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場館檔期排到明年 演唱會爆火是真複蘇還是報複性反彈

發布時間:2023-07-06 11:1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場館檔期排到明年!演唱會(hui) 爆火是真複蘇還是“報複性反彈”?

  2023年,線下演唱會(hui) 經曆三年沉寂後,迎來強勁複蘇。周傑倫(lun) 7場演唱會(hui) 14萬(wan) 張門票一秒售空,五月天6場近30萬(wan) 張門票5秒售罄。截至7月初,梁靜茹、劉若英、鄭鈞紛紛北京開唱。大麥App顯示,將於(yu) 7月中旬至8月中旬舉(ju) 行的鹿晗、任賢齊、許巍等藝人的演唱會(hui) 門票均已售罄。一票難求成為(wei) 演唱會(hui) 常態。

  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隨著大型演出項目自今年一季度以來的快速複蘇,大型音樂(le) 節和演唱會(hui) 數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35%。演出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帶動沿途包括交通、住宿、餐飲、旅遊等領域經濟的發展。以重慶王源演唱會(hui) 為(wei) 例,據統計,有85%的觀眾(zhong) 來自川渝以外的地區。

  3月萬(wan) 人級演出“重啟” 場館檔期已排到明年8月

  新冠疫情實施乙類乙管後,演出市場是何時“支棱”起來的?今年3月26日,老狼北京開唱,這是北京近三年來舉(ju) 行的第一場大型演唱會(hui) ,也是北京凱迪拉克中心的開館首秀。北京凱迪拉克中心是華熙LIVE·五棵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華熙LIVE覆蓋的城市目前有三座,分別是北京、重慶、成都,前兩(liang) 座城市均為(wei) “萬(wan) 人館”。3月25日老狼演唱會(hui) 落地北京、3月25日至26日“重慶巴南·逐光山海(陸海之約)音樂(le) 節”在重慶舉(ju) 行,帶動了兩(liang) 個(ge) 城市萬(wan) 人級的演出“重啟”。

  “年初我們(men) 並沒有特別強的信心,因為(wei) 看演出不是生活必需品,屬於(yu) 精神消費,怎麽(me) 讓大家關(guan) 注到這個(ge) 領域是當時探索的重點。老狼演唱會(hui) 經曆了數月的籌備,從(cong) 擔心上座率到門票秒空、一票難求,這場演出成為(wei) 了行業(ye) 範例。”華熙集團文體(ti) 總經理文雯介紹,今年年初時,出於(yu) 對市場情況不明朗的擔憂,演出商定場地一般是先定一場,門票銷售情況好再加場;3月之後,變成了直接定兩(liang) 場甚至多場。“大家的信心一下被激發起來了。”

  北京凱迪拉克中心,即五棵鬆體(ti) 育館,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籃球項目的比賽場館。從(cong) 2011年開始,華熙集團圍繞五棵鬆體(ti) 育館設施打造了華熙LIVE·五棵鬆,並逐漸發展形成以大型體(ti) 育賽事、大型文藝匯演、體(ti) 育培訓、全民健身等業(ye) 態於(yu) 一體(ti) 的體(ti) 育服務綜合體(ti) 。

  2023年,五棵鬆體(ti) 育館的演出排期達到了曆史最高,單月最高場次已達10場以上,2023年下半年單月預訂最高達12場,2024年的排期也已排至8月份。

  場地主導“檔期”演出市場火爆帶來雙重挑戰

  “滿滿當當”的演出,對場館提出了新的挑戰。

  類似台北小巨蛋、香港紅磡體(ti) 育館,北京的華熙LIVE已經成為(wei) 內(nei) 地演出市場的行業(ye) 標杆。第一重挑戰是,有影響力的藝人都希望來此開演唱會(hui) ,該如何平衡各方的需求?文雯表示,主要從(cong) 兩(liang) 個(ge) 維度考慮。第一是回到自己的定位上,華熙LIVE針對的客群主要是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群體(ti) ,考慮到他們(men) 既要看演出,也會(hui) 在演出結束後持續釋放熱情,帶動商業(ye) 匹配的其他業(ye) 態,因此會(hui) 針對這類群體(ti) 的喜好選擇藝人。第二個(ge) 維度是考量藝人的市場號召力,比如今年李宗盛、周華健等華語樂(le) 壇領軍(jun) 人物都將在京開唱,他們(men) 不僅(jin) 具備很強的市場影響力,並且無可取代。

  此外,還要考慮到歌曲的熱度、藝人近期熱度、藝人本身的巡演排期等。這些標準互相穿插,綜合評估進行決(jue) 策。

  目前,國內(nei) 85%的藝人都會(hui) 選擇在體(ti) 育館舉(ju) 行演唱會(hui) 。而一場演出從(cong) 舞台搭建、彩排,到正式演出、撤場,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場館麵臨(lin) 的第二重挑戰是,在檔期飽和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完成轉場?據了解,目前,北京凱迪拉克中心會(hui) 按照“檔期前置、一站式預訂”的原則,與(yu) 演出方巡演多城需求匹配,隻要確定了這個(ge) 檔期,就可以滿足演出方的所有需求。並且,從(cong) 運營的角度,該場館已經做到了全年365天工作人員不間斷、連軸轉,實現場次之間的快速切換。

  市場激增後將趨於(yu) 冷靜 整體(ti) 仍有提升空間

  演出經濟複蘇將是持續性的還是“報複性反彈”?文雯認為(wei) ,從(cong) 整體(ti) 看,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需求與(yu) 經濟發展速度相匹配。中國的演出市場還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等待被挖掘,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cong) 單年來看,2023年爆發式的增長不屬於(yu) 完全常規的狀態,是市場積壓久了之後大的激增。這種激增慢慢會(hui) 趨於(yu) 冷靜,但冷靜並不代表整體(ti) 市場的下滑,而是回到常規的狀態。“今年很多藝人的票房超出了我們(men) 的預期,是不是常態化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此外,對於(yu) 演出市場爆火帶來的黃牛等負麵現象,文雯表示,目前從(cong) 政府到票務公司到場館,都在合力推動這一環節走上正軌,包括各地正在陸續推行強實名電子票、人證合一的現場核驗,以及現場預留空白區應對人員變動等措施,進一步規範市場。

  打破“自投自建” 聯合演出上下遊破解場地難題

  近幾年來,五棵鬆體(ti) 育館除了保障重要的體(ti) 育賽事和2020年舉(ju) 辦了王者榮耀冬季冠軍(jun) 杯總決(jue) 賽之外,幾乎沒有承接過任何大型活動及演出。這個(ge) “寒冬”被文雯視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內(nei) 優(you) 勝劣汰的過程。如今演出經濟複蘇,華熙LIVE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造血能力,輕裝上陣,帶動行業(ye) 發展。例如在成都打造的可以容納3000人左右的中小型場館,可以實現站立式看演出,相當於(yu) 一個(ge) 大型的livehouse,更加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對於(yu) 舉(ju) 辦鋼琴演奏會(hui) 、電競比賽、演唱會(hui) 等形式的活動來說也更為(wei) 靈活。

  同時,華熙將突破一直以來“自投自建”的模式,將團隊的運維能力、管理標準等資源打造成“輕資產(chan) ”,與(yu) 現有的其他城市(一線、準一線)體(ti) 育場館合作運營,例如現在在西安市就有此方麵的嚐試。此外,還將聯係產(chan) 業(ye) 上下遊,為(wei) 演出方有針對性地匹配一些城市和場館,做到快速提供更好的場地服務。(北京青年報 文/本報記者 陳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