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絕不讓醫保基金成為“唐僧肉”(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6-09 11:16:00來源: 人民日報

  “絕不讓醫保基金成為(wei) ‘唐僧肉’!”不久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的這句話贏得眾(zhong) 多網友點讚。

  醫保是減輕群眾(zhong) 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重大製度安排。2018年至2022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年度總支出由1.78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2.46萬(wan) 億(yi) 元,切實發揮了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就醫後顧之憂的作用。可以說,醫保基金關(guan) 係到每一位參保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關(guan) 乎社會(hui) 穩定,其安全穩定運行至關(guan) 重要。

  作為(wei) 醫保基金的監管方,國家醫保局始終將加強醫保基金監管、維護基金安全作為(wei) 首要任務,5年來處理違法違規的醫藥機構154.3萬(wan) 家次,追回醫保基金771.3億(yi) 元,曝光典型案例24.5萬(wan) 件,彰顯了看好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錢”“救命錢”的決(jue) 心和力量。

  守護好每一分“救命錢”,製度建設功不可沒。近年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管理暫行辦法》《關(guan) 於(yu) 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台,一些技術規範先後實施,醫保基金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守護好每一分“救命錢”,有賴於(yu) 各部門協同參與(yu) 。幾年來,國家醫保局聯合公安、衛健部門持續開展專(zhuan) 項整治,聚焦骨科、血透、心內(nei) 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藥品耗材、虛假就醫、醫保藥品倒賣等重點行為(wei) ,開展靶向監督,除去侵蝕群眾(zhong) “救命錢”的“病灶”。僅(jin) 2022年就破獲案件268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261人,追繳醫保基金10.7億(yi) 元。

  守護好每一分“救命錢”,數據賦能大顯身手。充分運用智能監控、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速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化的監管體(ti) 係。2022年,通過智能監控拒付和追回38.5億(yi) 元,約占追回基金總數的26%。綜合施策、嚴(yan) 打違法,強力監管有效堵住了“跑冒滴漏”,保障了醫保基金安全運行。

  也要看到,即便在監管的高壓下,不規範使用基金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定點醫藥機構通過違規收費、串換醫藥服務項目、過度診療等手段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有些甚至通過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手段惡意欺詐騙保。同時,“一人刷卡、全家吃藥”、冒名用卡、一人持多卡分散報銷的情況在各地時有發生。醫保領域的違法違規問題手段更加隱蔽、形式更加多樣,僅(jin) 靠醫保部門單方麵力量,很難發現這些“穿上隱身衣”的騙保行為(wei) ,必須切實織密基金監管網。

  醫保基金來源於(yu) 參保人繳費和財政補貼,這幾年,我國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維持在95%左右。蠶食醫保基金,損害的是每個(ge) 參保人的利益。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切實織密基金監管網、堅決(jue) 守住基金安全底線,不僅(jin) 是醫保部門的責任,也是每個(ge) 參保人的義(yi) 務,需要構築起全社會(hui) 參與(yu) 的監督防線,持續發揮社會(hui) 監督對於(yu) 打擊違法違規問題的重要作用。

  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檢查、打擊、曝光力度,鞏固“不敢騙”的高壓態勢;構築全社會(hui) 監督防線,織密“不能騙”的天羅地網;引導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和醫務人員自覺規範服務行為(wei) ,推動構建“不想騙”的長效機製,才能徹底斬斷違法違規醫藥機構和不法分子鑽空子的念頭,讓每一分每一毫醫保基金都花在治病救人、增進民生福祉上。

  孫秀豔(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