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建言中國企業“走出去”:需堅定啟航,更需防範“風高浪急”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肖欣)2023中國企業(ye) 走出去風險發布會(hui) 9日在北京召開。多國商界人士、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會(hui) ,聚焦中國企業(ye) 出海過程中所麵臨(lin) 的風險及變化趨勢,為(wei) 構建防風險屏障、提升抗風險韌性建言,助力中國企業(ye) 高質量“走出去”。
與(yu) 會(hui) 人士普遍強調,防範風險已成中國企業(ye) “出海”必修課,必須綜合考量因時而變的內(nei) 外部環境,做好風險對衝(chong) ,並探索新的機遇。
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席沈開濤指出,當下全球的安全形勢嚴(yan) 峻複雜。一是全球疫情後的次生風險持續發酵,長尾效應仍在,世界經濟複蘇發展的前景仍不明朗,少數國家借機搞貿易保護主義(yi) ,重創經濟全球化的基本格局。二是已知的傳(chuan) 統風險疊加交織,複合型破壞力更大。三是大國進入全麵博弈階段,其核心風險正在外溢。這要求中國企業(ye) 錨定走出去發展的安全根基,最大限度降低各類風險和破壞的影響。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不僅(jin) 要應對全球性金融風險因素,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的宏觀經濟與(yu) 金融穩定性風險。”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藺睿表示,實體(ti) 經濟與(yu) 金融經濟在疫情中與(yu) 疫情後恢複速度的不均衡、發達經濟體(ti) 與(yu) 發展中經濟體(ti) 在疫情中與(yu) 疫情後的應對能力不均衡,以及烏(wu) 克蘭(lan) 危機推升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與(yu) 糧食的供應鏈各環節波動幅度與(yu) 速率不均衡的現實,都為(wei)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帶來更加複雜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與(yu) 會(hui) 人士建言,“出海”企業(ye) 安全航行需依靠“燈浮標”。
“構建防風險屏障,提升抗風險的韌性,‘走出去’企業(ye) 持續提高境外安全風險防範和化解水平,既是形勢所迫,也是時代要求。企業(ye) 走出去‘風高浪急’,亟待設好‘浮標燈’,為(wei) 安全引航護駕。”沈開濤建議,風險防控是跨學科的專(zhuan) 業(ye) 領域,“走出去”的企業(ye) 應依靠外部資源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副教授雷少華建議,中國企業(ye) “走出去”依然要依托國內(nei) 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進一步鞏固成本與(yu) 質量的平衡優(you) 勢。同時,全麵構建全球技術標準聯盟,形成標準、專(zhuan) 利以及市場的有機融合。
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研究員田園認為(wei) ,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匯率雙向波動是常態,企業(ye) 有必要進行匯率風險管理,並建立行之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機製。對此,企業(ye) 需要從(cong) 完善風險管理機製、強化風險識別與(yu) 分析、製定匹配能力的套保策略入手。
來自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hui) 、國際商事爭(zheng) 端預防與(yu) 解決(jue) 組織的王娜律師談到,“走出去”的企業(ye) 更需要合規經營,特別是要建立起全麵的、符合所在地國家法律規章的合規體(ti) 係。著眼於(yu) 長遠發展,按當地法律法規辦事,行使合法權益,履行應盡義(yi) 務,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與(yu) 會(hui) 人士同時強調,“出海”是企業(ye) 實現國際化戰略的有效路徑,無論遇到多大的風浪,都要堅持啟航。
中國產(chan) 業(ye) 海外發展協會(hui) 會(hui) 長和振偉(wei) 分析說,“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大寫(xie) 意向工筆畫轉變,一方麵,要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和沿線國家發展需求,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打造“一帶一路”核心競爭(zheng) 力。另一方麵,麵對國際合作風險長期化、嚴(yan) 峻化、複雜化趨勢,必須立足於(yu) 防範風險、化解風險,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guan) 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與(yu) 會(hui) 代表還圍繞“走出去”前期的準備以及後期的人員出入境、境外安全、供應鏈等企業(ye) 落地發展問題,及如何借助不同領域優(you) 勢為(wei) 企業(ye) 提供相關(guan) 服務保障措施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