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引發爭議的“調休”,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嗎?

發布時間:2023-06-26 15:33:00來源: 成都商報

  端午假期剛結束,“調休”話題再上熱搜。中國旅遊協會(hui) 休閑度假分會(hui) 會(hui) 長魏小安表示,今年五一假期調休後實際隻有1天假,大家普遍不滿意,這種情況肯定是要調整的。

  因為(wei) 端午節調休一天,所以本周要連上6天班,這也讓不少人叫苦不迭。更讓人感到惶恐的是,作為(wei) 今年最後一個(ge) 小長假,即將迎來的中秋國慶假期“合體(ti) ”後形成8天假期,但節後卻需要連上7天班。“調”還是“不調”,到底應該怎樣“調”?在這個(ge) 眾(zhong) 口難“調”的問題上,網友議論紛紛。

  據報道,魏小安曾任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司長、規劃發展與(yu) 財務司司長等職,曾參與(yu) 調休、黃金周等假期安排建議。話題“調休製定參與(yu) 者建議重新考慮政策”,迅速引起關(guan) 注。魏小安表示,算上雙休日,大家每年有1/3的時間都在休假,假日製度總體(ti) 來說叫做“115天假期”。這種說法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有人現身說法表示“從(cong) 未享受到周末雙休”,有人更是吐槽“經常無償(chang) ‘自願’加班”。

  針對假期調整,魏小安提出了“不動總量、優(you) 化結構”的原則,認為(wei) 可以實行“隔周雙休製”。“優(you) 化結構”的建議沒有錯,但假期“總量”卻往往不是恒量,而是變量。眾(zhong) 所周知,雙休日屬於(yu) 公休日,而不屬於(yu) 法定節假日。盡管法律明確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首先安排補休,不能補休時,則應支付不低於(yu) 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但在現實中,有多少普通打工人收到過雙休日加班工資?

  假期調休之所以令人愛恨交加,一方麵在於(yu) ,調休必然意味著要調整公休日;另一方麵則在於(yu) ,公休日被捆綁進法定節假日,意味著普通人的休息權更加有保障——至少可以從(cong) 容地製訂假期安排,而不必擔心“被加班”。

  “說走就走的旅行”令人向往,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在於(yu) ,很多人沒有說休就休的權利。對於(yu) 普通勞動者來說,休假的話題格外引人關(guan) 注,而“調休”則容易引發群體(ti) 吐槽。這不僅(jin) 是因為(wei) 東(dong) 拚西湊而來的假期令人身心俱疲,更是因為(wei) 一些人的法定休息權實際上在縮水。

  從(cong) 假日經濟的角度來看,零存整取式的假期安排並非最優(you) 選項:集中爆發的旅遊消費需求,不僅(jin) 意味著旅遊服務部門壓力陡增,同時意味著公眾(zhong) 出行成本增加,甚至消費體(ti) 驗也會(hui) 因此大打折扣。但是從(cong) 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迎難而上未必不是一種綜合考慮之後的次優(you) 選擇——在雙休日容易被占用、帶薪休假隻是“看起來很美”的時候,能夠享用一個(ge) 確定的假期,也很重要。顯而易見,“痛並快樂(le) 著”的節假日假期,暴露出的不隻是“結構問題”,更是“總量問題”。

  伴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高速發展,假日製度不妨進行改革優(you) 化。當然,比怎樣“優(you) 化結構”更重要的是,假期總量不能“縮水”。由此值得關(guan) 注的不隻是法定節假日,還有如何為(wei) 法定休息權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保障。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趙誌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