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黨(dang) 的領導直接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2023年2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以曆史與(yu) 現實相觀照的戰略高度、國際與(yu) 國內(nei) 相比較的宏大視野、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政治自覺,深刻闡述了黨(dang) 的領導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在關(guan) 係,為(wei) 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麵領導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有力的實踐遵循。
黨(dang) 的領導決(jue) 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
根本性質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和怎麽(me) 辦等關(guan) 鍵問題。黨(dang) 的領導決(jue) 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xing) 盛;否則就會(hui) 偏離航向、喪(sang) 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放眼人類現代化曆史,強調“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yu) 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把現代化發展放在中國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同時積極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不懈實踐基礎上,經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men) 黨(dang)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jia) 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wei) 大實踐,是對西方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超越,是對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作出的重大貢獻,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黨(dang) 的領導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從(cong) 曆史上看,人類現代化不僅(jin) 在時間上有先後,而且在性質上也存在很大差異。近代中國逐步淪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無數仁人誌士苦苦求索救亡圖存、強國富民的現代化,但各種方案都以失敗而告終。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曆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身上。黨(dang) 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決(jue) 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什麽(me) 現代化。新時代黨(dang) 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正確道路、科學指引、製度保證、精神力量,進一步強化了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屬性。
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最終要走向哪裏、走到何處的重大問題。黨(dang) 的領導是全麵的、係統的、整體(ti) 的,必須全麵、係統、整體(ti) 加以落實。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行穩致遠。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力度不減。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的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鬥目標,這一目標關(guan) 乎民族前途和文明命運,關(guan) 乎世界格局和人類進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把遠大理想和階段性目標統一起來,接續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取得一係列偉(wei) 大成就。百年來,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努力奮鬥,先後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創造了根本社會(hui) 條件,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ti) 製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曆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就沒有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而實現的一個(ge) 個(ge) 階段性目標,也就沒有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取得的一個(ge) 個(ge) 曆史性成就。
在比較視野中觀察,西方國家現代化是先後在不同政治力量主導下推動的,現代化過程和目標充滿諸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而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不斷推進的,從(cong) 而確保現代化一以貫之地錨定奮鬥目標。黨(dang) 的十九大、二十大已接續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擘畫了未來幾十年“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同時,黨(dang) 百年奮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yan) 密組織體(ti) 係,為(wei) 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黨(dang) 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勁動力
強勁動力是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速度、質量、動能和效率的重大問題。黨(dang) 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我們(men) 黨(dang) 勇於(yu) 改革創新,不斷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通過自我革命把黨(dang) 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wei) 推進社會(hui) 革命提供強大動力,是黨(dang) 百年奮鬥的重要曆史經驗。中國式現代化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等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場長期而艱巨的社會(hui) 革命,隻有堅持黨(dang) 的自我革命,才能為(wei) 社會(hui) 革命提供持續不竭的強大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直麵大黨(dang) 獨有難題,勇於(yu) 進行自我革命,在革命性鍛造中變得更加堅強有力,長期執政能力、自我革命能力得到曆史性增強。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中國式現代化能夠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考驗的政治保證。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蹄疾步穩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改革是生產(chan) 關(guan) 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自我完善,必然涉及權力與(yu) 資源的優(you) 化調整及利益關(guan) 係的重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因而能夠超越利益集團進行全麵深化改革。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麵深化改革,突出問題導向,敢於(yu) 突進深水區,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敢於(yu) 麵對新矛盾新挑戰,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jue) 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係統集成、全麵深化,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係統性重塑、整體(ti) 性重構,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源泉。麵向未來,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才能進一步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推動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
黨(dang) 的領導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磅礴力量
磅礴力量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依靠誰、為(wei) 了誰這一重大問題。黨(dang) 的領導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群眾(zhong) 是推動社會(hui) 曆史發展的主體(ti) 力量,蘊含著深厚偉(wei) 力與(yu) 創造活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都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從(cong) 而能夠贏得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和擁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由此才能形成強大凝聚力,集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了人民。不同於(yu) 西方以資本為(wei) 中心、為(wei) 了少數人的現代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代化。這一價(jia) 值導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性質宗旨的集中體(ti) 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在新征程上,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
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依靠人民。眾(zhong) 智謀事必明,眾(zhong) 力舉(ju) 事必成。把黨(dang) 的正確主張變為(wei) 群眾(zhong) 的自覺行動,是黨(dang) 緊緊依靠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創造偉(wei) 業(ye) 的重要曆史經驗。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探索性事業(ye) ,曆史上無經驗模式可以借鑒。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才能發揮群眾(zhong) 路線的強大號召力、動員力、組織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強大力量,匯聚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前進的磅礴偉(wei) 力。
黨(dang) 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在不同曆史時期不斷凝聚起人民力量共同奮鬥,從(cong) 根本上講就在於(yu) 黨(dang) 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讓奮鬥成果真正惠及全體(ti) 人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隻有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才能確保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ti) 人民,從(cong) 而匯聚起同心共建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郝永平 孫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