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與帳很多人分不清 微博、豆瓣已改“帳號”為“賬號”
武漢晚報訊(記者張維納)“賬號”才是正確用法,而多個(ge) 社交軟件和網絡平台的用戶登錄頁麵、用戶協議、隱私政策等相關(guan) 表述中使用的是“帳號”。本報連日來的報道引發廣泛關(guan) 注,記者7月12日查詢發現,微博、豆瓣平台的登錄頁麵和相關(guan) 表述中已把“帳號”改為(wei) “賬號”。
長江日報發起的微博話題“#賬與(yu) 帳很多人分不清#”登上全國熱搜,閱讀量已超過3600萬(wan) 人次。有網友留言說,因長期看到“帳號”用法,原以為(wei) “帳號”才是正確的。人民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廣西新聞網等連日來刊發評論,關(guan) 注語言文字的規範使用問題。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型辭書(shu) 編輯室主任儲(chu) 澤祥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由於(yu) 曆史的緣故,造成“帳號”和“賬號”並存的局麵。“帳”比“賬”出現得早,《說文解字》裏就收了“帳”字。“帳”本指帷幕,後來發展出“帳簿、名冊(ce) ”的意思。
唐代時,“帳”又有“帳目”的意義(yi) 和用法。粗略地說,古代“記帳、查帳、放帳、欠帳、還帳”都是用“帳”字。“賬”字較早見於(yu) 宋代,指賬簿、賬目。1964年國家公布《簡化字總表》,1965年公布《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按這兩(liang) 個(ge) 表來說,“賬號”的寫(xie) 法才是規範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隻有“賬號”而無“帳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