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我們(men) 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dang) 對教育事業(ye) 的全麵領導為(wei) 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以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為(wei) 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為(wei) 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ti) 係、製度、內(nei) 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wei) 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就是要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對學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ti) 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麵的培養(yang) 缺一不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要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打牢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根基,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針對青少年各成長階段,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黨(dang) 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離不開教育數字化。教育數字化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基礎,推進數字教育,將為(wei) 國民個(ge) 性化學習(xi) 、終身學習(xi) 、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去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成效顯著。作為(wei) 國家智慧教育門戶的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迅速形成覆蓋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持續豐(feng) 富德育、智育、體(ti) 美勞育的“三橫三縱”資源布局;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上線,提供豐(feng) 富的政策、崗位信息和指導服務,去年共享崗位達1370萬(wan) 個(ge)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更離不開一支師德高尚、業(ye) 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強教必先強師,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hui) 關(guan) 心支持下,一係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舉(ju) 措取得新成效。從(cong) 2021年起實施的“優(you) 師計劃”每年為(wei) 832個(ge) 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yang) 師範生,著力彌補音體(ti) 美等教師資源缺口;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台,1372.6萬(wan) 教師參加2023年“寒假教師研修”,約占各級各類教師的74.4%……要繼續加大教師隊伍建設,鞏固已逐漸形成的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吸引大批優(you) 秀人才爭(zheng) 相從(cong) 教,推動優(you) 秀教師不斷湧現。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