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川渝“取經” 福建寧德推動與粵港澳深度交流合作
中新網寧德6月12日電 (記者 呂巧琴)6月5日到11日,福建省寧德市政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主席程樹平帶領市政協課題調研組赴四川省、重慶市開展專(zhuan) 題學習(xi) 考察。
程樹平表示,學習(xi) 借鑒相關(guan) 省、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外向型經濟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寧德市進一步立足資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加強與(yu) 粵港澳深度交流合作,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擁有4000多年釀酒史的宜賓市,是“長江首城·中國酒都”。在“雙碳”戰略和能源革命背景下,宜賓主動重塑經濟結構,搶抓新能源賽道,借助良好的營商環境、優(you) 質的綠色水電資源和科技人才支撐,發展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千年酒都”轉型“新動力”。
6月9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hui) 在宜賓開幕,並授予宜賓“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稱號。目前,宜賓動力電池已簽約92個(ge) 項目,總投資2144.54億(yi) 元,預期年產(chan) 值5223.95億(yi) 元;累計建成動力電池產(chan) 能150GWh,初步構建起從(cong) 原材料、組件到新能源汽車整車,再到電池回收的“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圈。
宜賓成為(wei)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是四川打造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高地的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四川省動力電池產(chan) 量約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六分之一。今年1月至4月,四川動力電池產(chan) 量達25GWh,同比增長33.3%,高於(yu) 全國平均增長水平。預計到2025年,四川動力電池產(chan) 能有望達到400GWh,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過5000億(yi) 元。
調研組成員說,四川舉(ju) 全省之力扶持做大動力電池為(wei) 龍頭的企業(ye) 集群,並通過龍頭企業(ye) 集中向粵港澳地區招商,取得良好的成效,值得寧德市學習(xi) 。
在被稱為(wei) “天空之城”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調研組考察了解高山密林中的“山珍”如何走出山、“闖”出國門成為(wei) 國外暢銷產(chan) 品,讓老百姓增收致富;在香格裏拉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鄉(xiang) 城縣,考察了解該地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情況。
官方數據統計,2022年理塘縣共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1065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7.6%,占全州進出口總額的52%,總量、增速均居全州首位。調研組成員說,理塘80%的高原蔬菜直供香港,野生菌出口港澳地區和日韓;州、市加大對出口企業(ye) 的優(you) 惠補助和貼心服務,今年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量快速上升。
此次學習(xi) 考察,調研組還走訪了甘孜州康定市、重慶市渝中區,走訪港資企業(ye) 、出口企業(ye) 和港澳台交流基地,學習(xi) 川渝地區的先進經驗,看望在渝的寧德籍企業(ye) 家。
在重慶炯旺商貿有限公司,調研組一行和在渝的寧德籍企業(ye) 家座談交流、參觀產(chan) 業(ye) 園區。該公司從(cong) 事資產(chan) 、物業(ye) 租賃管理、物流倉(cang) 儲(chu) 等行業(ye) ,未來計劃發展重慶特色夜市經濟物業(ye) 管理。調研組成員建議,東(dong) 僑(qiao) 開發區、蕉城區可以引進該公司及其先進經驗,通過製定優(you) 惠政策、加強投資運營,促進寧德經濟內(nei) 循環。
調研組獲悉,宜賓、重慶、甘孜等地持續推動與(yu) 粵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特別是疫情之後,各地紛紛赴深圳、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考察推介,同時發揮駐深辦、香港、澳門中聯辦和同鄉(xiang) 會(hui) 、商會(hui) 等作用,組織粵港澳企業(ye) 家到川渝考察投資,收效明顯。
此外,甘孜、重慶等地利用新媒體(ti) 等渠道,擴大對粵港澳台地區民眾(zhong) 的文化旅遊宣傳(chuan) 力度,製定優(you) 惠政策,吸引粵港澳台同胞到川渝旅遊,自駕和組團遊客量明顯上升;康定還安排預算確定專(zhuan) 門接待港澳台同胞的酒店和車隊,提供全程貼心服務,提升品質和影響力,深受粵港澳台同胞歡迎。
調研組表示,政府部門提供保姆式服務,幫助企業(ye) 搶灘粵港澳市場,值得寧德借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