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刷越心累 86.1%受訪者會漫無目的刷手機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人們(men) 獲取信息變得越來越便捷。但源源不斷的碎片化信息,也讓很多人身心疲憊。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1%的受訪者會(hui) 漫無目的地刷手機。無節製刷短視頻、過度關(guan) 注“熱搜”、過量瀏覽娛樂(le) 信息是普遍的不良媒介使用習(xi) 慣。養(yang) 成良好媒介使用習(xi) 慣,67.6%的受訪者希望學習(xi) 辨別和篩選可靠、有價(jia) 值的信息來源。
——————————
日常生活中,86.1%受訪者會(hui) 漫無目的刷手機
95後李琦在北京某傳(chuan) 媒公司上班,空餘(yu) 時間基本被小紅書(shu) 和微信占用了。“我之前很少刷短視頻,現在各大平台都開始有短視頻了,經常突然冒出來一個(ge) ,吸引我不停地刷,三四十分鍾一下子就過去了。”
日常生活中,86.1%的受訪者會(hui) 漫無目的地刷手機,其中37.3%的受訪者經常會(hui) 。
“很多時候打開軟件是為(wei) 了檢索一些東(dong) 西,但不知不覺就被主頁推給我的其他東(dong) 西吸引過去了,往往刷了10多分鍾才意識到。”李琦說。
趙九霓是天津某高校英美文學與(yu) 文化方向的在讀研究生。她覺得,漫無目的刷手機非常浪費時間,“我隻有在很無聊時才會(hui) 刷手機”。
調查顯示,短視頻分享平台(73.6%)、即時通訊應用(55.6%)、社交媒體(ti) (46.8%)占用受訪者的時間最多。
趙九霓很少瀏覽社交軟件,“一般就是打開朋友圈,有多少內(nei) 容刷多長時間,如果沒有更新就關(guan) 掉了。偶爾我也會(hui) 刷一下B站,但基本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要吃飯了,不想閑著,就會(hui) 去B站點開一個(ge) 紀錄片。”
重慶某公司80後技術開發人員吳榮感覺,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特別多,她經常利用這些時間刷短視頻和購物平台,“我比較關(guan) 注一些大的帶貨主播,經常看直播購物,還喜歡國學,會(hui) 在一些小程序上聽相關(guan) 課程。”
受訪者覺得占用時間多的平台還有:在線購物平台(41.7%)、中視頻分享平台(34.0%)、長視頻分享平台(33.6%)、音樂(le) /音頻平台(22.3%)、遊戲平台(21.5%)、新聞資訊平台(16.1%)、在線學習(xi) 平台(12.7%)、問答互動平台(11.7%)等。
重慶影視行業(ye) 的00後楊鵬喜歡瀏覽繪畫軟件,在上麵可以學習(xi) 構圖、色彩搭配,還可以收集壁紙。他還經常上B站看一些和藝術家有關(guan) 的紀錄片,或者登錄專(zhuan) 業(ye) 的短視頻平台,看看大家在拍什麽(me) 。
趙九霓經常瀏覽各大文獻平台,每天空閑時間的四分之一會(hui) 花在上麵,期中或者期末要寫(xie) 論文時,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會(hui) 花在上麵。“網絡信息對於(yu) 我來說過於(yu) 碎片化了,即便是在線課程,也隻是某個(ge) 片段或者某一部分,所以看得比較少。”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周葆華說,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wei) 人們(men) 生活活動的主要平台,人們(men) 的社交、消費、娛樂(le) 、展演、知識獲取等,都圍繞移動互聯網展開。
59.3%受訪者覺得自己是不良媒介使用習(xi) 慣的受害者
李琦感覺自己經常會(hui) 無效瀏覽,在看各種八卦和熱搜上花費很多時間。“原來我沒有這樣的習(xi) 慣,後來發現同事都在聊熱搜,才開始翻熱搜想要跟上大家的節奏。”
大家有哪些媒介使用習(xi) 慣?調查顯示,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無節製刷短視頻(54.9%)、過度關(guan) 注“熱搜”(43.4%)、過量瀏覽娛樂(le) 信息(42.0%)。
“我看紀錄片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本來中午吃飯隻需要20分鍾,但是因為(wei) 紀錄片時長一個(ge) 小時,我就會(hui) 一氣兒(er) 看完,耽誤了後麵的學習(xi) 進程。”趙九霓認為(wei) ,視頻的吸引力很大,喜歡刷視頻的話,一眨眼兒(er) 刷幾十分鍾的情況很常見,但可能沒什麽(me) 收獲。
受訪者的其他媒介使用習(xi) 慣還有:在朋友圈刷屏(28.8%)、評論發言隨意無顧忌(25.2%)、不核實信源轉發信息(19.8%)、發布大量自拍(10.5%),隻有9.7%的受訪者表示以上習(xi) 慣都沒有。
“一些年輕人因為(wei) 害怕錯失重要信息而不斷‘下拉’刷新,手機不離手,這是一種信息錯失焦慮。”周葆華認為(wei) ,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年輕人越害怕錯失,越會(hui) 保持在線,而越在線,越害怕失去,最後就是“永久在線,永久連接”。
