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植根廣袤田野 助力鄉村振興(履職故事)

發布時間:2023-06-15 14:48:00來源: 人民日報

  日前,在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寺寨鄉(xiang) 下寨村的青海省馬鈴薯高山試驗站,播種機在田地裏來回穿梭,滾滾土浪伴著機器轟鳴翻新而起。一旁,來自青海省農(nong) 林科學院的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正和同事們(men) 詳細查看著土壤溫度和墒情,並把種植戶的需求一一記下。

  “履職10餘(yu) 年,我關(guan) 注的領域很簡單,就是老百姓的田地和牧場,怎麽(me) 能夠讓老百姓致富增收。”沉穩的話語配上花白的頭發,讓年過五旬的他顯得很是幹練。前兩(liang) 年,王艦在走訪中發現,青海自然地理條件獨特,中藏藥材資源豐(feng) 富,特別是道地藥材品質突出,但種質資源保護體(ti) 係不健全、技術支撐不足等問題也嚴(yan) 重製約著中藏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沒有讓老百姓實現效益最大化。

  “經過調研,我們(men) 以青海道地藥材藥源基地建設為(wei) 切入點,圍繞加快建設道地中藏藥材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等方麵,提交了《加大力度支持青海省中藏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提案。去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青海省‘十四五’中藏醫藥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時期青海省中藏醫藥工作進行全麵部署,也讓我們(men) 的努力落在了實處。”王艦說,“目前,西寧市、海東(dong) 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的中藏藥材產(chan) 業(ye) 化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讓從(cong) 事中藏藥材產(chan) 業(ye) 的家庭致富增收有了堅實依托。”

  除了實驗室和課堂,農(nong) 牧區是王艦跑得最多的地方。青海牧區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災害多,畜牧業(ye) 基礎設施薄弱;隨著禁牧減牧、自然保護區劃定、草原生態治理等政策落實,經濟發展與(yu) 生態保護矛盾日漸凸顯。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提高牧民抵禦畜牧業(ye) 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拓寬老百姓的收入渠道,是一個(ge) 新課題。經過走訪調研,王艦和同事們(men) 發現,優(you) 質的飼草產(chan) 品,可增加冬春季舍飼、半舍飼牲畜數量,很大程度上減輕天然草原放牧壓力,與(yu) 此同時,青海耕地比較貧瘠,單位麵積種植糧食作物產(chan) 出低。“兩(liang) 者取長補短,我們(men) 建議,構建‘農(nong) 牧結合、草畜聯動、為(wei) 養(yang) 而種、以種促養(yang) ’的發展機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王艦說。

  隻有植根於(yu) 廣袤田野,提案才有價(jia) 值。從(cong) 高原馬鈴薯種植技術的攻關(guan) ,到呼籲支持中藏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建議加快發展青海飼草產(chan) 業(ye) ,再到把脈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的產(chan) 業(ye) 發展……王艦步履不停,始終關(guan) 懷著腳下的這片土地和這裏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當前,青海正全力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如何把‘綠色有機’的品牌越擦越亮、讓更多農(nong) 畜產(chan) 品走出去,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生態發展的紅利,我們(men) 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王艦堅定的目光中透露出滿滿幹勁。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