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針織產品新國標5月1日正式實施 服裝創新再發力
服裝創新再發力
新國標的實施,促使企業(ye) 聚焦消費者需求的難點、痛點,不斷加大技術創新,拓寬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也帶動整個(ge) 行業(ye) 邁向更優(you) 質量、更好服務、更高水平。
近年來,隨著新麵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出現,消費者對於(yu) 服裝和針織品的需求不斷細分,使用場景不斷拓展,湧現出集保暖防寒、抗菌消臭、吸濕速幹、防紫外線、抗靜電、拒油防汙等多重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品。
5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聯合發布的國家標準GB/T 41788-2022《多功能針織產(chan) 品》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出台主要聚焦解決(jue) 哪些問題?新國標實施後將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企業(ye) 和消費者又該如何認識新國標?
著眼供需補空白
隨著技術進步,新型纖維層出不窮,以其為(wei) 原料生產(chan) 出多種多樣的新型纖維紡織產(chan) 品。這些新型纖維往往集多種功能於(yu) 一身,用其製成的服裝自然具有多功能的特性,消費者的穿著體(ti) 驗得到大大提升。
走進位於(yu) 北京市南三環的一家優(you) 衣庫門店,各類主打不同功能特性的服裝令人眼花繚亂(luan) :AIRism涼感便攜防曬衣、DRY-EX吸濕排汗POLO衫、空氣感輕型快幹西褲……眼下已進入夏季,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防曬用品。優(you) 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表示,市場上防曬衣品類不斷細分升級,消費者對防曬衣的功能需求不僅(jin) 聚焦於(yu) 防紫外線,還追求涼感、速幹、透氣、輕薄等,同時對色彩有了更高要求,希望能適合多元造型,匹配不同生活場景。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具有兩(liang) 種及以上功能的服飾備受消費者喜愛。《2023天貓服飾春夏趨勢白皮書(shu) 》顯示,今年春夏,隨著出遊場景增多,消費者對服飾的功能需求核心體(ti) 現在便攜、防曬上。天貓服飾商品及搜索運營負責人樞問告訴記者,防曬服、防風服等品類在性能升級的同時,色彩及款式設計也迭代出新,銷量暴增,其中時尚防曬衣增速超1700%,貝殼防曬帽增速超860%。
“新國標的出台順應了當前市場在供需兩(liang) 側(ce) 的現實需要,填補了我國多功能針織產(chan) 品標準領域的空白。”作為(wei) 新國標的主要起草單位,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針織品分會(hui) 高級工程師、天紡標檢測認證股份有限公司標準創新中心部長趙娟芝介紹,GB/T 41788-2022《多功能針織產(chan) 品》根據功能性針織品的現狀和已製定的功能性紡織品標準,把適用於(yu) 針織品的功能歸集為(wei) 20個(ge) 類別,如保暖、抗菌消臭、防水、防輻射、防紫外線、阻燃、吸濕速幹、接觸瞬間涼感等功能,並明確了這些功能的性能要求、技術指標評價(jia) 及試驗方法,使多功能針織品的製造有了清晰的路徑,解決(jue) 了多功能針織品多年來無標可依的困惑。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服裝紡織品除了要滿足新國標對功能的規範要求,還應滿足其他指標,如色牢度、起球、強力、水洗尺寸變化率等。趙娟芝強調,新國標引入“相關(guan) 針織產(chan) 品標準”,多層標準搭配使用,形成了對產(chan) 品的完整考核體(ti) 係。
行業(ye) 創新正當時
在實際生產(chan) 中,服裝染整加工技術及助劑的革新也使紡織品的後整理過程更加精細化、多樣化,讓生產(chan) 多功能紡織產(chan) 品成為(wei) 可能,這也倒逼標準體(ti) 係不斷升級。
在山東(dong) 康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一些看似普通的麵料實則具有出人意料的“本領”。能穿在寶寶身上的“體(ti) 溫計”,能采集生理信號的柔性纖維……總經理劉春梅介紹:“這款銀離子抑菌溫變麵料可以感知寶寶體(ti) 溫,一旦超出正常範圍,衣服的圖案就會(hui) 消失,實現預警功能;這款智能導電纖維可以無縫貼合身體(ti) 部位,精準地探測外界刺激,幫助實現智能可穿戴紡織品對人體(ti) 的健康管理。”憑借8項發明專(zhuan) 利、50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的積累,這些新型智能纖維正不斷從(cong) 材料走向產(chan) 品,為(wei) 服裝行業(ye) 創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間。
