) 級政府擰成一股繩,注重在組織領導上合心、警衛體(ti) 係上合力、聯防聯控上合作、指揮調度上合拍,為(wei) 天舟六號圓滿成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環境。同時,當地政府還積極協調發射場航天子女前往海口、文昌市優(you) 質教育資源學校就讀,為(wei) 投身任務一線的科技人員傾(qing) 力解決(jue) 後顧之憂。
“同心追夢,合力奮鬥,共創奇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表示,“中心強化的是‘使命共同體(ti) 、榮譽共同體(ti) 、責任共同體(ti) ’的大局觀念。後續,在激情奮進第三次創業(ye) 的新征程上,我們(men) 將高舉(ju) 團結旗幟,凝聚成一往無前的力量,不斷推動祖國航天事業(ye) 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