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襄陽“瞪羚” 奮力奔跑:高新區93家瞪羚企業去年合計完成研發投入4.5億元,同比增長31.7%

發布時間:2023-06-13 15:43:00來源: 湖北日報

贄豐(feng) 機器人公司員工展示研發的基於(yu) 數字孿生技術的工業(ye) 機器人柔性物流倉(cang) 儲(chu) 係統等成果。

飛鍾糧機現已成為(wei) 國內(nei) 生產(chan) 研製各種型號的重力穀糙分離機的重要基地。

獲得襄陽唯一一家種子獨角獸(shou) 企業(ye) 稱號的無憂車管家,以“成為(wei) 中國最專(zhuan) 業(ye) 的洗車聚合平台”為(wei) 發展願景,努力“讓中國億(yi) 萬(wan) 車主享受無憂式管家服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孫濱 汪璐 通訊員 李雄 陸定琴

  瞪羚是一種善於(yu) 跳躍和奔跑的羚羊,個(ge) 頭不大,卻跑得快、跳得高。

  高成長型科技創新中小企業(ye) 具有與(yu) 瞪羚相同的特征。瞪羚企業(ye) ,指創業(ye) 後邁過“死亡穀”、以科技創新為(wei) 支撐進入高成長期、增長速度很快、在市場競爭(zheng) 中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這些企業(ye) 個(ge) 頭小、跑得快、跳得高、創新能力強、專(zhuan) 業(ye) 領域新、發展潛力大。

  一個(ge) 地區的瞪羚企業(ye) 數量越多,表明這一地區的創新活力越強,發展速度越快。

  《2022年襄陽高新區瞪羚企業(ye) 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襄陽高新區瞪羚企業(ye) 群體(ti) 數量達93家,其中瞪羚企業(ye) 49家、潛在瞪羚企業(ye) 44家,群體(ti) 數量較2020年增長111%;總營收81.3億(yi) 元,同比增長28.2%,利潤總額7.7億(yi) 元,同比增長59.2%。

  襄陽市科技局副局長楊軍(jun) 介紹,加大研發投入和知識產(chan) 權管理是瞪羚企業(ye) 跑快跳高的關(guan) 鍵,襄陽市科技部門從(cong) 項目申報、創新平台創建、人才引進等方麵給予企業(ye) 重點支持,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完善科創新物種企業(ye) 全鏈條培育體(ti) 係,打造熱帶雨林式科技創新生態。以襄陽高新區瞪羚企業(ye) 群體(ti) 為(wei) 例,其去年合計完成研發投入4.5億(yi) 元,同比增長31.7%。93家企業(ye) 合計擁有專(zhuan) 利授權2599件,牽頭承擔國家級、省級科技項目26項,在汽車電子、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等賽道取得重大科技突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近日走進部分瞪羚企業(ye) ,感受其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

  贄豐(feng) 機器人

  為(wei) 摩擦材料企業(ye) 提供智能製造係統

  5月31日,走進位於(yu) 襄陽高新區的湖北贄豐(feng) 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贄豐(feng) 機器人”)。

  在一樓生產(chan) 車間,激光焊接機器人揮動焊接臂,正快速“縫合”不鏽鋼鈑金。掛軌巡檢機器人,按照程序設定逐個(ge) 檢查數據並自動匯報終端。三人多高的貨物架旁,機械臂靈活、準確分揀貨物。

  “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下,機器人與(yu) AI技術、ChatGPT相輔相成,正滲透各行各業(ye) 實現多場景運用。”贄豐(feng) 機器人董事長王洪榮說,尤其在一些勞動密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機器人可從(cong) 事重複性、環境差、危險性高的工作,有利於(yu) 企業(ye) 轉型升級。

  棗陽是我國三大汽車摩擦材料生產(chan) 基地之一,相關(guan) 製造和服務企業(ye) 110多家,年產(chan) 能在20萬(wan) 噸以上,市場占有率25%。經過市場調研,王洪榮發現,大部分生產(chan) 刹車片的企業(ye) 規模較小,原輔料采購成本與(yu) 渠道高度雷同,生產(chan) 設備基本一樣。隨著人工成本企高,企業(ye) 利潤被不斷壓縮。

