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野豬被調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 不意味著能隨意捕殺

發布時間:2023-07-05 11:0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野豬為(wei) 何被調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

  專(zhuan) 家:仍然存在生態價(jia) 值、科研價(jia) 值 不可隨意獵殺

  7月3日,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發文稱,國家林草局近日公布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部分地區致害嚴(yan) 重的野豬已被調出名錄。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yu) 自然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金崑表示,野豬這個(ge) 物種已不存在生存威脅,很多區域種群數量過高,符合調整基本原則。

  對當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全國31個(ge) 省份中28個(ge) 有野豬分布,其中26個(ge) 省份的857個(ge) 縣(市、區)存在野豬致害,對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且這一趨勢日益嚴(yan) 重。從(cong) 有利於(yu) 社會(hui) 發展和群眾(zhong) 生活的角度看,有必要將野豬調出名錄。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ye) 學院、江西井岡(gang) 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多名工作人員於(yu) 2022年聯合發布的論文介紹,在國內(nei) ,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禁止獵捕、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等政策的有效實施,加上天敵數量較少,野豬繁殖速度較快,從(cong) 而造成了我國一些地區的野豬種群數量迅速增長,導致人與(yu) 野豬的矛盾愈加惡化。研究人員通過對江西省崇義(yi) 縣的調查得出結論,崇義(yi) 縣野豬危害事件頻發的月份是 7至10 月和12 月至翌年 2 月,研究人員認為(wei) 這可能與(yu) 農(nong) 作物的成熟時間息息相關(guan) 。當地受野豬危害的農(nong) 作物最多的是紅薯,其次是水稻、大豆、玉米、毛竹、臍橙和芋頭。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野豬還會(hui) 傷(shang) 害雞鴨等家禽。

  除了農(nong) 作物受損,近年來多地還報告了野豬導致人員傷(shang) 亡的情況。甘肅省隴南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何小鳳等2021年發布的論文《甘肅省隴南山區野豬危害現狀及防控對策》中介紹,2016至2020年隴南發生野豬致人傷(shang) 亡事件17起,傷(shang) 亡19人,其中死亡12人,受傷(shang) 7人。2022年1月27日,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發展中心通報稱,新賓縣紅升鄉(xiang) 關(guan) 家村發生野豬傷(shang) 人事件。一頭300餘(yu) 斤重的野豬闖入村內(nei) 攻擊村民,致使3名村民受輕傷(shang) 。

  從(cong) 名錄中“除名” 不意味著能隨意捕殺

  野豬被移除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是否意味著人們(men) 可以隨意獵殺野豬了呢?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專(zhuan) 家組成員、東(dong) 北林業(ye) 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院長張明海告訴北青報記者,近年來,國家和公眾(zhong) 對於(yu) 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野豬作為(wei) 一種適應能力較強的動物,在全國各地的農(nong) 林混交區域裏種群數量呈明顯的增長趨勢。由此導致人和野豬的矛盾明顯增多。

  他表示,這次之所以將野豬從(cong) “三有”保護動物中調出,主要是為(wei) 了有效控製野豬種群,采取一係列防控措施,提供更大的空間,也解決(jue) 了野生動物保護措施或管理措施與(yu) 法律的銜接問題。

  張明海明確表示,雖然野豬被從(cong) “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除名”,但絕不意味著野豬就可以被隨意獵殺了,“目前來看,野豬仍然存在生態價(jia) 值、科研價(jia) 值,它可以通過吃草或果實,帶動植物的種子傳(chuan) 播,它在生態鏈條中的意義(yi) 是不能被忽視的。但考慮到它給社會(hui) 帶來的社會(hui) 價(jia) 值,其評價(jia) 就需要做出改變。”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人為(wei) 介入控製野豬的種群數量是有必要的。但這種綜合防治需要因地製宜,我認為(wei) 每個(ge) 地區應該先查清當地的野豬種群分布情況,並結合當地野豬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程度,兩(liang) 者結合,確定具體(ti) 的措施。”張明海說。

  相比獵殺,張明海表示,人類還可以采取主動預防的措施,即通過技術手段,避免野豬侵入到人類生活的區域,讓人類和野豬能夠更好地共存。此外,保護好野豬的棲息地,也是減少野豬入侵人類生活區域的長期手段之一。

  張明海提醒,目前除了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製定了相關(guan) 法律外,很多省份也提出了全麵禁止獵殺野生動物的決(jue) 議,有些地區規定不能在保護區內(nei) 獵殺野生動物,並設置禁獵期等相關(guan) 規定。因此這次野豬雖然不再是“三有”保護動物,但無視具體(ti) 規則地獵殺野豬仍可能麵臨(lin) 法律的處罰。

  收到村民求助後才行動 狩獵隊不能隨意獵捕

  近年來,國內(nei) 多地成立了針對野豬危害的“護農(nong) 狩獵隊”,江西省興(xing) 國縣護農(nong) 狩獵隊就是其中的一支。江西省興(xing) 國縣政府今年發布的《野豬危害防控告知書(shu) 》提醒當地村民,如果發現野豬損毀農(nong) 作物事件,應及時聯係包括興(xing) 國縣護農(nong) 狩獵隊在內(nei) 的兩(liang) 支護農(nong) 狩獵隊,安排專(zhuan) 業(ye) 人員前來獵捕,切勿自行捕獵。

  安徽省金寨縣也在2022年發布過類似通知,要求狩獵隊員必須隨身攜帶狩獵證、持槍證開展控製性獵捕野豬工作。狩獵期間,縣林業(ye) 、公安等部門將聯合所在地鄉(xiang) 鎮人民政府開展狩獵工作督導檢查,對違反獵槍、獵彈管理以及控製性獵捕野豬有關(guan) 規定的人員,立即取消其狩獵資格,情節嚴(yan) 重的,移交司法機關(guan) 處理。

  7月4日下午,興(xing) 國縣護農(nong) 狩獵隊隊長鄧宗賢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前一天從(cong) 晚上8時左右開始帶著隊伍驅趕野豬,經過一夜奔波,到了第二天上午才休息,“就是這樣趕,還有想去的地方沒去成。”鄧宗賢說,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從(cong) 小就看著農(nong) 民辛苦耕種的樣子長大,看到有農(nong) 民因為(wei) 農(nong) 田來了野豬導致顆粒無收,他很心痛,因此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成立了狩獵隊,他和10多名隊員一起幫助當地村民驅趕、捕獵野豬,保護村民的農(nong) 作物。

  安徽省金寨縣一惠民狩獵隊隊長汪先生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他所在的狩獵隊有10多名成員,數十條獵犬。當地此前曾因野豬到農(nong) 田翻地找東(dong) 西吃,毀了村民一年的收成。“一般到這個(ge) 季節,村民們(men) 的求助會(hui) 明顯增加,但是通過狩獵,今年的求助相比往年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

  “每年,政府會(hui) 下發獵捕野豬數量,我們(men) 最終殺死的野豬不能‘超標’。”鄧宗賢表示,現在正是野豬集中到農(nong) 田覓食的日子,他們(men) 收到村民求助後才會(hui) 出動,不能隨意進行獵捕,“一般來說,隻會(hui) 驅離野豬,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會(hui) 進行圍獵。”(北京青年報 文/本報記者 屈暢 統籌/蔣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