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專家提出中國鋼鐵工業三條減碳路徑
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3年中關(guan) 村論壇“第二屆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27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朱慶山研究員在論壇上以“鋼鐵工業(ye) 超低碳發展路徑思考”為(wei) 題做報告提出,中國鋼鐵工業(ye) 減碳的路徑日漸明晰,主要包括三條:一是需求下降的自然減碳;二是廢鋼用量增加減碳;三是應用超低碳煉鐵技術減碳。
朱慶山表示,實現“雙碳”(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首先需要能源革命,即用太陽能、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鋼鐵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工業(ye) 過程中,鋼鐵產(chan) 業(ye) 也對碳排放產(chan) 生巨大影響。除電力外,鋼鐵在所有工業(ye) 中碳排放量最大,其碳排放量約占所有工業(ye) 碳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鋼鐵工業(ye) 超低碳發展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意義(yi) 。
他分析了鋼鐵工業(ye) 的三條低碳路徑及其前景,需求降低的自然減碳從(cong) 當前10.1億(yi) 噸鋼降至2060年的6億(yi) 噸鋼;廢鋼用量增加減碳方麵,未來廢鋼量將增至4.5億(yi) 噸/年以上;超低碳煉鐵技術減碳方麵,2060年我國可能隻需通過鐵礦石生產(chan) 鋼鐵1.5億(yi) 噸左右,可望全采用綠氫“冶金”和綠電冶金等超低碳煉鐵技術生產(chan) 。通過上述三條路徑,可望使鋼鐵工業(ye) 碳排放與(yu) 當前相比降低97%以上。
朱慶山認為(wei) ,“雙碳”會(hui) 帶來各種各樣的變革,其本質不僅(jin) 是科學技術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因此,通過科技創新進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最終滿足人民對低碳生活的美好需求。
據了解,第二屆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部共同主辦,12位中外“雙碳”領域院士專(zhuan) 家應邀在論壇上作報告,聚焦“能源關(guan) 鍵科技發展創新”主題開展深入交流,從(cong) 能源發展戰略、先進核能、新型電力係統、可再生能源與(yu) 儲(chu) 能、工業(ye) 建築交通減排降碳等領域方向探索能源革命與(yu) 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的技術路徑,旨在通過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促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ye) 企業(ye) 等各類創新主體(ti) 打通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加速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產(chan) 業(ye) 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