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修鞋攤不用再搬家,小吃攤可以規範外擺…… 攤位有序回歸 城市煙火重燃

發布時間:2023-06-30 16:03:00來源: 中工網

  原標題:修鞋攤不用再搬家,小吃攤可以規範外擺……(引題)

  攤位有序回歸 城市煙火重燃(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安彥璟 實習(xi) 生 鍾力津

  閱讀提示

  隨著相關(guan) 部門開展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很多“小修小補”攤位有序回歸。同時,多個(ge) 城市明確有序設攤、允許商業(ye) 外擺。有序放開後,人們(men) 也期待城市煙火氣的回歸。

  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將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範有序回歸百姓生活。與(yu) 此同時,北京、上海、深圳、蘭(lan) 州等多個(ge) 城市也明確有序設攤、允許商業(ye) 外擺。

  隨著經濟和城市規劃的發展,很多“小修小補”和商業(ye) 外擺漸漸淡出人們(men) 視野。有序放開後,攤主能用較低的成本為(wei) 周邊人帶去便利,人們(men) 也期待城市煙火氣的回歸。

  “身邊有這麽(me) 一個(ge) 攤特別方便”

  “您好,幫我紮一個(ge) 眼兒(er) 。”6月29日下午,一位顧客來到馮(feng) 登新的攤位前,想要給自己單肩包的肩帶多紮一個(ge) 孔,好調節長度。馮(feng) 登新起身,熟練地拿出打孔衝(chong) 子等工具,兩(liang) 分鍾不到就快速紮好,顧客通過掃碼支付了1元,看到記者采訪,笑著跟記者說:“馮(feng) 師傅什麽(me) 都靈通,身邊有這麽(me) 一個(ge) 攤特別方便。”

  自1993年從(cong) 老家河南新鄉(xiang) 來到北京擺攤修鞋,馮(feng) 登新在酒仙橋、立水橋、平安裏、新街口等很多地方支過攤,因為(wei) 道路規劃、城市市容等方麵的原因一直沒有固定攤位,總是拿著工具箱來回跑動。

  後來在朋友推薦下,他在人定湖公園東(dong) 門附近找到攤位安定下來。修鞋、修車、配鑰匙、開鎖、磨刀、修小家電……馮(feng) 登新在攤位後麵用一塊白板寫(xie) 了11項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務,還留了電話,以便上門服務。

  6月25日晚上7時,北京市通州區東(dong) 郎文創園夜市人頭攢動,小吃、鮮花、飾品、手工、套圈等各種類型的攤位集中在一起,十分熱鬧。“晚上天氣涼快了些,就和朋友一起來夜市逛逛,淘點東(dong) 西。”一名消費者對記者說。

  北京的夏天生機滿滿,“立水橋夜市”“快閃夜市”“日落集市”“盛華屯夜市”等具有特色的集市遍布北京各個(ge) 區,大部分都在周邊的地鐵口附近,吸引眾(zhong) 多市民到場打卡。

  “最初攤位是免費的,最近剛開始收費,每周五、六、日開放。”東(dong) 郎文創園內(nei) 一位攤主向記者介紹,手裏有很多閑置手辦,聽說這裏很熱鬧,簡單置辦了桌子、桌墊、台燈就來擺攤了,剛來兩(liang) 天就賣了700元。

  留住老手藝

  “我爸就是做這個(ge) 的,我和哥哥從(cong) 小就跟著他學,16歲時就一起出來擺攤修鞋貼補家用了。”在來北京之前,馮(feng) 登新已經在老家河南新鄉(xiang) 擺了3年的修鞋攤。在朋友勸說下,馮(feng) 登新來到人流量更大的北京尋找生意。

  “現在的鞋質量好,很少穿壞,壞了再買(mai) 雙新的也不貴。”馮(feng) 登新告訴記者,現在修鞋的人少了很多,這些年他主要靠配鑰匙、修車、開鎖等業(ye) 務維持收入。

  從(cong) 馮(feng) 登新的攤位往西北方向走2公裏,郭書(shu) 選的修理攤也已開了18年。起初來北京隻是租用了鼓樓附近的一個(ge) 報刊亭,售賣報紙、雜誌,提供公共電話、繳電話費服務。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men) 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郭書(shu) 選報刊亭的生意逐漸冷清。

  為(wei) 了能在北京生存下去,郭書(shu) 選撿起了年輕時在工廠裏跟老師傅學過的一些修車、配鑰匙的手藝。後來在北京還學會(hui) 了修鞋,“隻要用心學就不難學會(hui) ,很多東(dong) 西需要自己多琢磨”,郭書(shu) 選說:“雖然說這是個(ge) 冷門手藝,但年紀大了也幹不了別的,能保證基本的生活開支。”

  “您好,您看下這個(ge) 鞋底還能修嗎?”給上一位顧客配完鑰匙剛坐下,又有一位女士來谘詢修鞋,仔細查看過之後,馮(feng) 登新說還能修,需要80元。顧客表示特別喜歡這雙鞋,聽說這裏有攤位想著先修修看。

  “經常有比較遠的顧客找過來,有時候還得推著壞了的車一路過來。”馮(feng) 登新和郭書(shu) 選都遇到過因為(wei) 附近找不到修補攤從(cong) 比較遠的地方一路打聽找過來的顧客。聽說新政策後,郭書(shu) 選也希望能夠合理有序安排攤位,真正方便居民生活。馮(feng) 登新則希望還能留在老地方,畢竟這裏已經積攢了很多客源。

  吸引更多年輕人創業(ye)

  西紅柿切片、洋蔥切絲(si) 、和肉餡、打肉球……傍晚出攤前,胡悅和朋友要在家裏花4個(ge) 小時提前處理配菜。

  漢堡坯抹黃油煎烤、牛肉球壓成餅、蓋上一片芝士、加一點自己炒的焦糖洋蔥、融化芝士,朋友負責煎烤的部分完成後,胡悅在旁邊放入提前準備好的幾種配菜負責組裝。擺攤快兩(liang) 個(ge) 月,胡悅和朋友的配合已經十分默契了。

  “今天有一個(ge) 住得比較遠的顧客來回購了6個(ge) 漢堡,說要送給朋友,能被認可,特別開心。”6月28日晚上11點半,剛和朋友收攤回到家的胡悅跟記者分享了這個(ge) 喜悅。回家後,他們(men) 抓緊清洗好電扒爐和各類容器、整理食材,算好當天的賬後已經後半夜了。

  去年年末,胡悅和朋友從(cong) 公司離職,後來通過朋友了解到北京很多城區都陸續推出了集市攤位,市場態度很開放,本就有一個(ge) 餐飲夢的胡悅決(jue) 定利用這次機會(hui) 試一試。

  走訪調研後,胡悅在立水橋附近的菜市場裏租了一個(ge) 攤位售賣牛肉漢堡。“現在很多城市有序放開擺攤,對我們(men) 來說還挺友好的。可選擇的攤位變多了,也不用擔心交罰款、沒收工具了。”胡悅對記者說。在試營業(ye) 幾天後,胡悅覺得客流量還可以,就和朋友以每個(ge) 月3000元的攤位費租了下來,電費另算。

  固定攤位在人群輻射上有一些局限,胡悅還利用網絡平台發布短視頻,展示製作過程、食材處理等畫麵,也收獲了不少較遠距離的新顧客。夏天到了,她表示和朋友會(hui) 繼續開發新品,努力提高單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