“有時候盯手機屏幕久了,眼睛很酸很疼,可是因為(wei) 沉浸其中,根本停不下來。不僅(jin) 傷(shang) 眼睛,還影響作息,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來拿起手機又開始刷,很快半個(ge) 小時就過去了。”李琦坦言,自己心理上感覺很不好,會(hui) 有一種浪費時間的罪惡感,感覺一天是從(cong) 失控開始的。
調查中,59.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是不良媒介使用習(xi) 慣的受害者。42.2%的受訪者表示,現在的媒介使用習(xi) 慣,使自己難以專(zhuan) 注,越來越八卦了;41.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hui) 習(xi) 慣性從(cong) 眾(zhong) ,不會(hui) 獨立思考了;40.2%的受訪者覺得線下社交或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了;35.9%的受訪者覺得這樣導致信息單一、認知狹隘;35.4%的受訪者感覺讀書(shu) 越來越少了;32.8%的受訪者認為(wei) 會(hui) 視力下降,引發眼部疾病;31.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不冷靜,容易被“帶節奏”。
李琦覺得,時常刷手機窺探別人的生活,也不利於(yu) 自己的心理健康。“雖然知道別人在社交媒體(ti) 上發的都是美好的一麵,我還是會(hui) 情不自禁地自怨自艾,為(wei) 什麽(me) 自己的生活不如別人。”
“天天盯著誰又吵架了、哪個(ge) 明星又離婚了這些與(yu) 己無關(guan) 的事,容易被瑣碎的負麵信息淹沒,承受能力會(hui) 變差,人也會(hui) 變得焦慮、自我懷疑、暴躁、敏感、不自信,最終身體(ti) 也會(hui) 出現問題。”吳榮說,還是應該多看一些有用的知識,把格局打開,有自己的主見,這樣負麵信息自然而然會(hui) 被清理掉,留下的都是清澈的、會(hui) 滋養(yang) 生命的東(dong) 西。
此外,對於(yu) 媒介使用習(xi) 慣造成的影響,27.0%的受訪者表示因為(wei) 無節製刷信息,經常熬夜,23.4%的受訪者擔心會(hui) 泄露隱私信息,18.9%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因此缺少鍛煉。
“眼睛疼、腦袋疼,看太久了腦袋就有比較混沌的感覺。”楊鵬表示,“我時常會(hui) 感覺隻要有網絡就可以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會(hui) 脫離現實,很多東(dong) 西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體(ti) 驗。”楊鵬還提醒愛發照片的人,有些品牌的手機,相冊(ce) 照片會(hui) 帶有位置信息,容易泄露隱私,最好把相關(guan) 功能關(guan) 掉。
67.6%受訪者建議學習(xi) 辨別和篩選可靠、有價(jia) 值的信息來源
吳榮認為(wei) ,網上發言要謹慎,發表意見的時候也要留有餘(yu) 地,因為(wei) 很多網絡事件都會(hui) 反轉,要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理性發表言論。
養(yang) 成良好的網絡媒介使用習(xi) 慣,67.6%的受訪者建議學習(xi) 辨別和篩選可靠、有價(jia) 值的信息來源,建立整體(ti) 知識架構;65.4%的受訪者建議不盲目追隨和傳(chuan) 播極端言論和虛假信息,提升對公共事件的判斷力;50.5%的受訪者建議設定合理的媒介使用時間和限製,定期休息和斷網;46.8%的受訪者建議維護個(ge) 人隱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39.6%的受訪者建議適當了解媒體(ti) 內(nei) 容分發機製,避免掉入消費主義(yi) 陷阱;28.5%的受訪者希望保持身心健康,多參與(yu) 線下社交和活動。
趙九霓認為(wei) ,控製好手機使用時間很重要,現在有一些能鎖屏的軟件,可以在達到預設時間後自動鎖屏,可以幫助自製力不強的人有效控製手機使用時間。
周葆華認為(wei) ,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是把雙刃劍,一方麵它幫助人們(men) 持續不斷地獲取信息,連接世界,獲得各種各樣的機會(hui) ;另一方麵,它也占用了人們(men) 很多時間,造成心理焦慮。“我們(men) 不可能完全排斥它,重要的是能在連接與(yu) 適度抽離之間把握好平衡,增強自主性,減少被操控的概率。”
受訪者中,男性占40.1%,女性占59.9%。00後占20.2%,90後占41.6%,80後占30.0%,70後占6.3%,60後占1.7%。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xi) 生 丁香雪鈺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