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範例
從(cong) 浙北水鄉(xiang) ,到浙中丘陵,再到浙西南山區,萬(wan) 千鄉(xiang) 村各美其美,一幅環境優(you) 美、產(chan) 業(ye) 富美、生活和美的畫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鋪展。“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來,農(nong) 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鄉(xiang) 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持續改善,在國內(nei) 外產(chan) 生了廣泛影響。
“千萬(wan) 工程”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針對城市與(yu) 農(nong) 村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順應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千萬(wan) 工程”結出的碩果,彰顯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偉(wei) 力。
浙江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作為(wei) 加快推進生態省建設的重要抓手,“千萬(wan) 工程”是當時浙江推進的以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為(wei) 切入點的生態建設工程。20年來,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引領起步,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迭代升級,通過具體(ti) 而係統的生態建設思路,發揮了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的聯動效應,深刻影響了農(nong) 村的生產(chan) 生活生態,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科學路徑。
“千萬(wan) 工程”不僅(jin) 是生態工程,更是富民工程。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富民,“千萬(wan) 工程”較好地解決(jue) 了環境治理與(yu) 發展的關(guan) 係。浙江鄉(xiang) 村因地製宜把生態環境建設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開發結合起來,大力開展以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依托的特色村建設,不斷把農(nong) 村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wei) 農(nong) 民致富的綠色產(chan) 業(ye) ,構建起“綠水青山”孕育“金山銀山”的有效機製。美麗(li) 經濟釋放巨大潛能,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增長5.9倍。全省建成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ge) 、美麗(li) 庭院300多萬(wan) 戶,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的發展圖景。
“千萬(wan) 工程”是城鄉(xiang) 協調發展的龍頭工程。“千萬(wan) 工程”成功的一個(ge) 關(guan) 鍵,是將城鄉(xiang) 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在政策製定、要素配置、產(chan) 業(ye) 培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產(chan) 品供給等方方麵麵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在“千萬(wan) 工程”牽引下,城鄉(xiang) 基礎設施加快同規同網,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市域城鄉(xiang) 同標,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全國領先,農(nong) 村“三十分鍾公共服務圈”“二十分鍾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從(cong) 2003年的2.43縮小到2022年的1.9。“城市有鄉(xiang) 村更美好、鄉(xiang) 村讓城市更向往”正成為(wei) 浙江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
站在20年新起點上,“千村引領、萬(wan) 村振興(xing) 、全域共富、城鄉(xiang) 和美”的“千萬(wan) 工程”時代新圖景,在之江大地掀起新的熱潮,也激勵更廣大地區的人們(men) 把“千萬(wan) 工程”經驗做法不斷轉化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辦法和成效,讓更多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加快湧現。(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