  今年,贄豐(feng) 機器人投資10億(yi) 元建設棗陽摩擦材料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聚集本地近10家小型刹車片生產(chan) 企業(ye) ,提供500多套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打造摩擦材料智能製造柔性生產(chan) 係統,可標準化完成磨邊、切邊、臥式鑽孔、磨報警線、刷灰、打碼等工序。

  王洪榮介紹,部分小企業(ye) 無法單獨實現自動化生產(chan) ,整合進一個(ge) 園區後,可通過共享設備、倉(cang) 庫實現規模化、集約化。企業(ye) 一鍵下單,原材料可在園區自動配送,通過共享生產(chan) 線滿足各自產(chan) 能要求,針對不同企業(ye) 生產(chan) 的不同規格產(chan) 品,可對機器人根據各類型號輸入各自參數指令調整作業(ye) 方式。

  贄豐(feng) 機器人通過研發生產(chan) 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數字孿生虛實互控係統、柔性生產(chan) 係統,去年產(chan) 值4600萬(wan) 元。

  超卓航科

  多領域探索冷噴塗技術應用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卓航科”)成立於(yu) 2006年,是國內(nei) 少數掌握冷噴塗固態增材製造技術,並最早將該技術應用於(yu) 航空器維修再製造領域的企業(ye) 。

  何謂冷噴塗固態增材製造技術?“形象地說,好似往牆上扔泥巴。隻不過是以超音速扔出特殊配方的泥巴。”公司董事長助理陳展解釋。

  走進超卓航科展廳,“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獎”等榮譽和近百張專(zhuan) 利證書(shu) 映入眼簾。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上,超卓航科移動式增材製造搶修方艙斬獲銀獎。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營收入6005萬(wan) 元,同比上升40.54%。

  “你可以把我們(men) 企業(ye) 看成是‘飛機4S店’。”陳展介紹,多年來,公司先後引進20餘(yu) 位工學博士,組建研究院,圍繞冷噴塗技術開展基礎理論、噴塗工藝、工程化應用及先進裝備等研究。經過10多年的技術積澱和工藝創新,超卓航科成功將冷噴塗增材製造技術商業(ye) 化,實現了對我國多型號飛機大梁疲勞裂紋的修複再製造,使得飛機剩餘(yu) 壽命提高30倍以上,完成國內(nei) 該領域技術突破。

  年報顯示,該公司2022年研發費用投入1533萬(wan) 元,占全年營收10.98%,同比增長18.91%。多項填補國內(nei) 空白的技術,核心業(ye) 務幾乎覆蓋國內(nei) 所有航空公司。近兩(liang) 年,超卓航科自主研發一款移動式增材製造平台,可在多場景下實現鋁合金、鈦合金及高溫合金等常規材料飛機結構件現場搶修,為(wei) 國內(nei) 首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陳展說,冷噴塗增材製造技術可以實現幾乎所有的純金屬及其合金材料、部分金屬陶瓷或金屬基複合材料等塗層的製備,已成功應用於(yu)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製造、工業(ye) 母機核心零部件製造等,部分產(chan) 品已批量試製。此外,公司與(yu) 某玻璃生產(chan) 商客戶開展相應靶材的試製,將應用於(yu) 建築行業(ye) 大幅麵玻璃製造。

  飛鍾糧機

  穀糙分離機暢銷海內(nei) 外

  穀糙分離是將未脫殼稻穀與(yu) 糙米分開,是大米加工環節極為(wei) 關(guan) 鍵的一道工序,這項技術高低可決(jue) 定大米質量。

  “按下電鈕,穀料通過進料鬥落下,設備啟動,穀糙分離。”5月30日,在襄陽市飛鍾糧食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鍾糧機”)總裝車間,總經理張翰威向記者演示。不遠處,10多台重力穀糙分離機正在包裝,當天將分別發往印度尼西亞(ya) 、印度等市場。

  “穀糙分離,通俗來說就像篩子。”張翰威說,稻穀和糙米的粒度、相對密度、重量、摩擦係數、懸浮速度和彈性等物理特性有較大差異,穀糙分離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這些物理性差異,借助穀糙混合物在運動過程中產(chan) 生的自動分級,稻穀上浮、糙米下沉,采用適宜的機械運動形式和裝置將稻穀糙米進行分離和分選。

