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所高校2023年高招政策陸續出爐 新專業新模式順應國家發展

發布時間:2023-05-29 15: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聚焦 多所高校2023年高招政策陸續出爐

  新專(zhuan) 業(ye) 新模式 以“新”順應國家發展

  近日,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ye) 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聯合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本校2023年的高招政策與(yu) 自身亮點,為(wei) 即將到來的招生季預熱,引起了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放眼全國,多所高校在近一段時間公布高招政策,並舉(ju) 辦校園開放日等活動,邀請學生和家長前來谘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發現,“新”依舊是今年高招的關(guan) 鍵詞。為(wei) 迎合新的國家發展趨勢,多所高校紛紛出台切合自身情況的新招生政策與(yu) 項目,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在轉專(zhuan) 業(ye) 限製、深造條件、培養(yang) 模式設置等方麵作出調整,為(wei) 考生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

  聚焦國家發展,多高校新增專(zhuan) 業(ye)

  大數據、人工智能、行星科學……在今年不少高校的招生方案中,一些契合科技發展的新專(zhuan) 業(ye) 十分吸睛。

  以北京交通大學為(wei) 例,該校今年新增數字經濟、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數據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yu) 工程、工程力學等6個(ge) 專(zhuan) 業(ye) 。

  對此,北京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皓表示,“新增6個(ge) 招生專(zhuan) 業(ye) 均為(wei) 當前熱度高、行業(ye) 領域優(you) 勢明顯、我校開設基礎紮實的專(zhuan) 業(ye) 。”除此之外,該校還新增4個(ge) 雙學士學位招生項目,入學時將麵向對應大類學生選拔,學生畢業(ye) 後獲得雙學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通過梳理對比不少高校新增的專(zhuan) 業(ye) 後發現:這些專(zhuan) 業(ye) 多是當下熱度高、行業(ye) 領域優(you) 勢明顯、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的專(zhuan) 業(ye) 。比如,北京郵電大學新開設的“集成電路設計與(yu) 集成係統”專(zhuan) 業(ye) ,直指高速通信集成電路與(yu) 光子芯片的設計與(yu) 研發工程,切合國家重大戰略;北京林業(ye) 大學新增的“國家公園建設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為(wei) 2022年首次獲教育部批準的專(zhuan) 業(ye) 。該專(zhuan) 業(ye) 旨在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聚焦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建設與(yu) 管理;太原理工大學新增6個(ge) 專(zhuan) 業(ye) 與(yu) 當下熱門行業(ye) 相關(guan) :物理學、化學、生態學、能源互聯網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yu) 集成係統和表演專(zhuan) 業(ye) 。

  “創新”也是新增專(zhuan) 業(ye) 所共有的特征之一。

  例如,南京大學今年新增“行星科學專(zhuan) 業(ye) ”。據了解,行星科學以深空探測為(wei) 主要研究手段,由天文學、空間科學和地球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而成。該專(zhuan) 業(ye) 實行小班教學,導師製,培養(yang) 具有高素質、寬基礎、強實踐、重創新和國際化特征的行星科學人才。北京科技大學在2023年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礦工程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順應當下新興(xing) 起的人工智能發展趨勢。

  在西安交通大學,今年該校新增了醫工學和國際經貿規則專(zhuan) 業(ye)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曹良誌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介紹,醫工學針對未來人類生命健康需求及對醫療設備研發的需求而設置,依托該校強勢的理工科專(zhuan) 業(ye) ,支撐未來新醫學設備的研發和新治療方案的研究。我國在國際經貿中麵對糾紛、法律事務時,將需要大量國際法專(zhuan) 業(ye) 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應國家和社會(hui) 需要,整合了學校在國際法方麵的優(you) 勢資源,創辦了國際經貿規則專(zhuan) 業(ye) ,就業(ye) 需求量將會(hui) 很大。

  強化專(zhuan) 業(ye) 特色,“跨界”辦學模式受關(guan) 注

  由於(yu) 高校各自重點關(guan) 注的領域不同,不少高校均依據自身優(you) 勢學科或專(zhuan) 業(ye) ,設立新的人才培養(yang) 項目,並對項目中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資源傾(qing) 斜。

  比如,北京化工大學設置宏德書(shu) 院,聚焦工程學科、化學學科、法學學科的人才培養(yang) ,在全國範圍內(nei) 共招生180人。書(shu) 院推行以院士為(wei) 主體(ti) 的導師製以及個(ge) 性化的教育模式,著重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

  此外,多所高校也強調跨學科培養(yang) 複合型人才。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自推出了7個(ge) 雙學士學位項目後,今年又成功獲批5個(ge) 雙學士學位項目,強調語言+的複合型人才培養(yang) 策略,貼合國家對涉外高端語言人才的需求。

  不僅(jin) 跨學科成為(wei) 新趨勢,跨校、跨國培養(yang) 也成為(wei) 一些高校培養(yang) 國際性、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多所知名高校開展了複合型人才培養(yang) 的探索。例如與(yu) 中國政法大學的“英語+法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與(yu) 中國人民大學的“西班牙語+國際新聞與(yu) 傳(chuan) 播”聯合學士學位項目,與(yu) 中央財經大學的“英語+金融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與(yu) 北京理工大學的“英語+信息管理與(yu) 信息係統”聯合學士學位項目。

  此外,該校鼓勵學生在第3-8學期進行跨學科或跨專(zhuan) 業(ye) 自主輔修,學生按輔修要求修滿學分即可拿到北外頒發的對應專(zhuan) 業(ye) 的輔修證書(shu) 。

