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剩菜盲盒”亟須打上質量安全“補丁”

發布時間:2023-06-13 11:1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譚浩俊

  近日,“剩菜盲盒”開始在部分城市悄然興(xing) 起。原價(jia) 100多元的壽司、30多元的中式麵點熟食、20多元的咖啡等,均可以原價(jia) 的1/3甚至1/4價(jia) 格買(mai) 到,這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蹲點”搶購。

  所謂“剩菜盲盒”,就是臨(lin) 近過期食品的代名詞,而非真正的“盲盒”食品。商家之所以願意以“剩菜盲盒”的方式銷售商品,就是因為(wei) 這些商品臨(lin) 近保質期,再不銷售出去就隻能扔掉,與(yu) 其扔掉,不如低價(jia) 銷售。有商家也表示,通過“剩菜盲盒”銷售的商品,每單至少虧(kui) 損10元。不過,從(cong) 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參與(yu) “剩菜盲盒”銷售活動的大多是小微商家。這些商家一方麵市場影響力不大,銷售能力不強,很容易囤積一些即將過期的商品;另一方麵,由於(yu) 自身承受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夠,為(wei) 了最大程度抵消過期商品對企業(ye) 經營帶來的負麵影響,隻能選擇通過銷售“剩菜盲盒”的方式減少經濟損失。

  正是因為(wei) “剩菜盲盒”銷售的大多是臨(lin) 期食品,因此食品的質量安全是否能夠得到保障也就成了消費者最為(wei) 關(guan) 注的方麵。此外,一旦“剩菜盲盒”的銷售狀況好,也可能會(hui) 出現無良商家通過以次充好、以劣充優(you) 的方式銷售食品的情況,損害消費者利益,甚至帶來嚴(yan) 重的食品安全隱患。

  以“剩菜盲盒”的方式銷售臨(lin) 期商品,客觀而言可以有效減少食品浪費,提高食品的使用效率。如果“剩菜盲盒”在食品領域做得好,還可以擴大到其他領域,減少其他領域臨(lin) 期商品的浪費情況,從(cong) 而提高整個(ge) 消費領域商品的使用效率。關(guan) 鍵在於(yu) ,不管是食品還是其他商品,質量和安全都是第一位的。食品安全大如天。任何食品,也包括其他商品,如果沒有安全作為(wei) 保證,都必須“一票否決(jue) ”,必須對其進行堅決(jue) 糾正、堅決(jue) 治理和堅決(jue) 處罰。

  這也意味著,雖然“剩菜盲盒”剛剛起步,願意加入到“剩菜盲盒”銷售行列的商家還不是很多,但是,食品安全工作卻不能滯後,不能等到問題發生了再采取措施。相關(guan) 部門應當提前介入、及時跟進,出台相關(guan) 的監管措施,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發生。隻有把問題和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問題的危害性。所以,市場監管部門必須及早介入,製定相關(guan) 的政策與(yu) 規範,幫助“剩菜盲盒”這種新興(xing) 業(ye) 態能夠健康、有序、規範發展。即便“剩菜盲盒”沒有成為(wei) 市場主流,也要確保這一新興(xing) 業(ye) 態能夠對節約糧食、減少浪費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不發生質量安全等方麵的問題。

  除市場監管部門之外,行業(ye) 協會(hui) 也要積極發揮作用,建立有效的行業(ye) 標準,對“剩菜盲盒”提出規範性要求。對參加“剩菜盲盒”銷售的商家,行業(ye) 協會(hui) 需要給予明確的行業(ye) 指導和責任界定,落實好食品安全責任,確保食品質量不降、品質不降、安全度不降。相關(guan) 平台則要對入駐商家把好關(guan) ,尤其是對發生過食品安全問題的商家要嚴(yan) 格把關(guan) ,確保入駐商家有良好的職業(ye) 道德和社會(hui) 責任心。

  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要隻看價(jia) 格,也要看所購商品的保質期,切不要食用過期食品。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也要緊隨新消費、新時尚、新風尚,及時了解“剩菜盲盒”銷售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維護消費者權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