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現代化產業體係 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如何“更上一層樓”?
(經濟觀察)支撐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中國服務業(ye) 對外開放如何“更上一層樓”?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劉文文)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服務業(ye) 生產(chan) 分工加速推進,對服務業(ye) 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已成為(wei) 當前中國經濟工作中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支撐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國服務業(ye) 對外開放如何“更上一層樓”?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撰文指出,現代化的服務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支撐。發展優(you) 質高效、現代化的服務業(ye) ,既是產(chan) 業(ye) 延鏈增值的迫切需要,也是滿足民眾(zhong) 不斷升級的高品質、多樣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推進服務業(ye) 高水平開放,有助於(yu) 進一步支撐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高質量發展。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梁鵬認為(wei) ,在生產(chan) 環節,先進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帶來的示範效應和競爭(zheng) 效應,能夠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提供更好服務。在交換環節,更高水平的服務業(ye) 供給帶來更加順暢高效的流通體(ti) 係,能夠更好地連接生產(chan) 與(yu) 消費,暢通經濟內(nei) 循環。在消費環節,高水平推進服務業(ye) 擴大開放有助於(yu) 增加高端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國內(nei) 的服務需求。
梁鵬還指出,服務貿易是連接全球價(jia) 值鏈分工的紐帶。高水平推進服務業(ye) 擴大開放,有助於(yu) 提高服務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使本國企業(ye) 深度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鏈,同時吸引優(you) 質要素流向國內(nei) 。
近年來中國憑借服務業(ye) 高水平對外開放,跨境數字貿易迎來新機遇,為(wei)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新的動能。位於(yu) 上海臨(lin) 港新片區的國際數據港正是一個(ge) 典型例證。
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浦東(dong) 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明確要求上海建設“國際數據港”。建設兩(liang) 年來,國際數據港一直致力於(yu) 促進跨境數據流通便利,為(wei)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提供“數據力量”。
目前國際數據港已在中國優(you) 秀文化出海、國際教育資源便捷訪問等方麵取得創新成果,正進一步擴展到數字貿易新業(ye) 態、國際金融創新合作、國際供應鏈可視化、國際數據外包服務、涉外商事糾紛舉(ju) 證以及全球雲(yun) 服務等多個(ge) 新領域,國際數據港的核心能力逐步轉化為(wei) 經濟與(yu) 科技發展動力,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供新動能。
“中國的信息技術、安全技術非常發達,但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仍有待提高。我們(men) 希望能夠幫助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為(wei) 中國的先進技術、產(chan) 品、服務走向全球提供支撐。”上海臨(lin) 港新片區跨境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晶說。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則報告稱,預計到2025年中國服務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59.05%。專(zhuan) 家分析指出,中國擴大服務業(ye) 對外開放意味著更多的機會(hui) 、更多可供挖掘的潛力,將促進外資企業(ye) 更多地參與(yu) 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循環中。
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梁鵬認為(wei) ,一方麵要不斷完善和健全服務業(ye) 管理體(ti) 製機製,加快構建統一高效、開放包容、多元共治的管理體(ti) 係,最大程度激發服務業(ye) 市場活力。分類有序推進服務業(ye) 擴大開放,既要接軌國際統一規則,也要充分考慮本國國情。
另一方麵,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以及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示範試點地區等的招商引資作用,依托這些先行先試區實行更高水平的服務業(ye) 開放,鼓勵其在金融、教育、知識產(chan) 權和數字貿易等關(guan) 鍵領域,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wei) 統籌開放與(yu) 安全積累更多更好經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