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個月再破“7” 人民幣匯率迎考
2023年5月,人民幣匯率延續前一月貶值走勢,整體(ti) 處於(yu) 波動下行態勢。據央行官網披露,5月17日人民幣中間價(jia) 單日調貶242基點至6.9748,觸及2022年12月29日以來人民幣中間價(jia) 的貶值最低點。
同日,在岸、離岸人民幣連續貶值,雙雙跌破7.0整數關(guan) 口。這也是自2022年12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再度跌破“7”元大關(guan)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國內(nei) 經濟麵臨(lin) 內(nei) 外多重複雜因素衝(chong) 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多次突破7元,但隨後回落至7元以內(nei) ,經曆了多次複雜內(nei) 外環境考驗,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市場對於(yu) 7元關(guan) 口的認識應更為(wei) 理性、客觀。
再破“7”
5月17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5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jia) 為(wei) :1美元對人民幣6.9748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jia) 報6.9506元,單日調貶242基點。這也是2022年12月29日以來,人民幣中間價(jia) 最低報價(jia) 。
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前一日的貶值走勢,盤中雙雙跌破7.0整數關(guan) 口。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上一交易日收6.9541,5月17日開盤價(jia) 為(wei) 6.9860,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jia) 貶值超200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內(nei) 開盤價(jia) 為(wei) 6.9965,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jia) 小幅回升。
根據Wind數據,截至5月17日16時55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0005,日內(nei) 貶值幅度為(wei) 0.54%;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0187,日內(nei) 貶值幅度為(wei) 0.28%。月內(nei) 在岸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為(wei) 1.04%,年內(nei) 貶值幅度為(wei) 0.71%;離岸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達到1.32%,年內(nei) 貶值幅度為(wei) 1.42%。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央行公開信息梳理發現,2022年9月,人民幣匯率在時隔近三年後首次迎來破“7”,引起廣泛討論。隨後,人民幣匯率在2022年11月到達7.3關(guan) 口附近後開始逐步回升,整體(ti) 處於(yu) 波動回升走勢,並在2022年12月收複7元大關(guan) 。而2023年3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波動貶值走勢,期間也曾多次逼近7.0關(guan) 口。
僅(jin) 僅(jin) 5個(ge) 月,人民幣匯率再度破“7”。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2023年4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整體(ti) 偏弱運行,尤其是5月以來持續回調。對此,一是4月各項經濟數據的陸續披露,國內(nei) 經濟複蘇程度不及市場預期。具體(ti) 來看,信貸修複斜率放緩、國內(nei) 物價(jia) 階段性低位運行、消費及工業(ye) 需求較弱等因素,顯示出國內(nei) 經濟內(nei) 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基本麵仍是弱修複的格局;二是海外中小銀行業(ye) 風波和美國債(zhai) 務上限從(cong) 避險層麵對美元有支撐。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補充道,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內(nei) 需複蘇節奏短期波動,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基本麵對人民幣構成一定拖累;美元利率維持高位,對外貿企業(ye) 結匯行為(wei) 構成一定影響(外貿順差與(yu) 銀行結匯有所分化),影響短期市場供需。同時,美元近日有所反彈。
7元關(guan) 口
據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的數據,4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6%,3月為(wei) 3.9%;4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3月為(wei) 10.6%;1-4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4.7%,1-3月為(wei) 5.1%。
在外匯收支上,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4月,銀行結匯12869億(yi) 元人民幣,售匯12493億(yi) 元人民幣。2023年1-4月,銀行累計結匯50231億(yi) 元人民幣,累計售匯50910億(yi) 元人民幣。
除了經濟數據與(yu) 結售匯情況的影響外,人民幣匯率也有利好因素。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4、5月,人民幣匯率整體(ti) 處於(yu) 下行通道,但同期人民幣國際化利好消息不斷,人民幣在全球多元化貨幣體(ti) 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周茂華指出,盡管最近兩(liang) 個(ge) 月人民幣有所回落,但將時間線拉長一點其實不難發現,人民幣匯率整體(ti) 呈現雙向波動格局,整體(ti) 走勢平穩,並未出現劇烈波動情況,市場情緒穩定。從(cong) 我國外貿、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平穩等方麵看,人民幣匯率繼續運行在均衡水平。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前進也會(hui) 為(wei) 人民幣匯率提供支撐。
多重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呈現了韌性極強的波動走勢,而破“7”也引發了部分用戶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周茂華表示,近年來,全球外匯市場波動大反映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嚴(yan) 峻複雜。此前國內(nei) 經濟麵臨(lin) 內(nei) 外多重複雜因素衝(chong) 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多次突破7元,但隨後回落至7元以內(nei) ,人民幣經曆了多次複雜內(nei) 外環境考驗,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市場對於(yu) 7元關(guan) 口的認識應更為(wei) 理性、客觀。
壓力趨緩
在央行5月15日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對一季度人民幣匯率進行了統計。在已經取得的成績上,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注重預期引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
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jia) 為(wei) 6.8717元,較上年末升值1.4%。
對於(yu) 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走勢,央行指出,堅持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優(you) 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周茂華認為(wei) ,從(cong) 趨勢看,人民幣麵臨(lin) 的內(nei) 外環境更為(wei) 有利,人民幣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雙向波動。國內(nei) 經濟數據短期波動,內(nei) 需複蘇進度偏緩,但經濟保持恢複態勢;外貿韌性足和人民幣資產(chan) 長期配置吸引力足,基本麵有支撐;美聯儲(chu) 等海外央行有望漸入加息尾聲,加之海外基本麵趨弱,外圍對人民幣匯率壓力減弱。
明明則指出,在人民幣預期穩定的條件下,人民幣彈性的適度增大,能夠更好地發揮匯率在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中的自動穩定器功能。短期來看,在國內(nei) 經濟預期偏弱同時海外避險情緒尚存,人民幣或偏弱震蕩。
“但中長期來看,海外市場對於(yu) 銀行業(ye) 風險擔憂的情緒料將階段性緩解、美國經濟衰退壓力逐步凸顯、美聯儲(chu) 暫停加息並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降息等因素,或驅動美元走弱,人民幣麵臨(lin) 的外部壓力將趨緩,人民幣的升值彈性需重點關(guan) 注國內(nei) 經濟基本麵的修複情況。”明明如是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