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周鍾瑄先生逝世260周年暨專題影視作品創作研討會在貴陽舉行
中新社貴陽7月13日電 (記者 張偉(wei) )7月12日,紀念周鍾瑄逝世260周年暨專(zhuan) 題影視作品創作研討會(hui) 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舉(ju) 行,來自海峽兩(liang) 岸的特邀嘉賓、專(zhuan) 家學者及有關(guan) 人士圍繞周鍾瑄的生平事跡與(yu) 當代價(jia) 值進行研討。
貴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革貴陽市委主委殷勤說,希望以研討為(wei) 契機,深入挖掘周鍾瑄的生平事跡與(yu) 當代價(jia) 值,更好促進築(貴陽)台兩(liang) 地交流交往,增進兩(liang) 岸同胞親(qin) 情福祉,為(wei) 不斷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作出積極貢獻。
周鍾瑄是貴陽白納長官司騎龍寨(今貴陽市花溪區黔陶鄉(xiang) 騎龍村)人,公元1714年,周鍾瑄被清政府選拔作為(wei) 有經驗的官員赴任台灣諸羅縣令。周鍾瑄任縣令期間,為(wei) 當地賑災、修學、創城、建廟、清稅、興(xing) 水利、修誌等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任內(nei) 修建的水利工程道將圳至今仍對嘉南平原農(nong) 田的灌溉發揮著重要作用。
周鍾瑄因其卓越貢獻,受到台灣當地民眾(zhong) 的衷心敬重,為(wei) 其立祠、塑像。300多年後的今天,周鍾瑄的塑像仍作為(wei) 鎮廟之寶保存在嘉義(yi) 城隍古廟供人祭拜。周鍾瑄也因此成了海峽兩(liang) 岸學術界研究的重點人物。
本次研討會(hui) 旨在收集整理周鍾瑄史籍資料,深入挖掘周鍾瑄文化內(nei) 涵和價(jia) 值,以傳(chuan) 承文化為(wei) 紐帶,用電影鏡頭講好貴陽曆史文化名人故事,共同守護和弘揚優(you) 秀人物的精神力量,讓更多的中華兒(er) 女、兩(liang) 岸同胞深刻體(ti) 會(hui) 到兩(liang) 岸血脈相連、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有力促進黔台深度融合。同時,為(wei) 貴陽貴安電影事業(ye) 發展添磚加瓦,以文化賦能,助力貴陽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的繁榮發展。
受邀參會(hui) 的台胞楊穎達正在廈門大學電影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楊穎達對記者說,可以從(cong) 周鍾瑄將農(nong) 耕文明帶到台灣等方麵,用影視的方式傳(chuan) 播周鍾瑄的故事。台灣與(yu) 貴州在影視創作方麵合作空間大,可以充分發揮貴州綠水青山的優(you) 勢,打造天然影視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