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百姓關注:建清朗網絡環境 護孩子健康成長

發布時間:2023-05-29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建清朗網絡環境 護孩子健康成長(百姓關(guan) 注)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前幾天和同學發生口角,竟然開口說髒話。在場的老師很意外,趕緊打電話通知我。”廣東(dong) 汕頭市讀者陳莉一直很注意培養(yang) 孩子的文明行為(wei) ,家庭和學校也沒有人說髒話,她覺得很奇怪。

  不久後,陳莉發現,孩子喜歡在一些彈幕視頻網站看視頻,有的博主在視頻中偶爾會(hui) 冒出幾句髒話。“孩子不明白哪些是髒話,隻覺得有意思,有樣學樣,就學會(hui) 了。”陳莉說,一些比較火的視頻還有網友發送彈幕,每當博主說髒話時,彈幕上也會(hui) 重複。“這相當於(yu) 強化了孩子對髒話的印象,隻要看到那段視頻,想忽略髒話都難。”陳莉說。

  記者登錄多個(ge) 視頻網站,發現一些粉絲(si) 量不少的知名博主都存在說髒話的情形。他們(men) 中有的是視頻網站的簽約博主,有的說髒話的視頻甚至還被選為(wei) 熱門視頻。

  據了解,很多視頻網站的視頻都來自博主原創。博主製作的視頻需要經過審核才能由網站發布。記者找到一家視頻網站創作中心發布的《社區公約》,其中明確列舉(ju) 了網站禁止發布和傳(chuan) 播涉及未成年人不良行為(wei) 導向的各項內(nei) 容,並將粗口歸為(wei) 未成年人不良導向一類,會(hui) 危害或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說髒話的視頻竟然能審核通過,說明視頻網站的審核機製存在漏洞。

  對於(yu) 個(ge) 別博主在視頻中說髒話、爆粗口的原因,武漢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歐陽敏表示,一方麵可能是他們(men) 在生活中養(yang) 成了說髒話的習(xi) 慣,一時改不了;另一方麵則是為(wei) 了博取關(guan) 注,吸引流量。“有的博主存在錯誤認識,認為(wei) 說髒話是特立獨行、彰顯個(ge) 性的表現,並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guan) 注。但實際上,這隻不過是一種很低俗的投機行為(wei) 。”歐陽敏說。

  陳莉與(yu) 孩子溝通後發現,孩子和同學說髒話隻是覺得新奇、有趣,“說些別人不知道的新詞,很酷”。對此,陳莉認為(wei) 學校和家庭應當聯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盡早告訴孩子說髒話的不良影響,“讓他知道髒話不但不酷,反而是低俗的、對身心健康有害的,不該掛在嘴邊。”

  粉絲(si) 量較大的博主在視頻中說髒話,之所以引起未成年人盲目效仿,視頻彈幕起了很大作用。對此,歐陽敏表示,未成年人在生活中說髒話容易及時糾正,但對視頻彈幕則很難實時監督,視頻彈幕不應該成為(wei) 監管審核的盲區。

  歐陽敏提出,為(wei) 治理未成年人學視頻博主說髒話的現象,視頻彈幕網站應該將監管責任落到實處:按照《社區公約》加強視頻審核,包括對博主上傳(chuan) 原創視頻的審核,以及對視頻彈幕內(nei) 容的審核。一旦發現說髒話、爆粗口,應及時下線、刪除相應視頻。對產(chan) 生惡劣影響、情節嚴(yan) 重的博主,可采取賬號封禁等從(cong) 嚴(yan) 處罰措施,將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彈幕視頻網站可以針對上述現象建立獎勵製度,在視頻播放頁麵設置舉(ju) 報選項,將‘不文明用語’作為(wei) 單獨一項。”歐陽敏建議,一些粉絲(si) 量大的博主應該從(cong) 自身做起,抵製說髒話行為(wei) ,可以聯合發表倡議,在彈幕視頻網站內(nei) 部形成一種說髒話可恥的氛圍,合力建立良好網絡環境,全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韓袁紫陽參與(yu) 采寫(xie) )

  (人民日報 記者 史一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