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穩步向上 香港經濟展現充沛活力

發布時間:2023-06-15 14:5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香港經濟正逐步邁向複蘇,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程鼎一近日表示,今年前5個(ge) 月訪港旅客數量突破1000萬(wan) 人次大關(guan) ,包括內(nei) 地居民在內(nei) 的世界各地旅客重臨(lin) 香港,大大提振了消費市場信心,為(wei) 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充沛活力。同時,中央不斷推出各種優(you) 惠政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特區政府各項發展政策逐步落地,令香港經濟出現強勁的發展勢頭。

  消費回暖

  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香港前5個(ge) 月入境旅客超過1000萬(wan) 人次,已恢複至2017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40%以上,4月至5月間入境旅客更是恢複至55%。而在去年,全年訪港旅客隻有約60萬(wan) 人次。

  作為(wei) 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旅遊業(ye) 的複蘇帶動了運輸、餐飲及零售等行業(ye) ,刺激消費增長。受惠於(yu) 此,第一季度香港實際本地生產(chan) 總值按年增長2.7%,按季度大幅增長5.3%,扭轉了先前連續4季度的跌勢。

  經濟氛圍大幅改善,消費投資穩步向好。自去年12月起,香港零售銷售額已連升3個(ge) 月,銷售貨值恢複至逾300億(yi) 港元水平。今年第一季度私人消費開支同比升13%,比上季度相應升幅1.7%明顯加快,為(wei) 1987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增幅。同時,與(yu) 消費及旅遊業(ye) 相關(guan) 行業(ye) 的失業(ye) 率進一步下降,2月至4月香港的最新失業(ye) 率已跌至3%,是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yu) 此同時,特區政府推出的一係列刺激消費政策,如派發新一輪消費券計劃、舉(ju) 辦“開心香港”大型活動等,都極大地提振了市民消費意願。以4月份為(wei) 例,香港零售銷售貨值已進一步增加至約350億(yi) 港元,有效緩解自去年以來出口持續疲弱給經濟帶來的壓力。和疫情前比較,香港零售銷售貨值及食肆收益都已恢複至2019年同期約90%的水平。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訪港旅客逐步增加、本地消費意願進一步好轉,這些利好都令私人消費表現大幅改善,成為(wei) 支撐香港經濟改善的主要動力。

  投資向好

  多項經濟數據強勁反彈,進一步刺激了投資的增長。新加坡大華銀行一項有關(guan) 中小企及大型企業(ye) 的研究報告顯示,逾六成受訪香港企業(ye) 對2023年前景展望樂(le) 觀。除此之外,據香港投資推廣署資料,來自德國、日本、美國等地的企業(ye) 最近也陸續在港開業(ye) 或擴大業(ye) 務規模。

  今年5月,德國PERI公司宣布積極擴展業(ye) 務以覆蓋大中華區市場。公司於(yu) 2015年落戶香港時隻有5名員工,近年隨著業(ye) 務不斷擴展,團隊現已增至逾80人。美國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今年在香港開設新辦事處,全力拓展北亞(ya) 地區業(ye) 務。公司負責人表示,香港是國際資產(chan) 管理中心,也是通往內(nei) 地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門廊。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反映了公司對區域內(nei) 市場充滿信心。

  香港總商會(hui) 近日將今年香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4.2%,香港總商會(hui) 總裁梁兆基表示,隨著香港經濟活動恢複正常,企業(ye) 需要重整供應鏈,並加快數碼轉型,所以需要增加投資。再者,不少廠商、買(mai) 家訪港,展覽訂單理想,即使外圍貿易環境疲弱,仍然對下半年表現樂(le) 觀。

  “內(nei) 地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支出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已超過五成。”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表示,鼓勵香港各界善用“一國兩(liang) 製”獨特優(you) 勢,以粵港澳大灣區為(wei) 切入點,把握內(nei) 地市場發展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爭(zheng) 取實現更大發展。特區政府同時推出一係列支持計劃,協助業(ye) 界把握複常帶來的黃金機遇,包括延長中小企業(ye) 融資擔保計劃、加快審批申請資助金額10萬(wan) 港元以下的項目等。

  信心十足

  得益於(yu) 多個(ge) 行業(ye) 強勁複蘇,外界更加看好香港今年的經濟前景。彭博社最新調查顯示,香港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6%,高於(yu) 此前預估的3.4%。包括瑞信、匯豐(feng) 、渣打、高盛、東(dong) 亞(ya) 銀行等在內(nei) 的金融機構也紛紛調高對香港經濟增長的預測,其中高盛更是調高至6%,充分說明全球金融界看好香港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wei) ,鑒於(yu) 香港過渡至“後疫情”較預期順暢,加上大量受積壓的需求,未來帶動經濟複蘇的步伐或快過預期。高盛也表示,受惠於(yu) 內(nei) 地與(yu) 香港全麵通關(guan) 、香港取消社交距離措施等利好因素,香港私人消費表現強勁,第一季度經濟表現優(you) 於(yu) 市場預期。考慮到訪港旅客持續攀升、特區政府派發消費券等,預計香港第二季度經濟可以延續複蘇勢頭。

  “特區政府正全力拚發展、拚經濟、拚競爭(zheng) 力,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在本地需求強勁複蘇、旅客恢複到訪香港雙雙帶動下,香港的經濟已經明顯改善。”李家超說,如今香港社會(hui) 已經全麵複常,與(yu) 內(nei) 地和海外全麵通關(guan) 接軌,整體(ti) 的經濟和社會(hui) 氣氛也活起來、動起來。在香港踏上由治及興(xing) 的新征程上,特區政府全力為(wei) 香港開創新局麵、實現新飛躍、展現新動能。他對香港經濟前景感到樂(le) 觀,更有信心與(yu) 香港商界通力合作,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展望下半年,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隨著消費氣氛及訪港旅客人數持續改善,香港零售業(ye) 、旅遊業(ye) 等有望繼續交出亮眼成績單。不過,陳茂波認為(wei) ,盡管香港經濟複蘇正穩步向前,仍然要警惕外圍環境的不明朗因素和挑戰。要有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做好風險防範,統籌好發展與(yu) 安全,確保香港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