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寧波開放大學刷新校地協作模式

發布時間:2023-06-10 15: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波6月9日電(記者 林波)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wan) 戶,看似小事,實則大事,是民生關(guan) 鍵大事、社會(hui) 發展大事,更是一件環境治理難事。6月9日,寧波開放大學與(yu) 浙江省慈溪市坎墩街道校地協作垃圾分類培訓班正式開班,通過專(zhuan) 家授課、實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推廣垃圾分類寧波模式,進一步加強校地協作,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寧波開放大學,是全國45所省級開放大學之一,以係統辦學為(wei) 特色,上承國家開放大學,下設學院、學習(xi) 中心,擁有覆蓋寧波全大市的開放大學一體(ti) 化辦學體(ti) 係。

  寧波開放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丁振華表示,近年來,寧波開放大學始終緊貼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密切關(guan) 注職業(ye) 技能提升、社會(hui) 治理、家庭教育等方麵的學習(xi) 需求,推動社會(hui) 培訓工作全麵拓展。

  眾(zhong) 所周知,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避免“垃圾圍城”的有效途徑,也是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於(yu) 此,2019年9月,寧波開放大學與(yu) 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合作共建寧波垃圾分類學院,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為(wei) 目標,整合各類社會(hui) 資源,是依托開放大學係統辦學,麵向全社會(hui) 、全領域,全過程提供垃圾分類宣傳(chuan) 、教育、研究的一體(ti) 化新型專(zhuan) 屬學院。

  審視當下,從(cong) “要我分”到“我要分”,從(cong) “無人問津”到“人人參與(yu) ”,垃圾分類“新時尚”逐漸融入民眾(zhong) 的日常。

  多年來,寧波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垃圾收運體(ti) 係,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整體(ti) 工作連續三年走在前列,更是在浙江省首創“搭把手”智慧回收體(ti) 係,建立“全品類、全區域、一體(ti) 化+公共服務”回收模式。

  2018年,坎墩街道成功通過寧波市第一批垃圾分類示範鎮創建驗收。

  “這次我們(men) 一共來了73人,主要是想通過此次垃圾分類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們(men) 鎮村兩(liang) 級幹部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精氣神,縱深推進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往深裏走、往實裏幹。”慈溪市坎墩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戰傑表示,此次培訓內(nei) 容豐(feng) 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除了學習(xi) 外,我們(men) 還要把經驗帶回去紮實幹,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思路去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

  據了解,坎墩街道於(yu) 此前開啟了垃圾分類“一點一房”改造提升行動,以提升小區生活品質形象,打造整潔美觀、功能齊全、豐(feng) 富多彩的分類環境。

  “通過案例喚醒民眾(zhong) 自覺參與(yu) 垃圾分類,再將垃圾分類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相結合,從(cong) 文化的角度訴說其內(nei) 涵。”麵對不同的授課群體(ti) ,寧波垃圾分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何秧兒(er) 會(hui) 有針對性地設計課件內(nei) 容,希望為(wei) 學員帶來一堂意義(yi) 深刻的垃圾分類課。

  何秧兒(er) 表示,垃圾分類是中國低碳生活新時尚,該學院在授課的同時,以她為(wei) 例的教師團隊也不斷學習(xi) 新的模式、新的知識,學習(xi) 各地先進經驗,並整理出垃圾分類相關(guan) 培訓資源。

  特別是在過去三年係列實踐探索的基礎上,該學院教師團隊共同探討並撰寫(xie) 《推進“寧波模式”,貢獻“寧波智慧”——垃圾分類“六步宣教法”的實踐探索》專(zhuan) 題研究報告,把該學院垃圾分類宣教模式提煉為(wei) “六步宣教法”,旨在提升寧波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和水準,助力寧波文明典範城市的建設。

  數據顯示,該學院成立至今,始終堅持訪學、研學、講師團下基層宣講等多種形式,為(wei) 不同群體(ti) 提供多層次、多方位、多樣化的教育培訓服務,至今已培訓服務12萬(wan) 餘(yu) 人次。(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