“功能性標準是新型纖維研發運用的重要支撐,有助於(yu) 促進高性能纖維關(guan) 鍵製備技術和高功能紡織產(chan) 品加工技術的突破。”趙娟芝表示,目前國內(nei) 研製的多功能新型纖維大多尚未製定鑒別標準,這給新纖維的推廣應用帶來較大難度,使纖維的多功能性不能得到有效施展。與(yu) 此同時,同一麵料受到不同助劑作用,各項功能相互製約影響,直接關(guan) 係到成品質量。現有功能性針織產(chan) 品標準大多為(wei) 單功能考核評價(jia) 指標,不利於(yu) 企業(ye) 對產(chan) 品的深加工,製約了行業(ye) 的多元化發展。
新國標的實施,為(wei) 新型纖維順利健康進入市場指明了方向,幫助企業(ye) 化繁為(wei) 簡,直接從(cong) 多功能特征入手展開檢測評價(jia) ,大大提升了標準的實用性。劉春梅表示,標準是企業(ye) 發展的“風向標”,在新國標引領下,企業(ye) 不能停留在對過去功能的簡單疊加上,而是要從(cong) 產(chan) 品定位、麵料選用、版型設計、裁剪縫製、染燙整理等各個(ge) 環節進行調整優(you) 化,這將成為(wei) 企業(ye) 構築商業(ye) 壁壘、提高產(chan) 品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一個(ge) 重要契機。
在趙娟芝看來,GB/T 41788-2022《多功能針織產(chan) 品》的實施,促使企業(ye) 聚焦消費者需求的難點、痛點、盲點,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大膽改良工藝,積極汰舊出新,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市場供給,拓寬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而且帶動整個(ge) 行業(ye) 邁向更優(you) 質量、更好服務、更高水平。
綠色環保受青睞
一直以來,服裝紡織業(ye) 對環境的消耗和危害受到廣泛關(guan) 注。由於(yu) 紡織品與(yu) 皮膚直接接觸,那些對化學染料依賴性更低、從(cong) 設計到製造全周期都注重環保的服裝無疑更受歡迎。趙娟芝表示,在這方麵,新國標不僅(jin) 對功能性做出要求,也對生產(chan) 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對產(chan) 品安全性做出了明確規範。
在纖維領域有著近30年從(cong) 業(ye) 經驗的劉春梅對消費市場的變遷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在過去,大部分客戶對功能性產(chan) 品不屑一顧,認為(wei) 性價(jia) 比不高。近年來,隨著“雙碳”戰略的實施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市場對功能性產(chan) 品的接受度普遍提高,綠色可持續發展和差別化創新已經成為(wei) 業(ye) 界發展的共識。
劉春梅所言不虛。為(wei) 了適應消費市場變化,企業(ye) 加速提升綠色產(chan) 品供給能力,一大批綠色環保的新裝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取得突破。中國針織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2022/2023針織產(chan) 品流行趨勢》顯示,在77家申報的351個(ge) 樣品中,申報綠色可持續麵料樣品的企業(ye) 數量占比超過80%,綠色可持續產(chan) 品數量占比高達66%。
消費市場對綠色環保同樣需求強勁。《中國新生代時尚消費白皮書(shu) 》顯示,80.4%的受訪者更願意選擇那些具有環保概念的品牌。埃森哲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有43%的受訪者願意為(wei) 環保產(chan) 品或包裝支付溢價(jia) 。來自深圳的劉允天是一名證券分析師,他所從(cong) 事的金融行業(ye) 對著裝有著嚴(yan) 格的要求,經常需要穿著正裝。劉允天表示,他對麵料非常看重,更願意選擇材質天然、環保親(qin) 膚的產(chan) 品。
“穿上這款海藻纖維製成的內(nei) 衣,就像在給肌膚敷‘麵膜’。”劉春梅告訴記者,為(wei) 了順應低碳消費趨勢,公司研發了一款海藻纖維。這款纖維以天然海帶、海藻生物為(wei) 原材料,經沉煉萃取後吸濕率可達純棉材料的5倍,從(cong) 而緩解秋冬季皮膚粗糙老化等問題。談及海藻纖維的優(you) 勢,劉春梅表示:“現在業(ye) 界在麵料開發上非常注重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我們(men) 培育有3萬(wan) 畝(mu) 海藻,就像是在海洋中‘種樹’,出纖維量大、含水量高,且環保可降解,這對節水增效、減碳固碳有著重要意義(yi) 。”
康瓊豔(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