  飛鍾糧機十多年研究這項技術,根據市場需求研發出各類重力穀糙分離機,包括單體(ti) 、雙體(ti) 、正向、反向及各噸位機型,產(chan) 品已達120多種,可滿足國內(nei) 外不同規格、不同類型的產(chan) 品定製。

  張翰威說,公司在設計、材料、鈑金、精加工等十幾個(ge) 環節,均有嚴(yan) 格質檢。憑借十多年積下的口碑,同類產(chan) 品中已成為(wei) 行業(ye) 標杆。

  “專(zhuan) 注做小眾(zhong) 產(chan) 品,想要成功必須做到極致。”張翰威說,飛鍾糧機在全省糧機製造企業(ye) 中率先建立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積極引進、聘請國內(nei) 糧機專(zhuan) 業(ye) 人才,結合客戶需求不斷更新升級產(chan) 品。

  新研發的智能化雙篩體(ti) 穀糙分離機一篩變雙篩,增加了連接智能係統的中控台,大大提升了分離效率。研發的組合精選篩增加螺旋除塵係統,利用振動空氣篩技術能將粉塵、輕雜質等沉降後集中處理,避免了生產(chan) 時灰塵飛揚。

  張翰威介紹,連續3年,飛鍾營業(ye) 收入增速均在20%以上,預計今年產(chan) 值可突破5000萬(wan) 元,實現出口250多萬(wan) 美元。

  無憂車管家

  “無水”洗車新業(ye) 態

  “您有新的訂單,請及時處理。”6月4日晚8時許,接到無憂車管家洗車係統後台指令,家住樊城區的王強夫妻騎著電動車趕到萬(wan) 達小區地下停車場A30停車位。鋪一塊白布在地上,擺上7種造型各異的刷子及吸塵器,拿出用礦泉水瓶裝好的水,兌(dui) 上洗車原液,按照客戶要求熟練操作。

  “每個(ge) 洗車工上崗前要接受一周培訓,標準化流程,洗車也有儀(yi) 式感。”無憂車管家網絡科技公司(以下簡稱“無憂車管家”)創始人黃修宇介紹,類似洗車工襄陽目前有700多人。

  無憂車管家成立於(yu) 2018年,以互聯網及大數據分析為(wei) 核心技術,以汽車後市場為(wei) 應用場景,創新推出上門“無水”洗車新業(ye) 態。公司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發納米環保無水洗車原液,原液含有懸浮劑,噴上後會(hui) 快速滲透,可有效使汙漬與(yu) 車漆產(chan) 生間隙,在沙土顆粒和車漆之間形成保護層,再利用表麵活性劑去除汙漬,用毛巾輕輕一擦就掉,洗一台車用水量隻相當於(yu) 一瓶礦泉水。

  無水洗車能不能洗幹淨?原液對車漆有沒有腐蝕性?剛開始推廣難度較大。黃修宇帶著原液,在全國各地檢測研究院做深度檢測,整理報告,打消客戶疑慮。“白天在小區、停車場、商圈,為(wei) 車主免費洗車,做推廣普及。晚上拉人建群,把服務客戶的過程做成視頻,讓更多的人接受無水洗車,市場一步步打開。”

  2019年,無憂車管家借助互聯網走上新賽道。線上下單、輕裝上陣、隨處可洗等特點快速獲取了用戶信任與(yu) 認可。黃修宇說,每年跑100多個(ge) 城市,不是在做推廣就是在做推廣的路上,逐漸與(yu) 山東(dong) 高速、廣東(dong) 高速、平安車險、各大銀行都建立了合作。目前,公司網點已進入全國190多個(ge) 城市,鏈接6萬(wan) 多家洗車門店,全國用戶數超過500萬(wan) 。

  目前,該公司還與(yu) 浪潮智能終端有限公司合作,開始量產(chan) 自主研發的洗車機器人。高2.6米的洗車機器人有一個(ge) 車位大,已預售500多台。

  本欄圖片均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