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深圳文博會:齊白石目中之景在數字光影中呈現

發布時間:2023-06-10 15: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記者 鄭小紅

  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最負盛名和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之一。在他的眼中,花是什麽(me) 樣的?鳥是什麽(me) 樣的?山水又是什麽(me) 樣的?正在深圳舉(ju) 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簡稱:深圳文博會(hui) )上,用現代技術手段打造出集藝術、文化、科技為(wei) 一體(ti) 的“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就呈現了白石的“目中之景”。

  “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是全球首個(ge) 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該展以全沉浸式數字投影、7.1全景聲、AR增強現實、互動裝置等多種形式,演繹了百年巨匠齊白石的畫作。

  在視覺呈現上,該藝術展通過科技與(yu) 藝術的結合,利用光影與(yu) 藝術、科技與(yu) 人文交融,使觀眾(zhong) 如入畫境,在展覽現場感受齊白石視角下的家山與(yu) 遠遊、草木與(yu) 鳴蟲,感受他在畫室中的思慮,呈現出一個(ge) 更加生動有意蘊的藝術世界。

  展覽中,齊白石的諸多名作從(cong) 二維平麵幻化為(wei) 三維空間,竹林、木橋等實景與(yu) 數字技術生成的飛鳥、溪水融為(wei) 一體(ti) ,使觀眾(zhong) 真切感受齊白石筆下的自然之美。

  以“白石之眼”為(wei) 切入點,觀展觀眾(zhong) 變身為(wei) 齊白石,沉浸式感受齊白石一生不同階段的重要場景:萬(wan) 竹山居、五出五歸、一花一世界、白石畫屋、白石花園。

  白石老人對於(yu) 家鄉(xiang) 的思念不僅(jin) 體(ti) 現在他的回憶錄中、他的詩文中,更加體(ti) 現在他的繪畫作品中,《萬(wan) 竹山居》圖是白石老人的憶舊之作,深刻表達了他對家鄉(xiang) 的思念。

  五出五歸表達的是白石老人曾經五次遊曆祖國大好河山的寫(xie) 生曆程。從(cong) 1902年開始,在湘潭本地已小有名氣的齊白石,受友人鼓勵進行了五次遠遊,足跡踏遍大半個(ge) 中國。他根據沿途所見畫下不少寫(xie) 生草稿,後來又根據這些草稿精心創作了《借山圖冊(ce) 》。

  一花一世界是整個(ge) 展覽的核心展區,此部分在空間構成中運用折角造型,寓意齊白石一生的曲折與(yu) 堅強。在這裏觀眾(zhong) 們(men) 可以沉浸在白石老人的花鳥作品之中,真切的體(ti) 會(hui) 一代大師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及繪畫背後的人生見解。

  白石畫屋單元複原了20世紀初的齊白石北京書(shu) 房,觀眾(zhong) 可通過畫室中央放置的智能繪畫觸屏桌,在畫案上揮毫書(shu) 寫(xie) ,留下自己的作品。還可通過手機掃描室內(nei) 二維碼與(yu) 齊白石合影,通過AR數字技術,感受畫中之物擁有生命的律動。

  白石花園單元選取齊白石的花卉作品為(wei) 創作依據,打造具有中式園林風格的藝術花園場景,並且通過研發,將齊白石筆下的花卉活化為(wei) 花卉題材的機械花卉感應裝置,當觀眾(zhong) 輕輕靠近時,花朵則慢慢綻放或者飄風搖動。隔斷主視覺區域則結合數字媒體(ti) 演繹,將蝴蝶等昆蟲投射在麻布麵上,形成在花卉裝置周圍飛舞的增強現實場景感。通過掃描室內(nei) 二維碼,體(ti) 驗AR互動,感受花園蝴蝶飛舞、百花齊放之花園場景。

  主辦方紫荊文化集團表示,作為(wei) 全球首個(ge) 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本次展覽打造了全新的文化數字化體(ti) 驗新場景,讓數字技術成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激發民眾(zhong) 共鳴的有力載體(t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