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高考後可預估成績 梯度選擇港澳高校

發布時間:2023-06-07 16:01:00來源: 新京報

  在留學市場,香港和澳門高校因其距離近、花費低等優(you) 勢,也成為(wei) 不少內(nei) 地學生的心儀(yi) 之選。高考過後,欲赴港澳地區讀本的考生有哪些選擇?港澳高校注重內(nei) 地報考者的哪些條件和素質?

  多數港澳高校的本科申請6月中旬截止

  新東(dong) 方歐亞(ya) 事業(ye) 部總部英語係部新馬港業(ye) 務支持馮(feng) 越介紹,高考結束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hui) 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恒生大學等均可供考生選擇,其中嶺南大學的申請將於(yu) 6月9日截止;澳門則有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旅遊學院等可供申請。

  各校亦會(hui) 有最低錄取要求,馮(feng) 越建議,想報考港校排名前三的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高考分數需超過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120-140分以上,且英語單科成績最好超120分。“澳門高校雖然世界排名不是特別理想,但這兩(liang) 年分數線也處於(yu) 持續上漲趨勢,比如報考澳門大學的學生,高考成績至少超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50分以上、且英語單科成績需達110分。”

  錄取方式上,絕大多數港澳高校通過本校的網申係統獨立招生,而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則通過與(yu) 內(nei) 地一致的高考誌願填報係統提前批展開錄取工作;此外,港澳高校均不需要內(nei) 地高考生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績,以高考英語單科分數為(wei) 考核依據。

  是否麵試則視不同院校、不同專(zhuan) 業(ye) 的具體(ti) 要求而定。“絕大部分麵試會(hui) 有分組討論的形式,老師在旁邊觀察,不做過多介入和打擾。”馮(feng) 越表示,(英語)語言表達、邏輯思辨、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學習(xi) 計劃等是港澳高校注重考查的方麵。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被港澳高校錄取的關(guan) 鍵審核因素在於(yu) 高考分數,網申階段提交的活動經曆、大賽情況等為(wei) 綜合考慮的背景條件。馮(feng) 越提醒,大多數網申係統會(hui) 在前一年的秋季開通,機構通常會(hui) 建議學生提前一年做相關(guan) 準備。對於(yu) 高考後臨(lin) 時決(jue) 定報考港澳高校的學生,她建議根據(預估)高考成績進行梯度選擇,趕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填報。“絕大多數港澳高校的申請6月中旬就截止了,少數持續到6月底,接著是緊鑼密鼓的麵試環節。”

  工程、商科等是港澳高校特色專(zhuan) 業(ye) 門類

  與(yu) 國外院校相比,東(dong) 西方結合的教育模式是港澳高校的明顯特點,它們(men) 會(hui) 引進歐美先進的教育理念,將課程設置與(yu) 之結合,又融入了中國傳(chuan) 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港澳地區比較提倡博雅教育,除強調學生紮實的專(zhuan) 業(ye) 基礎知識外,也重視鮮明個(ge) 性的發展、獨立完善的人格以及國際化視野的培養(yang) 。”工程、傳(chuan) 媒、商科、人文社科等是港澳高校的優(you) 勢或特色專(zhuan) 業(ye) 門類。

  “鑒於(yu) 中西結合的課程設置與(yu) 西方高校具有高銜接度,所以對於(yu) 後續想去歐美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赴港澳讀本很有優(you) 勢。”馮(feng) 越還表示,香港地區麵向留學生新頒布的工簽兩(liang) 年政策,利於(yu) 留港實習(xi) 和就業(ye) ,對日後回內(nei) 地求職也有所增益。“尤其是大灣區,非常歡迎有香港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的學生。”

  相較於(yu) 出國留學,穩定的政策、安全的環境、離家更近的距離、整體(ti) 低廉的費用,是赴港澳讀本的優(you) 勢所在。“港澳本科通常是4年製,學費加生活費的開銷大概八九十萬(wan) 人民幣,學費稍高的商科總花費也在百萬(wan) 元左右。”

  “不過港澳的地域性決(jue) 定了可供考生選擇的範圍要比出國留學有更多局限。”馮(feng) 越提及,內(nei) 地生常申請的八九所港校和三四所澳校從(cong) 整體(ti) 上不太能拉開梯度,對於(yu) 申請條件中等偏下的考生,可考慮聯合申請國外高校和港澳高校,提高命中率。

  此外,港澳高校針對本地生(70%-80%)和非本地生(20%-30%)會(hui) 進行學額劃分,“醫學專(zhuan) 業(ye) 的申請難度還會(hui) 更高,像港大的牙醫本科專(zhuan) 業(ye) ,明確規定2023年非本地學生無法報考。”