  “南京大學是開展國際合作與(yu) 交流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2022年,南京大學與(yu) 芬蘭(lan) 赫爾辛基大學合作設立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yu) 地球係統科學學院,簡稱‘南赫學院’。”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浩在不久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赫爾辛基大學是芬蘭(lan) 的最高學府,也是大氣與(yu) 地球係統科學全球頂級高校。兩(liang) 校將融合優(you) 勢,打造前沿引領、多學科交叉的大氣與(yu) 地球係統科學“本—碩—博”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共同服務國際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應對氣候變化與(yu) 可持續發展等全球與(yu) 地區問題。

  電子科技大學自2022年起新增辦學地點設在海南校區的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大類,該專(zhuan) 業(ye) 大類包含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均為(wei) 學校A+學科對應的專(zhuan) 業(ye) 。其間有到成都校本部及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交流學習(xi) 的機會(hui) ,也可以申請3+2、4+1等海外聯合培養(yang) 模式。師資主要由電子科技大學與(yu) 格拉斯哥大學的優(you) 秀老師進行授課。畢業(ye) 時頒發電子科技大學雙證,同時還能獲得格拉斯哥大學的學位證書(shu) 。

  助力學生成長,多所高校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

  進入學校後,想轉專(zhuan) 業(ye) 怎麽(me) 辦?學成之後,是就業(ye) 還是讀研……麵對這些學生關(guan) 心的實際問題,不少高校都在探索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

  本科生深造的問題,不僅(jin) 是學生關(guan) 注的大事,也考驗著高校選才育人的能力。近年來,不少高校推出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直博等人才培養(yang) 項目,讓真正有誌於(yu) 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領域科學研究的同學在學校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成長。

  北京郵電大學2022年設立未來學院,開設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實驗班“元班”,集聚學校最具優(you) 勢特色專(zhuan) 業(ye) ,按計算機類(元班)、電子信息類(元班)兩(liang) 個(ge) 大類招生。

  北京郵電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陳偉(wei) 表示,“元班”采用“特殊政策護航+優(you) 質資源傾(qing) 斜+頂尖師資匯聚+卓越實踐支撐”特色鮮明、優(you) 勢突出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並采用彈性化“長學製”,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完成實驗班本科階段學業(ye) 綜合評價(jia) 要求的學生,均可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集成電路、網絡空間安全、關(guan) 鍵基礎軟件等國家急需人才領域的學科或方向範圍內(nei) 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並優(you) 先以碩博連讀方式攻讀博士研究生。

  同樣,湖南大學也開設了人文科學試驗班與(yu) 理科試驗班,今年起麵向全國招生。兩(liang) 個(ge) 試驗班采用全程導師製。為(wei) 每名學生選聘一位責任心強、學術造詣深厚且具有國際視野的傑出學者為(wei) 學業(ye) 導師,選擇分流專(zhuan) 業(ye) 後增配一位專(zhuan) 業(ye) 導師。試驗班進行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達到學校推免基本條件的試驗班學生,可進入碩士階段或直博學習(xi) ,研究生推免不受指標限製。為(wei) 學生了解世界學術研究最前沿、融入國際一流學術群體(ti) 創造條件。

  對於(yu) 轉專(zhuan) 業(ye) 等學生關(guan) 心的實在問題,一些高校放低門檻,增加轉專(zhuan) 業(ye) 機會(hui) ,提高考生在選擇院校或專(zhuan) 業(ye) 時的容錯率。

  以北京林業(ye) 大學為(wei) 例,該學校提出“0門檻申請轉專(zhuan) 業(ye) ”製度,在本科四年期間為(wei) 考生提供3次轉專(zhuan) 業(ye) 機會(hui) ,分別位於(yu) 大一第二學期初、大二第一學期初、大二第二學期初,給予考生較為(wei) 充分的調整空間。北京交通大學則根據往年數據指出,轉專(zhuan) 業(ye) 成功率在50%-70%左右。

  針對不同省區的不同高考模式,高校也作出了相對應的調整。比如,北京交通大學承諾平行誌願提檔不退檔,針對高考3+3省區提出“報三保一”的政策,針對高考3+1+2的省區提出“報六保一”政策,優(you) 先在考生填報的專(zhuan) 業(ye) 中進行選擇,減少考生被調劑至未報專(zhuan) 業(ye) 的可能。

  近年來,高校的專(zhuan) 業(ye) 設置一直是高考招生領域的熱門話題,有關(guan) 專(zhuan) 家分析指出,專(zhuan) 業(ye) 設置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核心支柱”和關(guan) 鍵抓手,也直接影響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與(yu) 成效。

  “高校的人才培養(yang) 必須全麵回到國家與(yu) 社會(hui) 發展的需求這個(ge) 軌道上來。”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誌文表示,“我們(men) 身處一個(ge) 科學技術快速迭代,融合發展的時期,一些傳(chuan) 統行業(ye) 消失,一批新行業(ye) 產(chan) 生,或者與(yu) 信息技術等結合,催生出大量新業(ye) 態,對人才培養(yang) 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與(yu) 挑戰,我們(men) 必須麵對和回應。”

  不久前,教育部會(hui) 同發改委等五部委發布《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優(you) 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zhuan) 業(ye) 布點。陳誌文認為(wei) ,要做好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改革,高校需要準確定位。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隻是一個(ge) 開始、一個(ge) 抓手,最後還要落實到具體(ti) 的人才培養(yang) ,而不能隻是停留在專(zhuan) 業(ye) 名字的變動上。“同時,我們(men) 也要警惕一些盲目趕時髦的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改革。社會(hui) 上熱衷什麽(me) 就設置什麽(me) ,罔顧科學性與(yu) 自身定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實習(xi) 生 王浩昆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