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極推動商業航天產業發展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中國商業(ye) 航天發展迅速。作為(wei) 中國首都的北京,多區積極布局並推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以拓展航天技術應用為(wei) 場景,打造“航天+”產(chan) 業(ye) 生態圈。
中國自2015年起積極發展商業(ye) 航天,目前已初具規模,產(chan) 業(ye) 涵蓋上遊火箭發射、衛星及地麵設備研製、中遊衛星運營和下遊衛星應用等多個(ge) 領域。
北京重視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且該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資源豐(feng) 富,在產(chan) 業(ye) 決(jue) 策、科研攻關(guan) 、核心製造等環節優(you) 勢明顯。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於(yu) 2021年印發《北京市支持衛星網絡產(chan) 業(ye) 發展的若幹措施》並進行政策解讀,指出在北京市大興(xing) 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以及商業(ye) 火箭創新中心,做強“南箭”;在海澱區建設商業(ye) 衛星產(chan) 業(ye) 基地和星座運控、運營平台,做強“北星”;豐(feng) 台區發揮央企、軍(jun) 工優(you) 勢,承接溢出項目,其他各區錯位發展,形成協作互補。
北京市豐(feng) 台區已形成千億(yi) 級規模的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已突破280億(yi) 元(人民幣,下同)。今年6月14日,《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提出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豐(feng) 台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億(yi) 元,實現商業(ye) 航天技術能力、企業(ye) 質量、產(chan) 業(ye) 規模倍增發展。以拓展航天技術應用為(wei) 場景打造“航天+”產(chan) 業(ye) 生態圈,突出“航天+智慧城市”“航天+醫療”“航天+農(nong) 業(ye) ”“航天+文化”等場景應用,為(wei) 城市治理、醫療技術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
北京市豐(feng) 台區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目前該區已構建了以火箭產(chan) 業(ye) 為(wei) 主、以衛星應用產(chan) 業(ye) 和航天材料、航天零部件、航天檢測等基礎共性產(chan) 業(ye) 為(wei) 輔的多元發展格局。聚集了航天航空科研院所35家,航天航空相關(guan) 企業(ye) 110餘(yu) 家,國家和市級航天航空領域重點實驗室9個(ge) ,約有6萬(wan) 名航天航空領域科技人員,具備發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的良好基礎。該區將建設符合商業(ye) 航天企業(ye) 發展需求的科創載體(ti) ,大力支持商業(ye) 航天創新創業(ye) 型企業(ye) 落地。
積極建設北京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的北京市大興(xing) 區,為(wei) 進一步推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於(yu) 今年4月發布《大興(xing) 區支持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暫行辦法》,支持企業(ye) 創新發展,聚焦火箭、衛星、地麵終端等產(chan) 業(ye) 化項目,新購置研發和生產(chan) 設備的企業(ye) ,每年最高可獲得2000萬(wan) 元資金支持。同月,大興(xing) 區主辦北京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大會(hui) ,國華基金和大興(xing) 產(chan) 業(ye) 引導基金在會(hui) 上共同發起設立50億(yi) 元的北京新華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金,專(zhuan) 項用於(yu) 北京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的落地投資。
中國民營火箭首次全箭飛行、首次實現一箭多星發射、首次實現連續發射成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聚集航天企業(ye) 40餘(yu) 家,基本覆蓋運載火箭、衛星研製、衛星應用、型號配套、地麵設備、技術應用等領域。
記者了解到,2021年12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印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星箭網絡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對符合納入“白菜心”工程條件的星箭網絡企業(ye) ,給予研發費用50%的資金支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wan) 元。下一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圍繞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強鏈建圈”,聚焦新型火箭發動機、可複用運載火箭技術、航天裝備數字化製造等方向,出台升級版星箭產(chan) 業(ye) 扶持政策,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