  港澳留學生回內(nei) 地就業(ye) 可享受相關(guan) “福利”

  2021年,海南文科高考生餘(yu) 辰辰(化名)被澳門城市大學英語專(zhuan) 業(ye) 錄取。作為(wei) 一名從(cong) 高一起就有留學打算、希望體(ti) 驗不同社會(hui) 製度和教育體(ti) 係的學生,她沒有考慮父母建議的新加坡、新西蘭(lan) ,“前者的好學校申請難度太大,後者離家太遠,綜合考量下來,我選擇了澳門的高校。”

  當年5月,她在澳城大網申係統填好個(ge) 人基本信息,6月下旬加入高考成績,7月上旬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學費一年7萬(wan) 港幣,“係統有填寫(xie) 獲獎和實踐的欄目,但我都沒有,也就沒填。”餘(yu) 辰辰告訴新京報記者,她憑借高考成績直接入讀了澳城大,沒有後續筆試及麵試環節。

  “就讀體(ti) 驗非常好,老師多在各高校間流動。”此外,澳門高校自由、開放的管理模式也令餘(yu) 辰辰滿意。在餘(yu) 辰辰的班級裏,內(nei) 地學生集中在廣東(dong) 、江蘇、四川等省份。畢業(ye) 後,她計劃去香港的大學繼續深造。

  餘(yu) 辰辰建議有留學想法的高考生們(men) 不要盲目地“衝(chong) ”,更應結合家庭條件理性抉擇。其次,需想好未來是否要回內(nei) 地讀研,“一旦來了澳門讀本科,考回內(nei) 地讀研還是很難的。”

  在日常工作中,馮(feng) 越發現,家長們(men) 對於(yu) 港澳留學生回內(nei) 地後是否享受留學生優(you) 待、能否報考公務員等問題不太了解。“答案是肯定的,學生從(cong) 港澳高校畢業(ye) 後都可以考公考編,享受留學生優(you) 待;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港科大廣州校區等內(nei) 地校區畢業(ye) 的學生,由於(yu) 沒有出境記錄,部分針對留學生的福利政策無法享受。上海等內(nei) 地城市在公務員招考時,對港澳地區的學曆持有較高認可態度。”

  “針對高考後臨(lin) 時想赴港澳讀本的同學,不必過於(yu) 糾結自己最終的分數。”馮(feng) 越建議,這類考生應根據考試表現及時預估分數,做出院校和專(zhuan) 業(ye) 選擇,盡快提交網申信息,抓住當年最後的機會(hui) 。

  部分港澳高校申請日期表

  澳門高校

  2023/2024學年

  澳門高校招收內(nei) 地學生報名日期(本科課程):

  澳門大學2023/05/02-06/25

  澳門理工大學2023/05/15-06/30

  澳門旅遊學院2023/05/02-06/30

  澳門科技大學2023/05/03-06/30

  澳門城市大學2023/05/01-07/03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2023/06/01-06/30

  報名方式:本科課程一律采取網上報名,申請人於(yu) 報名期內(nei) 登錄校方網頁(或校方指定的網頁)進行登記,並按指引繳納報名費。

  注:以上均為(wei) 一般課程報名日期,具體(ti) 報名日期以院校網頁公布為(wei) 準。

  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

  香港高校

  2023年招收內(nei) 地本科生時間表

  香港浸會(hui) 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6月13日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設有麵試的專(zhuan) 業(ye) 將安排合資格考生於(yu) 6月下旬進行麵試。

  錄取通知日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公布錄取名單。

  香港嶺南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6月9日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可關(guan) 注學校內(nei) 地招生網“最新信息”。

  錄取通知日期:7月上旬公布錄取名單。

  香港教育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6月12日中午12時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設有麵試的專(zhuan) 業(ye) 會(hui) 於(yu) 6月下旬安排合資格考生進行線上麵試。

  錄取通知日期:6月下旬至7月6日陸續通知獲錄取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6月14日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某些專(zhuan) 業(ye) 會(hui) 考慮安排申請人在6月中旬至下旬麵試(一般以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錄取通知日期:6月下旬至7月初公布錄取名單。

  香港科技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6月12日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6月下旬

  錄取通知日期:6月底至7月6日陸續公布錄取名單。錄取工作於(yu) 7月7日前結束。

  香港大學

  截止報名日期:網上申請6月28日中午12時

  麵試/筆試日期及地點:6月下旬於(yu) 網上進行麵試。

  錄取通知日期:7月7日前公布錄取名單。

  新京報記者 羅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